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患者的血液诊断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诊断临床分析
2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摘要】目的:探析风湿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工作中采取血液检验的效果。

方法:择80例疑似风湿病患者,均实施血液检查,将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分
析诊断准确度。

结果:血液检查后特异度为83.33%(4/5)、敏感度为94.67%
(71/75)、准确度为93.75%(75/80)。

确诊为风湿病患者Ig A、Ig G、Ig M、CRP(C反应蛋白)、RF(类风湿因子)及ESR(血沉)分别为(3.71±0.54)
mg/L、(28.22±3.64)mg/L、(3.21±0.76)mg/L、(12.71±2.14)mg/L、(126.98±16.45)IU/mL、(23.51±3.22);其他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
(2.36±0.37)mg/L、(2.84±0.31)mg/L、(1.41±0.27)mg/L、
(5.03±0.44)mg/L、(18.91±0.68)IU/mL、(7.26±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风湿病患者在鉴别时,血液检测具有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风湿病;血液检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血沉
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在患有风湿病后,血管肌肉以及关节等部分都
会出现侵犯,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健康造成影响[1]。

风湿病患者
临床症状由于较为隐匿,并且发病速度缓慢,所以诊断难度较大,常出现漏诊、
误诊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风湿病患者鉴别诊断时采取血液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疑似风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到2021年1
月。

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分析。

1.2方法
对患者实施病理学检查与血液检查。

血液检测:患者在清晨空腹情况下抽肘周静脉血2ml,放置抗凝管内,混合抗凝剂后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分析血液检查断结果与金标准相对比情况。

另外对比确诊患者与其他患者血液指标:Ig A、Ig G、Ig M、CRP(C反应蛋白)、RF(类风湿因子)及ESR(血沉)。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明显。

2结果
2.1检查结果分析
经检测,金标准检测后风湿病患者有75例,占比93.75%,其他疾病患者5例,占比6.25%;血液检查后风湿病患者有72例,占比90.00%,其他疾病患者8例,占比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754,p=0.385)。

2.2血液检查的结果
血液检查后,特异度为83.33%(4/5)、敏感度为94.67%(71/75)、准确度为93.75%(75/80),见表1。

表1 血液检查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金标准血液检查合计
阳性阴性
阳性71475
阴性145
合计72880
2.3检查指标结果对比
确诊为风湿病患者Ig A、Ig G、Ig M、CRP(C反应蛋白)、RF(类风湿因子)及ESR(血沉)分别为(3.71±0.54)mg/L、(28.22±3.64)mg/L、
(3.21±0.76)mg/L、(12.71±2.14)mg/L、(126.98±16.45)IU/mL、(23.51±3.22);其他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2.36±0.37)mg/L、
(2.84±0.31)mg/L、(1.41±0.27)mg/L、(5.03±0.44)mg/L、
(18.91±0.68)IU/mL、(7.26±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t=5.488,p<0.001;t=15.496,p<0.001;t=5.247,p<0.001;t=7.968,p<0.001;t=14.602,p<0.001;t=11.119,p<0.001)
3讨论
3.1风湿病概述
作为免疫性系统疾病,风湿病患者其常存在一定的损伤,发病并无规则性,并会出现交替性发生的状况[2]。

临床在诊断风湿病患者时,主要是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缺少数据性的支持,诊断效果并不理想。

3.2血液诊断对风湿病患者诊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80例患者中,血液诊断共检出风湿病患者72例,剩余8例患者为其他疾病。

8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其中75例患者为风湿病,剩余5例患者为其他疾病。

血液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其特异度为83.33%(4/5)、敏感度为94.67%(71/75)、准确度为93.75%(75/80)。

因此可以看出,对风湿病患者采血液诊断,可以得到较为准确地判断,从而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分析,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1)利用血液检验,可以使临床医师对患者的风湿症状进行判定。

在实施血液检测后,患者可以对自身是否出现风湿症状有直观的认知,且临床医师对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也可以有更为直观地了解,为后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续的数据。

(2)实施血液检测后,临床医师可以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检测结果,对患者病情有更为深入地了解,保障临床医师在后期诊断时的准确性,以及治疗方案制定的科学性[3]。

(3)实施血液检测,可以对风湿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使临床医师在后期治疗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风湿病患者在进行鉴定时,实施血液检验具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国龙、王倩倩、张奉春、徐胜前. 常见风湿免疫病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 v.18(11):67-69+78.
[2] LI Gong-peng, LI Peng, ZHANG Xian-feng. 血清MMP-3水平在类风湿性关节滑膜炎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 026(006):982-985.
[3] 陈建芸、廖海平、孙朝晖、李林海、张宏斌.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RA-CP,抗CCP抗体及RF检测对RA的实验诊断意义[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 v.35(05):44-46+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