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东北方言特点探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的 是把 “ 老” “ 稀 ”这 类 词 作 为 前 缀 附 加 在 其 他 词 之 前 构 成新 的词汇 ,也有 “ 了” “ 不 ”这类可 以放在 原始词汇中 间
普 通 话 中 很 多 韵 母是 可 以单 独 成 为 一 个 音 节 的 , 而 在 东北 方言 的某 些次 方言 中 ,如黑龙 江 、辽宁 某些 地 区, 常 常 要 在之 前 加上 声 母n ,如 :在 普通 话 中 “ 棉 袄 ” 读 成 m i 6 n ’S o 而在 东北方言 中则变成m i d n ’n d a , 相 似 的例 子 还
研 究 方 言 的语 法 要 从来自 法 和 句 法 两 个 方 面 入 手 , 东 北 方 言 的 词 法 和 句 法 与 普 通 话在 语 法 的 内部 一 致 性 方面 是 极 其 相 似 的 。 东北 方 言 的语 法 特 点主 要 体 现 在 以下 三 点 : 1 . 东 北 方 言 的 附 加 构 词 法 和 重 叠 构 词 法
现 代交际
201 6年 12月 总  ̄r 446期
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东北方言特点探析
秦 初 阳
( 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 阳 1 1 0 8 7 0 )
【 摘要】东北方言语 义直 白、 易于理 解 ,诙谐 幽默 ,越 来越流行 。本文从语 言层 面和 文化层 面对 东 北方 言的特 点进行 分析 。在语言层 面,从语音 、语 法和词 汇三 个方 面总结 东北方言的特点 。此 外 ,还 深入挖 掘 东北文言所蕴含 的 多元 民族 文化特 色,以及语 义直 白所隐藏的文化 因缘 。 [ 关键词 】东 北 方言 东北地 域 文 化 满 语 【 中图分类号] H 1 7 2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5 5 4 9( 2 O 1 6 )2 4 —0 0 5 0 一O 2
f 证 m 6 , “ 破 碎 ”p 6 s u l 要读成p  ̄ s u l 。
头,胖乎乎 的,真好看 !)、 “ A B A C ”式 ( 你怎么假模假 式 的 ?) 、 “ A A B B”式 ( 他 那笨 笨卡 卡的样 子 ,学 习肯定 不 好。 )、 “ A B A B ”式 [ 他话 说的真好 ,我们给他呱唧呱唧 ( 鼓 掌 )。] 。重叠构词法可以加强语气 ,使描述对象更加生动、 具体、形象,更具笑料 ,很符合东北人 的性格特点 。… 。
东北方 言是 北方 方 言的 一个分 支 ,具有 语义 直 白、 易 于理解 、风趣幽默、生动形象 的特 点。近年来 ,东北喜剧 小 品的流行 带动了东北方言 的发展 ,东北方言的发展似乎摆脱
别 ,并不足 以像其他地域 的方言那样 对人们的理解造成 极大 的障碍 ,相反这些细微 的差 别,反而 为人们认 为普 通话和东 北方言相似提供 了佐证 。 ( 二 )东 北方言语 法
一
重 叠构 词法 在东 北方 言 中也是 比较 常见 的 。重叠 方式 般有 “ A 式 ( 瞧你把 这祸祸 的 !)、 “ A B B ”式 ( 这丫
东 北方 言 中,经常 出现 用u 音代替 u 音 ;或者用 e 音代替 。 音 的情 形 。 比如 :普通 话 “ 混乱 ”h l f n l u a n 在 东北方 言中 要读成h h n l U  ̄ n ;普通 话 “ 抚摸 ”f d m 6 在 东北方言 中要读成
2 . 东 北方 言 的特 殊 语 序
在 声 调 方 面 ,与 普 通 话 相 比 , 东 北 方 言 主 要 表 现 为 调 值 不 到 位 和 部 分 字 调 不 一 致 等 方 面 。 东 北 话 调 值 不 到 位 主 要 表 现在这样 几个方面 : “ 普通话 的阴平调值是 ‘ 5 5 ’ ,东 北 话 般是 ‘ 4 4 ’或 ‘ 3 3 ’ ,普 通 话 的 阳 平 调 值 是 ‘ 3 5 ’ , 东 北 话 一般是 ‘ 1 3 ’或 ‘ 2 4 ’,普通话 的上声调值 是 ‘ 2 1 4 ’,
有 “ 欧式 ”,普通 话中 的读 音为5 u s h l ,东 北话中的 发音则
为n 6 u s h i 。
的中缀,更有 “ 巴” “ 拉” “ 得慌 ”这样 的后缀 。可见东北 方言 附加词缀 的位 置比较 灵活,前 、中 、后 皆可 。原始词汇 添 加 附 加 词 缀 得 出新 的 词汇 , 意 思 不 会 发 生 变 化 , 却 显 得 更 加生动、鲜活、 “ 接地气 ”。
了方 言的地域属性 ,开始走 向全 国,越来越多其他地域 的人
接 受 、 喜 欢 甚 至 使 用 东 北 方 言 。 由 此 可 见 东 北 方 言 的独 特 魅
力,因此,有必要对 东北 方言 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进 行分 析 ,发掘 东北方言 的特 点。
一
、
语言层面分析
研 究一 门语 言本身 ,一 般意 义上 来 说,要 从语 音 、语 法、词汇这三大语言 形式的构成要素来探讨 ,对方 言本身的 研 究,也是遵循这个 原则。东北方言语音铿锵有 力、语调多 变 、夸张 、富有 感染力;词汇生动 、幽默、形象 、接地气 ; 在语义表达上,也更为准确、凝练、一针见血。 ( 一 )东北方言语音 很 多人 认为东北方言和普通话 区分度不大的主要原 因就 在于两者 的语音系统非常相近 ,差异较 小 。事实上 ,学界也 认 为 , 东北 方 言 和 普 通 话 之 间 的确 有 非 常 密 切 的 联 系 。但 是 这并不 等于两者之间没有 差异。两 者的语音系统 区别 主要 体 现在声母 、韵母和语调 的差异 。
东北方言与汉语在 构词上存在极大 的相似 性,都是采取 复合法 ,即词缀和 词根 通过特定 的关系组 合在一起构成词 , 但东 北方 言的词 汇构 成更 多 的采用 附加 构词 法和 重 叠构 词
法。
比如 , 东北 方 言 中 比较 常 见 的 词 汇 “老 疙 瘩 ” “老 家贼” “ 老蔫 儿 ” “ 稀碎” “ 稀烂” “ 稀 烂贱 ” “ 臭 了 巴 哄” “ 恶 了巴心 ” “ 冷 不丁 ” “ 乐不 颠儿 ” “ 擦巴” “ 捏 巴” “ 划拉” “ 抖拉 ” “ 闷得 慌 ” “ 愁 得 慌 ” ,这 些 词 中 ,
普 通 话 中 很 多 韵 母是 可 以单 独 成 为 一 个 音 节 的 , 而 在 东北 方言 的某 些次 方言 中 ,如黑龙 江 、辽宁 某些 地 区, 常 常 要 在之 前 加上 声 母n ,如 :在 普通 话 中 “ 棉 袄 ” 读 成 m i 6 n ’S o 而在 东北方言 中则变成m i d n ’n d a , 相 似 的例 子 还
研 究 方 言 的语 法 要 从来自 法 和 句 法 两 个 方 面 入 手 , 东 北 方 言 的 词 法 和 句 法 与 普 通 话在 语 法 的 内部 一 致 性 方面 是 极 其 相 似 的 。 东北 方 言 的语 法 特 点主 要 体 现 在 以下 三 点 : 1 . 东 北 方 言 的 附 加 构 词 法 和 重 叠 构 词 法
现 代交际
201 6年 12月 总  ̄r 446期
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东北方言特点探析
秦 初 阳
( 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 阳 1 1 0 8 7 0 )
【 摘要】东北方言语 义直 白、 易于理 解 ,诙谐 幽默 ,越 来越流行 。本文从语 言层 面和 文化层 面对 东 北方 言的特 点进行 分析 。在语言层 面,从语音 、语 法和词 汇三 个方 面总结 东北方言的特点 。此 外 ,还 深入挖 掘 东北文言所蕴含 的 多元 民族 文化特 色,以及语 义直 白所隐藏的文化 因缘 。 [ 关键词 】东 北 方言 东北地 域 文 化 满 语 【 中图分类号] H 1 7 2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5 5 4 9( 2 O 1 6 )2 4 —0 0 5 0 一O 2
f 证 m 6 , “ 破 碎 ”p 6 s u l 要读成p  ̄ s u l 。
头,胖乎乎 的,真好看 !)、 “ A B A C ”式 ( 你怎么假模假 式 的 ?) 、 “ A A B B”式 ( 他 那笨 笨卡 卡的样 子 ,学 习肯定 不 好。 )、 “ A B A B ”式 [ 他话 说的真好 ,我们给他呱唧呱唧 ( 鼓 掌 )。] 。重叠构词法可以加强语气 ,使描述对象更加生动、 具体、形象,更具笑料 ,很符合东北人 的性格特点 。… 。
东北方 言是 北方 方 言的 一个分 支 ,具有 语义 直 白、 易 于理解 、风趣幽默、生动形象 的特 点。近年来 ,东北喜剧 小 品的流行 带动了东北方言 的发展 ,东北方言的发展似乎摆脱
别 ,并不足 以像其他地域 的方言那样 对人们的理解造成 极大 的障碍 ,相反这些细微 的差 别,反而 为人们认 为普 通话和东 北方言相似提供 了佐证 。 ( 二 )东 北方言语 法
一
重 叠构 词法 在东 北方 言 中也是 比较 常见 的 。重叠 方式 般有 “ A 式 ( 瞧你把 这祸祸 的 !)、 “ A B B ”式 ( 这丫
东 北方 言 中,经常 出现 用u 音代替 u 音 ;或者用 e 音代替 。 音 的情 形 。 比如 :普通 话 “ 混乱 ”h l f n l u a n 在 东北方 言中 要读成h h n l U  ̄ n ;普通 话 “ 抚摸 ”f d m 6 在 东北方言 中要读成
2 . 东 北方 言 的特 殊 语 序
在 声 调 方 面 ,与 普 通 话 相 比 , 东 北 方 言 主 要 表 现 为 调 值 不 到 位 和 部 分 字 调 不 一 致 等 方 面 。 东 北 话 调 值 不 到 位 主 要 表 现在这样 几个方面 : “ 普通话 的阴平调值是 ‘ 5 5 ’ ,东 北 话 般是 ‘ 4 4 ’或 ‘ 3 3 ’ ,普 通 话 的 阳 平 调 值 是 ‘ 3 5 ’ , 东 北 话 一般是 ‘ 1 3 ’或 ‘ 2 4 ’,普通话 的上声调值 是 ‘ 2 1 4 ’,
有 “ 欧式 ”,普通 话中 的读 音为5 u s h l ,东 北话中的 发音则
为n 6 u s h i 。
的中缀,更有 “ 巴” “ 拉” “ 得慌 ”这样 的后缀 。可见东北 方言 附加词缀 的位 置比较 灵活,前 、中 、后 皆可 。原始词汇 添 加 附 加 词 缀 得 出新 的 词汇 , 意 思 不 会 发 生 变 化 , 却 显 得 更 加生动、鲜活、 “ 接地气 ”。
了方 言的地域属性 ,开始走 向全 国,越来越多其他地域 的人
接 受 、 喜 欢 甚 至 使 用 东 北 方 言 。 由 此 可 见 东 北 方 言 的独 特 魅
力,因此,有必要对 东北 方言 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进 行分 析 ,发掘 东北方言 的特 点。
一
、
语言层面分析
研 究一 门语 言本身 ,一 般意 义上 来 说,要 从语 音 、语 法、词汇这三大语言 形式的构成要素来探讨 ,对方 言本身的 研 究,也是遵循这个 原则。东北方言语音铿锵有 力、语调多 变 、夸张 、富有 感染力;词汇生动 、幽默、形象 、接地气 ; 在语义表达上,也更为准确、凝练、一针见血。 ( 一 )东北方言语音 很 多人 认为东北方言和普通话 区分度不大的主要原 因就 在于两者 的语音系统非常相近 ,差异较 小 。事实上 ,学界也 认 为 , 东北 方 言 和 普 通 话 之 间 的确 有 非 常 密 切 的 联 系 。但 是 这并不 等于两者之间没有 差异。两 者的语音系统 区别 主要 体 现在声母 、韵母和语调 的差异 。
东北方言与汉语在 构词上存在极大 的相似 性,都是采取 复合法 ,即词缀和 词根 通过特定 的关系组 合在一起构成词 , 但东 北方 言的词 汇构 成更 多 的采用 附加 构词 法和 重 叠构 词
法。
比如 , 东北 方 言 中 比较 常 见 的 词 汇 “老 疙 瘩 ” “老 家贼” “ 老蔫 儿 ” “ 稀碎” “ 稀烂” “ 稀 烂贱 ” “ 臭 了 巴 哄” “ 恶 了巴心 ” “ 冷 不丁 ” “ 乐不 颠儿 ” “ 擦巴” “ 捏 巴” “ 划拉” “ 抖拉 ” “ 闷得 慌 ” “ 愁 得 慌 ” ,这 些 词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