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微练习苏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微练习苏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微练习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微练习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1.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
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
用SiO2制备高纯硅
2.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空气的10-4%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4.“绿色化学"是一个日渐为人们所熟悉的社会概念,绿色食品的基本标准是()
①香甜可口②无污染③表面呈绿色④无化学添加剂⑤有营养价值
A.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
)
A B C D
建筑垃圾二氧化碳卤代烷烃二氧化硫
白色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受损酸雨
6. 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以防核泄事故发生
C.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开发清洁能源公交车
D.设计绿色化工工艺,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原子利用率
7.“预防污染”要求我们利用各种手段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排放D.杜绝污染源
8.“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 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C6H12O6+6O2
b.CO2+3H2催化剂△CH3OH+H2O
c.CO2+CH4催化剂△CH3COOH
d.2CO2+6H2催化剂△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_。
9.据1998年11月17日《生活报》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如头晕、头疼,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成分。
下面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C.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2
D.涂改液是由多种元素原子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10. 2013年冬天,多个地区持续发生大雾天气,“PM2。
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
5污染
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
1.答案: A
2.答案: A
解析: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
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和低碳经济有关,属于常识题。
3.答案: A
解析: 燃煤中的硫元素经燃烧后产生SO2,可以和石灰石分解生成的CaO反应,生成CaSO3,SO2被吸收,A正确;臭氧在空气中超过10-4%时对人体健康有害,B错误;pH〈5。
6的雨水称为酸雨,C 错误;含磷合成洗涤剂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污染环境。
4.答案: A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绿色食品指: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有营养价值。
5.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而与建筑垃圾无关系,所以选A。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答案: B
7.答案: D
解析: “绿色化学”力求副产品的“零排放”采用的是“预防污染"的手段,杜绝污染源。
8.答案: (1)abcd (2)a c
解析: (1)只要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采用节能技术,有利于降低含碳能源的消耗,a、c、d的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而b可以大量消耗二氧化碳。
(2)节能中的“能”指人类提供能量.利用太阳能是最节能的措施之一,而光合作用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化学反应应是产物只有一种的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
a不需要外加能源,节能;c无副产物,原子利用率最高。
9.答案: A
解析: A项正确,二氯甲烷是纯净物而涂改液是混合物。
10.答案: B
解析:PM2.5的直径为≤2.5×10-6m,而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故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是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