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服务老年人日常就医的主要医疗设施,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服务中心内部空间配置,总结适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要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适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
引言:老年人身体是处在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的阶段,所以老年人的就医频率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同时,提升老年人就医的舒适度、便捷度。
为了方便老年人进行医疗服务,需要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布均匀、内外空间布置合理,提供无障碍的适老化设计,为老年人便捷就医提供重要帮助。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中心选址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建设的位置存在一定问题。
服务中心半径大,覆盖面广,导致半径边缘的老年人距离卫生服务中心的路程较远,为老年人看病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提高了老年人在外的危险系数,难以实现便利服务老年人的目的。
同时不便利的就诊服务,无法使老年人体验到便捷的就医效果。
(二)中心内部功能配置不全面
绝大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功能配置不全面,其根本原因是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
同时老年人前来就诊人数比较多,不合理的空间布局,造成医疗资源紧张,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增加了老年人的就诊时长,不能够实现便捷的医疗服务目的。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空间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最大的区别就是比较小,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
规模小的情况下,还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基础医疗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就
诊服务。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具备为周边居民记录健康信息文件、普及健康
保养知识、疫苗服务、特殊的康复服务等。
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为基础医疗
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后勤保障三部分。
基础医疗包含门诊、医疗、康复等;公
共卫生服务就是普及健康知识;后勤就是文件管理等行政类、安保类的保障部门。
三、适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要点
(一)合理进行选址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选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健康性。
便利性是选址的第一关键点,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原因,体力大大下降,日常
活动范围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居住的社区范围内;同时老年人的出行方式普遍
是步行,步行速度普遍缓慢,且体力的有限对步行的时长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老
年人的身体状况具有很大的差异,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距离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选址要考虑到与老年人的距离,根
据调查研究发现选址位置需要控制在500m-800m范围内的社区直线距离上最为合适。
安全性、舒适性、健康性也是选址的关键因素。
为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
需要考虑老年人去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路程中是否安全,尽量避开城市的主干道,防止车流量、人流量大对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
疗基础设施还需要规划更为合理的布点方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适当缩小
覆盖面积,加大设施建设,提高舒适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在无污染源的
卫生环境良好的地区,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医疗环境[1]。
(二)改进室内外空间布局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室内外空间布局随着就诊的人数增多,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老年人对日常就诊以及健康检查等方面需求的增大,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提供快速便捷的基础医疗服务。
针对这些细节,需要改进室内与室外的空间布局,尽可能的增设基础医疗服务设施,提高老年人就诊的效率与质量。
室外空间布局要规划合理的行人与车辆的缓冲空间,减少安全隐患。
针对入口处,施设缓冲区域,分开行人与车辆;同时院内的停车区域与行人步行区应分化开来,增加停车区域面积,满足停车需求,提升院内区域的安全性并满足停车需求,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室内空间具有局限性,同时就诊人数多,难以保证人们的舒适度,候诊空间作为就诊人群的主要场所,其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体验。
通过适当缩小就诊空间,扩大走廊空间,增加座椅等休息设施,为就诊人群提供充足的等候、休息空间。
(三)分化内部建筑空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基础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大多数前往就诊的人群,主要是以健康检查、预防、保健为目的,也就是卫生服务方面;基础医疗包括简单的医疗诊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出入口都集中在一起,这对来往人群的身体健康十分的不利,加大了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的接触,增加了感染与传播风险。
而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免疫力、抵抗力都较弱,极其容易受到感染,从而促使疾病广泛传播,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卫生安全。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合理分化内部建筑空间,将基础医疗与卫生服务模块从入口处就分开,避免人群交叉;同时设立独立的老年人就诊模块,将老年人的就诊区域从整体中分出来,尽可能集中布置各项诊室,提高就诊效率,减少老年人的走动,降低老年人的感染风险。
(四)适老化设计
1.添加无障碍设计
为保证老年人安全的就诊环境,通过添加细节的无障碍设计,实现建筑设计
的“以人为本”,满足老年人对服务中心硬件的使用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就诊体
验满意度。
针对无障碍配置的设计规范我国早已提出规范要求,例如建筑出口处
的坡道、扶手等设施,坡度高度应在1:12范围内,角度要保证在15°内,同时
通行宽度需要确保轮椅完美通过,所以宽度最好保证在1.5m以上;出入口处常
常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老年人手忙脚乱,所以需要配置风雨棚,为老年人提供足
够的反应时间与空间;室内地面、墙面均需要做防滑处理;减少室内外的障碍物,保证空间场地足够开敞,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就诊环境。
2.优化导向标识设计
适老化设计不仅仅包括无障碍设计,室内外的导向标识也是重要的细节。
老
年人的视力、理解力、反应能力都较为低下或者迟缓,所以这就要求导向标识具
备清晰、简单、显眼的特点,为老年人就诊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
导向标识要确
保意思明确,文字简明扼要,图案形象易懂;标识合理摆放在显眼处,同时确保
标识不占用行走空间;放大标识,大号的标识更容易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方便
老年人查看标识内容。
另外,针对特殊的老年人群体,可以配置导向工作者,缩
短就诊时间,提高特殊老年人的就诊效率。
通过优化导向标识、配置导向工作者,为老年人就诊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实现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目的[2]。
结论: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存在是为周边人群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以及健康卫生服务等,是重要的国家基础医疗服务设施。
为满足国家实际人口变化,以及人群的实际需求,考虑设计适老化的建筑,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加强,包括选址、空间布局、细节适老化设计等,实现适老化的设计目标,为老年人提
供安全、舒适、便捷、健康的医疗服务,促进幸福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早,王璐子,黄晓茵. 基于满意度评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
研究[J]. 安徽建筑,2022,29(07):3-5.
[2]徐振华,韩聪,李钟国. 适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J]. 智能
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