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训工作对译员的能力素质需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加强,在各领域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外训工作也因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受训规模上来看,参与受训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培训对象的范围更广,授课的知识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培训的形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此外,还根据外训留学生级别、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题研讨班、中外合训班等模式。

这些变化都使得我国的外训工作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挑战,肩负外训任务的各方人员特别是译员必须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职责。

一、外训工作的特点
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培训对树立国家形象,推动我国与各国友好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对外培训人员的不断增加及培训内容的深入,外训工作往往要面对多国家、多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文化理念共存的复杂环境。

现阶段我国外训的对象很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很多留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中文或中国文化,这使得外训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大,处理不慎甚至会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

同时,目前担任外训授课任务的老师很多是专业领域的人员,老师的外语水平经常成为课堂教学的瓶颈。

此外,对外培训的内容通常专业性强、技术含量大,语言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

在实际培训工作中,由于受训人员的宗教信仰、个人经历、素质差异较大,习俗和理念也各不相同,在生活、学习交流上的文化冲突每天都会发生。

要想很好地应对外训工作中的各项任务,译员需要在多种身份间快速切换。

二、译员在外训工作中的角色多样性
由于外训工作是针对外国留学生开展的工作,译员在课堂教学、生活服务、文化交流及外训管理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忠于教学内容的传声筒
鉴于外训工作的特性、老师的专业和学术能力以及受训人员的知识水平,现阶段在很多的外训课堂上,都是采取老师与译员配合上课的模式。

如果没有译员的参与,教学几乎很难展开;译员如果不能准确地翻译老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效果也将大受影响。

因此,译员要尽到传递交流信息的职责,将老师的传授内容和留学生的反馈及时传递,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学习生活中的润滑剂
外训工作是特殊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外训译员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心血。

译员的积极参与不仅使跨文化教学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经过他们课上课下的沟通与协调,受训留学生与老师之间、与外训管理干部之间能够建立起友好亲切的关系,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影响培训效果。

译员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对老师、管理干部及生活保障人员的话语进行较为灵活的增补,这样才能确保沟通的顺畅和翻译目的的实现。

3.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外训译员除了充当语言交流的中介,还要辅助承担日常管理等工作。

在与外训留学生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
译员本身也成为一个中国文化传播的窗口。

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
部分,我们开展外训工作要强化中国文化的输出。

而文化的输出需要在译员的敏锐观察、积极沟通下得以实行。

4.中外友谊的桥梁
由于译员在平时工作中与外训留学生接触较多,随时随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相对于其他外训工作人员来说,留学生们对译员更为依赖,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这种不断积累的友谊比任何有形的礼物都更珍贵。

当外训留学生回国后,这种友谊也往往能升华为对培训单位和对中国的友谊,能够有助于译员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

三、译员在外训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及不足1.取得的成效
在外训工作中,译员不仅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谊方面也成效显著。

如在留学生中有部分信仰伊斯兰教。

针对穆斯林留学生宗教信仰的特殊性,译员积极和管理干部沟通,适时在饮食,住宿甚至作息等方面做出调整,方便穆斯林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为了让留学生拥有更丰富的课余活动,外训管理干部通过译员了解到受训留学生的需求后,更新了健身器材,并努力调整食物口味和种类,受到留学生们的欢迎。

通过译员在管理干部和留学生间的沟通,使留学生充分体会到管理干部对外训工作的用心及人性化管理,拉近了双方的关系,也使受训留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管理。

在为外训留学生开设的参观活动中,译员向留学生们讲解中国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介绍中国的快速发展,这种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刷新留学生们原有对中国的陈旧印象,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的感情,让中国文化通过每一批留学生传播到更远更广的地区。

2.存在的不足
外训课堂不同于内训课堂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涉及到老师、译员及留学生的三方互动。

译员与老师,译员与留学生任何一方互动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面对个体素质不同,学习目的各异的留学生,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2.1译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还有待提高。

作为外训译员,专业知识储备薄弱必然会影响外训课堂的效果。

而目前大部分的外训译员都是学语言出身,并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相关专业科目的培训,这就造成其对很多专业知识的理解障碍,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以下是几个课堂翻译中的实例:
①“原指挥所有时不能对所有站进行有效指挥控制,所以会选择一个主站对其他站进行管控。


这里的“其他站”根据句意是要直接受主站控制的,因此不能译为“other station ”或是“subordinate station ”,而应该是“slave station ”.
②电子防御中指挥人员的“预测原则”。

这里的“预测”指的是指挥人员能够利用设备随时掌握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预测发展
浅析外训工作对译员的能力素质需求
马海波
(合肥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230037)
摘要:目前各院校的外训工作面临着来源多样、文化迥异等一系列困难。

根据外训工作的特点,译员需要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的作
用。

本文分析了译员在外训工作中的能力素质要求,分析探讨如何在外训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译员的作用。

关键词:外训;译员;能力素质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11-167-002
高等教育在线
总第876期
167
-
-
DOI:10.16728/ki.kxdz.2016.11.144
2016年第11期PopularScience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上接第166页)熟悉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相关理论及方法;其次,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开放学员更加多样化,他们经历较广、阅历丰富,这要求我们学务导师在为这一人群服务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生体悟。

2.能力要求
根据前文的分析,远程开放教育的学务管理通常依赖工业化开发的虚拟应用,因此,我们的学务导师队伍应是一支具有较强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年轻队伍,年轻的学务导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讲究创新。

另外,面对各方面水平参差不齐的学员,还需加强学务导师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

3.职业道德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在学务管理实践中,尤其应强化学务导师为学员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务导师这一岗位,负责从学员咨询报名直至毕业离校的所有日常事务管理和服务,是学员各项学习与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8],应肩负起建设并丰富校园文化的重任,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学精神的精髓。

在为学员服务过程中,学务导师应具有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对从事的工作拥有幸福感,立足岗位、不计得失。

也唯其如此,才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9]。

以上交流,基于淮安开放大学成立以来的一些实践经验。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些探索结论,有正确,也必然有谬误;有成功的经验,也必然会有失败的教训。

但这些,都将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会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
_1667143.htm
[2]谢冬冰.开放大学中“学务导师制”的服务与管理模式[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25(2):15-19
[3]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EB/OL][2016-01-21]http://www.moe.edu.
cn/srcsite/A07/moe_726/201602/t20160202_229322.html[4]骆元,史颖.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的比较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50-55
[5]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郭莹,史颖.浅谈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虚拟社区建设[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5-30
[7]王仁刚,邵正林,刘晴.开放大学学务导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27(2):25-29
[8]刘晴.开放大学学务导师的角色定位和能力需求探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78-81
[9]彭佳景.努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J]湖南教育:下,2012,(12):1-1
趋势。

如果不联系上下文,翻译为“prediction”就会让留学生很奇怪。

因为“prediction”通常是指没有根据的推断,甚至带有迷信的色彩。

因此,“预测原则”在这里翻译为“principle of foresight”而不应该是“principle of prediction”。

③“我们有最先进的雷达应对这种情况。


译员要根据老师的前后内容,辨别这里的我们是指特制我国还是泛指。

但一般情况下,处理为“the most advanced radar has been made.”较为妥当,可以避免泄密或犯错。

2.2译员与老师的配合有待提高。

有些老师认为自己讲什么,译员就能译什么,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课堂的精准翻译有赖于译员与老师之间的配合。

由于在外训教学常常涉及到一些设备操作培训,课程内容也会经常更新和调换,而留给译员准备的时间很短,在课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老师进行面对面沟通,对老师的口音,语速以及说话习惯也未必能很好地提前了解。

这些因素在上课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译员与老师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考虑到译员的翻译节奏,过多使用学术性语言和长句,导致译员很难捕捉到全部信息,翻译出来的意思也会支离破碎。

也有些老师过多使用口化语短句,在启承转合的地方做过多的停顿,也会使意思表达不完整,上下文不连贯,造成译员无法翻译到位。

四、外训教学对译员工作的启示
1.译员对自身角色的认识
作为外训工作不可缺少的成员,译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够在外训工作中发挥的推动作用,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处理好和老师及管理干部之间的关系,增进老师、管理干部和留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外训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

2.译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
高素质,高效率的译员队伍是圆满完成外训任务的必须条件。

总的来说,译员要严格要求自己,需要具备精干的专业素质、优越的文化素养以及过硬的政治素质。

2.1精干的专业素质。

译员要具备过硬的语言功底,有较强的双语阅读能力和中英文表达能力。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完成外训翻译任务的基本保证。

外训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口音各异,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对方的信息并做到快速反应。

2.2优越的文化素养。

要做好外训翻译工作,译员需要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通晓国情,具备运用自如的外语水平和灵活的沟通能力。

要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在沟通策略上应当多从对方的文化传统出发,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注重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连结。

2.3过硬的政治素质。

外训译员身处对外交流的前沿,需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这能够帮助译员在大量的信息之中甄别有用的信息,对信息的价值做出及时判断,从而迅速采取相应的外训工作策略。

五、小结
外训工作为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对外交流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便利,也使我们能够了解其他国家的思想和文化,有效促进了国际交流。

译员在外训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作为老师和留学生、管理干部和留学生之间知识传递、思想碰撞的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在实践锻炼和不断积累中,译员本身的专业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因此,译员需要认识到外训工作的特点及工作要求,不断巩固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注意培养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为我国的外训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伟民,季压西.军事外训教学中教译员配合问题浅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
[2]崔海英,赵玉荣.商务英语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J]商场现代化,2006
[3]高华丽.论人际传播的口译沟通[J]浙江学刊,2008(5)
!!!!!!!!!!!!!!!!!!!!!!!!!!!!!!!!!!!!!!!!!!!!!!!!
16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