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时常见的几大问题,用这几个办法一步解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歌时常见的几大问题,用这几个办法一步解决
歌唱时口腔不打开,咬着牙齿念字
歌唱时,打开口腔后部是让整个共鸣腔体上下贯通的关键一步。

应根据歌词中韵母的情况打开口腔念字(尤其是在唱高音的时候),将拼音里的韵母念进共鸣腔,这样才能达到美化音色、扩大音量的效果。

如果不打开口腔,歌唱的念字感觉就像咬着牙齿嚼字一样,当然不会有好听的声音了。

歌唱的下巴、舌根用力压喉部
用下巴和舌根力量压迫喉部发声的现象多见于男、女中音声部。

喉部受压,气息无法使声带正常振动,所以发出的声音灰暗、僵硬、呆板。

人们习惯称这种声音为“做出来的声音”。

其实,只要抬起上颚像打哈欠一样的吸气,并保持这种状态,用横膈膜的力量支持发声,下巴和舌根就会自然放松。

当然,对于已经习惯压着舌根、下巴唱歌的人来说,要改正起来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歌唱过程中的换气不规范,拖节拍
歌唱中的换气相当于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有其自身的规律。

通常一个乐句一口气唱完,长的乐句中间需要换气,应该以不破坏歌词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为前提。

我们在练唱一首歌之前,首先将换气位置固定下来并标明在歌谱上。

练唱的时候严格按换气符号的位置来换气,养成习惯以后就会变得自然而有规律了。

从理论上讲,歌唱时的换气是在前一个乐句的句尾,而不是后一个乐句的开头。

一般是在前一个乐句的句尾留出恰当的时间来换气,这样接着唱后一个乐句就会很从容。

如果把前一个乐句拍子唱得满满当当,到后一乐句开始时再换气,就会跟不上节奏,以致出现拍子拖拉的现象。

高声部唱中低声区没了“泛音”
高声部的同学在唱高音时精神振奋,歌唱状态非常积极,可是到了中低声区,这种积极的歌唱状态渐渐地松懈下来,共鸣腔不再打开,
声音没有气息支持,位置自然就掉下来了,所以就没了“泛音”。

如果唱中低声区时能保持头腔共鸣的高位置和气息的支持,中低声区同样能得到美妙的“泛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