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合作抗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重点
1.台儿庄战役;2.百团大战
活动难点
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原因。
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活动设计
『导人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课所学,教师适时提出问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如何携手合作共同抗战,取得了哪些重要战役的胜利呢?”
『练习』:结合课后练习题和练习册,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二、共产党组织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一)四大会战1、参战部队
(二)台儿庄战役2、目的
1、时间3、时间
2、指挥者4、指挥者
3、意义5、作战地区、目标
6、意义
课后反思:该课教学是经过远程培训后对先学后教的一种尝试,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导入方式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平台一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落实了知识点,平台二进行了认识的深化、思维的拓展。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共分造成祖国分离,所以要团结。小结时,可组织学生朗读知识点,巩固记忆。提问时要干脆。讲课时没突出李宗仁。组内合作交流环节,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交流,其他学生没动起来。
平台二,深化认识,拓展
师提出一开放性问题:“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通过本课的学习,请说说今天我们为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学生在想、在说的过程中,升华爱国情感。)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国难当头,国共两党放下恩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抗日,只不过在整个过程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还是共产党,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板书提纲巩固)。落实知识点。
活动课题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三个子目。叙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和抗战的表现。内容线索清晰明了,充分体现了抗日战争的全国性和全民族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他们互相谈谈自主学习的收获,互相释疑。
3.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让他们把小组的学习收获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进行适时的评价和补充,起指导点拨作用。
4.组织学生讲故事,再现当年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历史情景,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讲述王铭章的故事。
5.学生提出疑问和看法。(老师鼓励学生提问,利用学生人力资源,师生共同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
1表达能力。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质疑、思疑、解疑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团队合作学习等技能,但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认知。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过程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的名称。
2.掌握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和战果。
3.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
『讲授新课』:
活动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师提出问题:“红军为何脱帽换装?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形成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学该子目。
活动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平台一: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
1.师提出问题:“①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哪四大会战?②找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者、战果和历史意义。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怎样的抗战路线?④日本在1938年后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了什么政策?⑤百团大战的目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作战地区、目标、战果意义。”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教师巡堂指导,适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1.台儿庄战役;2.百团大战
活动难点
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原因。
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活动设计
『导人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课所学,教师适时提出问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如何携手合作共同抗战,取得了哪些重要战役的胜利呢?”
『练习』:结合课后练习题和练习册,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二、共产党组织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一)四大会战1、参战部队
(二)台儿庄战役2、目的
1、时间3、时间
2、指挥者4、指挥者
3、意义5、作战地区、目标
6、意义
课后反思:该课教学是经过远程培训后对先学后教的一种尝试,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导入方式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平台一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落实了知识点,平台二进行了认识的深化、思维的拓展。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共分造成祖国分离,所以要团结。小结时,可组织学生朗读知识点,巩固记忆。提问时要干脆。讲课时没突出李宗仁。组内合作交流环节,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交流,其他学生没动起来。
平台二,深化认识,拓展
师提出一开放性问题:“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通过本课的学习,请说说今天我们为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学生在想、在说的过程中,升华爱国情感。)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国难当头,国共两党放下恩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抗日,只不过在整个过程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还是共产党,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板书提纲巩固)。落实知识点。
活动课题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三个子目。叙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和抗战的表现。内容线索清晰明了,充分体现了抗日战争的全国性和全民族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他们互相谈谈自主学习的收获,互相释疑。
3.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让他们把小组的学习收获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进行适时的评价和补充,起指导点拨作用。
4.组织学生讲故事,再现当年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历史情景,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讲述王铭章的故事。
5.学生提出疑问和看法。(老师鼓励学生提问,利用学生人力资源,师生共同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
1表达能力。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质疑、思疑、解疑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团队合作学习等技能,但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认知。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过程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的名称。
2.掌握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和战果。
3.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
『讲授新课』:
活动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师提出问题:“红军为何脱帽换装?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形成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学该子目。
活动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平台一: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
1.师提出问题:“①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哪四大会战?②找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者、战果和历史意义。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怎样的抗战路线?④日本在1938年后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了什么政策?⑤百团大战的目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作战地区、目标、战果意义。”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教师巡堂指导,适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