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食品行业潜规则目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菌落总数超标
12
休闲食品
瓜子添加明矾、铝(防潮、改善口感)
凤爪使用双氧水(消毒)
爆米花添加荧光增白物质(增白)
13
鱼翅
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双氧水(消毒)
色素(着色)
14
海带丝
苯甲酸(防腐)
15
蔬菜水果类
蔬菜类
豆芽消毒液浸泡
豆芽使用无根素(促进生长)
豆芽使用AB粉(增白)
竹笋使用焦亚硫酸钠(漂白、防腐、抗氧化、护色、保鲜)
3
麻辣烫类食品
喹诺酮类(杀菌防腐)
4
调味品(豆瓣酱等)
罗丹明B(着色)
苏丹红I、II、III、IV(着色)
酸性橙II(增色)
5
渍菜(泡菜等)
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着色)
二氧化硫(漂白和防腐)市产品质量检测院
6
腌菜
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
7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β-兴奋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提高瘦肉率)
用自来水加工生产矿物质水
19
食用油
在大豆油、花生油中掺入棕榈油出售以赚取高额利润。
备注:此目录将在食品风险监测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面包糕点食品包装上伪造生产日期
部分糕点托高温烘焙会释放有害物质
月饼馅回炉再生产
5
大米
摻入劣质米
调换包装、伪造产地等方式,假冒各种国产名牌米和泰国米
6
方便面
铅超标
7
鸭蛋
苏丹红(着色)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8
橄榄粕油
违规添加铜叶绿素
9
奶糖
甲醛(改善外观和口感)
10
枸杞
硫磺熏制(着色)
11
食用冰块
隔夜的不新鲜蔬菜使用化学助剂(保鲜)
16
水果类
草莓使用激素染色物质(着色)
脐橙使用苏丹红(催熟、染色)
龙眼用福尔马林浸泡
17
餐饮具
餐巾纸使用荧光增白剂
使用来自没有资质和营业执照的黑餐具消毒加工点消毒的餐具
18
桶装饮用水、矿物质水
溴酸盐是在各个饮用水行业厂家大量使用臭氧进行杀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毒副产物。
碱性黄(硫代黄素)(染色)
柠檬黄(染色)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16
水产养殖饲料
喹乙醇(促生长)
17
海参、鱿鱼、冻虾、鱼干、咸鱼等干水产品
工业用甲醛(改善外观和质地)
亚硫酸钠(防腐、漂白)
敌敌畏(驱虫)
18
小麦粉
溴酸钾(増筋)
二氧化钛、苯甲酰(白色素)
硫酸铝钾(膨松剂)
19
陈化大米、米线、米粉
21
豆制品
碱性嫩黄(着色)
22
腐竹
六亚甲基四胺(防腐)
硼酸与硼砂(增筋)
次硫酸钠甲醛(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23
血旺
工业用甲醛(改善外观和质地)
24
凉粉、凉皮
硼酸与硼砂(増筋)
25
蜂蜜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β-内酰胺类)(杀菌防腐)
26茶叶铅ຫໍສະໝຸດ 绿(着色)27蜜饯
工业硫磺SO2(防腐)
蛋白精、三聚氰胺(虚高蛋白含量)
硫氰酸钠(保鲜)
防腐、保鲜(山梨酸、纳他霉素)
工业火碱(改善外观和质地、防腐)
皮革水解蛋白(增加蛋白质含量)
β-内酰胺酶(掩蔽抗生素)
14
生食水产品
一氧化碳(改善色泽)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β-内酰胺类)(杀菌防腐)
15
鱼类
酸性橙II(增色)
孔雀石绿(抗感染)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28
冰淇淋
工业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29
木耳
工业氯化镁(增加重量)
磷化铝(防腐)
30
焙烤食品(糕点)、膨化食品
馅料原料漂白剂(二氧化硫脲)(漂白)
富马酸二甲酯(防腐、防虫)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
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
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
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31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
荧光增白物质(增白)
32
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
33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
34
食用油脂
废弃食用油脂(掺假)
35
勾兑假酒
工业酒精(降低成本)
36
保健食品(减肥)
西布曲明、酚酞
工业用矿物油(改善外观)
焦亚硫酸钠(漂白、防腐、保鲜)
六亚甲基四胺(防腐)
20
面粉及面制品(面条、饺子皮、油条、馒头、月饼等)
次硫酸钠甲醛(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荧光增白物质(增白)
硅酸钠(增加韧性)
硼酸与硼砂(増筋)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
防腐剂
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等)
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等药物(抗感染)
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残渣(抗感染)
氯丙嗪、安定(镇静、催眠、减少能耗)
胭脂红(增色)
假冒羊牛肉(摻杂使假)
动物疫病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8
肉制品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β-内酰胺类)(杀菌防腐)
硝酸盐、亚硝酸盐(护色剂)
危害食品行业潜规则目录
(2016年版)
表1-1重点监控目录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1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苏丹红I、II、III、IV(着色)
罗丹明B(着色)
酸性橙II(增色)
工业硫磺SO2(防腐)
2
火锅调料
苏丹红I、II、III、IV(着色)
吗啡、那可丁、可待因、罂粟碱(上瘾)
婴幼儿奶粉含磺胺多辛(动物残留)
2
肉及肉制品
定点屠宰场交钱即可购买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禽肉用松香脱毛
用死猪肉、来源不明的肉制作香肠、腊肉
用化工盐炖猪头肉、皮冻、猪蹄、猪耳朵
将好肉坏肉混在一起,绞成肉糜出售
由面粉、弹力素、添加剂制成火锅肉丸子
3
淀粉及其制品
顺丁烯二酸(增加食品弹性、黏性及外观光亮度)
4
面包及糕点等烘培类
使用来源不明猪肉加工食品(动物疫病)
使用来源不明猪肉加工食品(重金属、微生物)
9
卤制熟食
酸性橙(着色)
酸性橙II(增色)
硝酸盐、亚硝酸盐(护色剂)
10
腌制食品、腊肉
硝酸盐、亚硝酸盐(护色剂)
敌百虫(防腐)
11
火腿
敌敌畏(驱虫)
工业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12
肉皮冻
工业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13
乳及乳制品
备注:此目录将在食品风险监测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危害食品行业潜规则目录
表1-2其他常规监控目录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1
乳及乳制品
乳品中含避孕药(动物残留)
乳品中含肉毒杆菌(动物残留)
乳品中含人工雌激素(动物残留)
乳品中含抗忧郁剂(动物残留)
直供鲜奶仅用蒸箱消毒
婴幼儿奶粉含黄曲霉毒素M1致癌成分(动物残留)
12
休闲食品
瓜子添加明矾、铝(防潮、改善口感)
凤爪使用双氧水(消毒)
爆米花添加荧光增白物质(增白)
13
鱼翅
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双氧水(消毒)
色素(着色)
14
海带丝
苯甲酸(防腐)
15
蔬菜水果类
蔬菜类
豆芽消毒液浸泡
豆芽使用无根素(促进生长)
豆芽使用AB粉(增白)
竹笋使用焦亚硫酸钠(漂白、防腐、抗氧化、护色、保鲜)
3
麻辣烫类食品
喹诺酮类(杀菌防腐)
4
调味品(豆瓣酱等)
罗丹明B(着色)
苏丹红I、II、III、IV(着色)
酸性橙II(增色)
5
渍菜(泡菜等)
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着色)
二氧化硫(漂白和防腐)市产品质量检测院
6
腌菜
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
7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β-兴奋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提高瘦肉率)
用自来水加工生产矿物质水
19
食用油
在大豆油、花生油中掺入棕榈油出售以赚取高额利润。
备注:此目录将在食品风险监测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面包糕点食品包装上伪造生产日期
部分糕点托高温烘焙会释放有害物质
月饼馅回炉再生产
5
大米
摻入劣质米
调换包装、伪造产地等方式,假冒各种国产名牌米和泰国米
6
方便面
铅超标
7
鸭蛋
苏丹红(着色)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8
橄榄粕油
违规添加铜叶绿素
9
奶糖
甲醛(改善外观和口感)
10
枸杞
硫磺熏制(着色)
11
食用冰块
隔夜的不新鲜蔬菜使用化学助剂(保鲜)
16
水果类
草莓使用激素染色物质(着色)
脐橙使用苏丹红(催熟、染色)
龙眼用福尔马林浸泡
17
餐饮具
餐巾纸使用荧光增白剂
使用来自没有资质和营业执照的黑餐具消毒加工点消毒的餐具
18
桶装饮用水、矿物质水
溴酸盐是在各个饮用水行业厂家大量使用臭氧进行杀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毒副产物。
碱性黄(硫代黄素)(染色)
柠檬黄(染色)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16
水产养殖饲料
喹乙醇(促生长)
17
海参、鱿鱼、冻虾、鱼干、咸鱼等干水产品
工业用甲醛(改善外观和质地)
亚硫酸钠(防腐、漂白)
敌敌畏(驱虫)
18
小麦粉
溴酸钾(増筋)
二氧化钛、苯甲酰(白色素)
硫酸铝钾(膨松剂)
19
陈化大米、米线、米粉
21
豆制品
碱性嫩黄(着色)
22
腐竹
六亚甲基四胺(防腐)
硼酸与硼砂(增筋)
次硫酸钠甲醛(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23
血旺
工业用甲醛(改善外观和质地)
24
凉粉、凉皮
硼酸与硼砂(増筋)
25
蜂蜜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β-内酰胺类)(杀菌防腐)
26茶叶铅ຫໍສະໝຸດ 绿(着色)27蜜饯
工业硫磺SO2(防腐)
蛋白精、三聚氰胺(虚高蛋白含量)
硫氰酸钠(保鲜)
防腐、保鲜(山梨酸、纳他霉素)
工业火碱(改善外观和质地、防腐)
皮革水解蛋白(增加蛋白质含量)
β-内酰胺酶(掩蔽抗生素)
14
生食水产品
一氧化碳(改善色泽)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β-内酰胺类)(杀菌防腐)
15
鱼类
酸性橙II(增色)
孔雀石绿(抗感染)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28
冰淇淋
工业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29
木耳
工业氯化镁(增加重量)
磷化铝(防腐)
30
焙烤食品(糕点)、膨化食品
馅料原料漂白剂(二氧化硫脲)(漂白)
富马酸二甲酯(防腐、防虫)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
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
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
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31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
荧光增白物质(增白)
32
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
33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
34
食用油脂
废弃食用油脂(掺假)
35
勾兑假酒
工业酒精(降低成本)
36
保健食品(减肥)
西布曲明、酚酞
工业用矿物油(改善外观)
焦亚硫酸钠(漂白、防腐、保鲜)
六亚甲基四胺(防腐)
20
面粉及面制品(面条、饺子皮、油条、馒头、月饼等)
次硫酸钠甲醛(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荧光增白物质(增白)
硅酸钠(增加韧性)
硼酸与硼砂(増筋)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
防腐剂
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等)
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等药物(抗感染)
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残渣(抗感染)
氯丙嗪、安定(镇静、催眠、减少能耗)
胭脂红(增色)
假冒羊牛肉(摻杂使假)
动物疫病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8
肉制品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β-内酰胺类)(杀菌防腐)
硝酸盐、亚硝酸盐(护色剂)
危害食品行业潜规则目录
(2016年版)
表1-1重点监控目录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违法添加或易滥用的物质
1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苏丹红I、II、III、IV(着色)
罗丹明B(着色)
酸性橙II(增色)
工业硫磺SO2(防腐)
2
火锅调料
苏丹红I、II、III、IV(着色)
吗啡、那可丁、可待因、罂粟碱(上瘾)
婴幼儿奶粉含磺胺多辛(动物残留)
2
肉及肉制品
定点屠宰场交钱即可购买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禽肉用松香脱毛
用死猪肉、来源不明的肉制作香肠、腊肉
用化工盐炖猪头肉、皮冻、猪蹄、猪耳朵
将好肉坏肉混在一起,绞成肉糜出售
由面粉、弹力素、添加剂制成火锅肉丸子
3
淀粉及其制品
顺丁烯二酸(增加食品弹性、黏性及外观光亮度)
4
面包及糕点等烘培类
使用来源不明猪肉加工食品(动物疫病)
使用来源不明猪肉加工食品(重金属、微生物)
9
卤制熟食
酸性橙(着色)
酸性橙II(增色)
硝酸盐、亚硝酸盐(护色剂)
10
腌制食品、腊肉
硝酸盐、亚硝酸盐(护色剂)
敌百虫(防腐)
11
火腿
敌敌畏(驱虫)
工业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12
肉皮冻
工业明胶(改善形状、掺假)
13
乳及乳制品
备注:此目录将在食品风险监测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危害食品行业潜规则目录
表1-2其他常规监控目录
序号
食品名称
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1
乳及乳制品
乳品中含避孕药(动物残留)
乳品中含肉毒杆菌(动物残留)
乳品中含人工雌激素(动物残留)
乳品中含抗忧郁剂(动物残留)
直供鲜奶仅用蒸箱消毒
婴幼儿奶粉含黄曲霉毒素M1致癌成分(动物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