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论文: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护理学论文: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体

[摘要] 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采取角色扮演法,实践表明,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法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适应。

同时,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角色扮演法;老年护理学;应用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目的是培养创新型、实用性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修订了专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重。

通过多方面的分析选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角色扮演法这一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近几年广泛应用于护理教学、健康教育等领域[1-2]。

与传统“填鸭式” 课堂讲授的护理教学方式不同,角色扮演法是通过复制式仿制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得到训练和实际体验获取准确完成某项工作的技能[3-4]。

角色扮演法是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等领域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于moreno 1966年创建。

[5]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使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

笔者于2007-2011年在我校三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我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在校学习二年级学生140名,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

2 方法与步骤
2.1 理论知识的积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安排,以讲授法为主,讲授老年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老化理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和健康保健等,重点讲授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和疾病护理中的疾病特点、护理诊断和护理原则,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角色扮演打好理论基础。

2.2 准备阶段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和要求,提前1-2周安排角色扮演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角色扮演案例,进行资料收集、编写脚本,角色分配和角色练习,鼓励学生多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案例的方法有两种:教师设计,教师讲授设计案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审阅。

角色扮演的内容有:老年人的日常生
活护理、心理护理和疾病护理。

角色扮演的时间为8-10分钟。

2.3 实施阶段
2.3.1 教师讲解和安排角色扮演的规则和顺序。

2.3.2 由第一组的学生简要介绍角色扮演的内容,设置角色场景,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完毕后,由第二组的同学准备,其它学生讨论发言,提出优缺点,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依此类推,一个学时可完成4-5组角色扮演。

3 讨论
3.1 强化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习效果角色扮演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形式新颖、活波,内容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6]。

角色扮演改变了以往在“填鸭式”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

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学生们课后反复领会教材内容并查阅课外相关资料,小组共同讨论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角色扮演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及灵活运用,同时也利于学生表现自我,施展才华,学生反应较好。

3.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技巧,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角色扮演的准备过程中,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根据具体病案中的服务对象主动地收集资料,找出具体的护理问题,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集思广益,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临床思维技巧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在护理问题的解决上还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3.3 增强了学生主动沟通的意识,提高了护理沟通技巧角色扮演过程中,护士与老年患者、患者家属之间要在情感和知识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如:热情周到地接待新病人,介绍病区环境、疾病知识等,为学生提供了多动口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学生将护理学中的沟通技巧如:适时地提问、倾听、抚触等应用于角色扮演,增强了沟通效果,提高了与老年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同学之间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时,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宽容协作的团队精神。

3.4 提高了护理职业适应能力老年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学习必须注重知识的应用。

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角色场景里,面对现实的服务对象存在的护
理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老年人提供体格检查、疾病知识宣教、安全用药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强化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适应能力。

3.5 在角色扮演法的过程中,学生将老年护理学中的部分内容应用于角色扮演,考察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测评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交流沟通等综合水平。

3.6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法,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疑难、有争论性的问题,要求教师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并向学生讲解。

督促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以及临时处理问题,驾驭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由于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在编写案例和设置模拟场景时难免出现案例单一;护理问题不全面;护理措施简单等问题,从而影响角色扮演的效果,需要教师在学生设计案例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精心构思,使病案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贴近真实,难度适中,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4.2 个别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角色扮演单一
化,表面化,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教师要在角色扮演的准备阶段就要强调其重要性,加大角色扮演在护理实验成绩中的比例,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

同时,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切忌批评、打击、指责学生[7]。

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扮演法比较适用于老年护理学这样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情景模拟设计,同时,保证角色扮演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纠正随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咏梅,钟建华. 角色扮演法在手术体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6): 458-459.
[2] 曹佩珍,许贵华,钟晓珊,等. 角色扮演在健康教育见习课中的应用[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73.
[3] 李燕燕. 浅谈《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影响[j].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02):32-33.
[4] 王英敏.角色扮演法在五官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20):63-65.
[5] 韩金华.角色扮演法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80?
[6] 周红,贾秀英,宋泳红,等?护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三维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8-69.
[7] 谢肖霞,吴丽萍,张慧桢,等?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