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蒙语授课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蒙语授课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
作者:崔凤珍
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4期
崔凤珍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肩负着为内蒙古各民族地区输送蒙汉兼通人才的重任,因此有
效地提高蒙汉双语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成为大学汉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文章从影响蒙汉双语
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原因入手,探寻提高蒙汉双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蒙汉双语生;口语;措施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4-0128-02
[作者简介]崔凤珍,女,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学硕士。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汉双语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7.5%。
学生主要来源于内蒙古的民族地区,其中一小部分来自于各盟市的城镇。
除城镇学生汉语水平相对较高一些之外,其他学生说
汉语时有时在用词和语法上会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在大学汉语文教学、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中发现,蒙汉双语生汉语口语表达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在民族学生就业难和规范普通话的双重压力下,对如何提高蒙授学生汉语口语表达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如何提高蒙汉双语生汉语口语水平,以适应蒙古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业已成为民族教育迫在眉睫的事情。
因此,使民族大学生
成为蒙汉兼通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始终是我院蒙汉双语教学与研究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学汉语文教学研究为阵地,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语授课学生为研
究对象,探索大学汉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
改革探索,以改进和提高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代表的内蒙古地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
语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以期该研究成果能为内蒙古地区高校乃至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汉语
口语表达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学汉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发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学汉语文教学目前仍存在的一
些问题。
1.在蒙汉双语生口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中的实践力度强度不够,一直是制约学
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
蒙汉双语学生考入大学后,厌倦了中学功利性极强的汉语教
学模式,如果继续实行认字、阅读文章,总结文章的形式,势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加上大学汉语实行大班上课的客观条件,一百多人的班级,学生上课时没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致使学生难以准确地用汉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2.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更愿意使用母语——蒙语来表达思想和意愿,还有的甚至在交
流的过程中使用蒙汉语混搭的形式表达思想,这种情况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学生为主。
这样,
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蒙授生入校以后,在专业学习中,除了大学汉语文之外的课程,全部是用蒙语授课,蒙
语考试。
这样,又在大学的课堂里形成了一个用蒙语交流、学习的环境。
学生因为汉语说的少,用的更少,仅仅依靠汉语老师上课时使用汉语教学,他们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得不到明显提
高的。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学生在社会语言场合必须使用汉语的影响下,尽快掌握汉语口语越来越引起学生们的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大学汉语文教学从课程改革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蒙授生的汉语口语表达。
利用有利的条件为民族学生加强汉语口语表
达创设情境,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拓展知识面,不断树立自信意识,培养大量蒙汉兼通
的人才。
二、完善大学汉语文课程教学的措施
在学院不断加强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为了不断提高我院蒙授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笔
者与大学汉语文学科组针对大学汉语文的教学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的有效措施。
1.重新修订了大学汉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调整了课程教学内容,以符合汉语实践教学的
要求。
大学汉语文课程是我院为蒙授生(除汉语言文学专业班学生外)开设的公共必选课程,
教学大纲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为主。
具体分为汉语表达与交流实训、阅读训练和汉语写作实训三个模块。
根据我院学生汉语
教学的实际情况,将这三个模块的实训内容有序地结合在一起。
每堂课都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
标实施实践教学,宗旨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书面语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少数民族学
生的人文素养。
2.实行分级教学。
学生入学后按照汉语普通话的形式进行考试,根据学生成绩和学生的意
愿分为快慢班,将学生分为两个级别优化课堂教学。
汉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在A级班学习,汉语表达能力中等以下的学生分在B级班学习,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不超过40人。
A、B班
设置不同的教学进度,B级班要加大强化能力训练的力度。
总之,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有效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大学汉语文教研室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拥有一支相对固定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大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保证。
教
师要通过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在大学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定期集体备
课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不断补充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研讨和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区内外的双语
教学研讨会,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强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探索提高蒙授生汉
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规律。
4.结合我院实际,完善教材建设。
编写适合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生的汉语口语教材,重点
强化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目前,我院大学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2010年内蒙古教育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口语教程》,这部教材是我院教师编写的,以大量的练读内容为主,突出了对学
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的实用价值。
通过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有效地提高汉
语的应用能力。
但是,随着教学大纲的更新,这部教材已经明显满足不了当前的教学需要,这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编写新教材,以适应大学汉语文课程的教学
目标。
总之,汉语教材应该“在内容上包容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在形式上体现语言与文字
的运用规则,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5.采用适合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我们要改变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对蒙授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
学生在中学已经学习了相关的汉语语法知识,在大学汉语课上教师要精讲,指导学生多练,以
“学生说”为主导的汉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教学生学习模仿别人说话的方法,使学生既能较
快地掌握基本语言,又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语言。
另外还要为学生推荐一定的阅读书目并要求其
阅读,定期召开读书会,以即兴说为主,加强训练,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现象的发生。
6.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作为主办基地,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提高学生汉语口语
表达能力的措施。
第一,设立微信公众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共享学生喜欢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民族文化知识和慕课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
第二,利用汉语言文学系网页上的大学汉语和文学园地专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设置师生互动
专栏为学生答疑,或者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要求。
第三,与我
院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合作,定期举办全院学生汉语演讲比赛、话剧表演、诗文
朗诵比赛、有奖征文等活动,营造学习环境。
第四,教师在讲授大学汉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宣
传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争取获得相应的普通话证书,为其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增强蒙汉双语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使学生经过一年的
学习,汉语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根据具体的交际场合,运用汉语准确流利地表达
自己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2.
[2]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12.
[3]李凤.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去声声调的语音实验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8(3).
[4]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张立军.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汉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特木尔巴根,佟志英.高等院校民族预科班教育及蒙汉双语教学模式探析——以农民
古财经学院“蒙汉语比较与转换”课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