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导学号69290231】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澄清的石灰水
2.【导学号69290232】某同学喝一杯糖开水,第一口与最后一口“甜度”相同,这说明溶液是()
A.混合物 B.澄清的 C.均一的 D.稳定的
3.【导学号6929023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
A.增加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4.【导学号69290234】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是( )
A.水B.汽油C.酒精 D.花生油
5.【导学号69290235】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A.100 g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
B.100 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 g食盐
C.将10 g食盐溶解于90 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将食盐、食盐水按1:1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6.【导学号6929023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 D.溶于水时放热
7. 【导学号69290237】欲配制10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100 mL量筒、天平、玻璃棒、试管
B. 100 mL量筒、50 mL烧杯、天平、玻璃棒
C.100 mL量筒、酒精灯、天平、玻璃棒
D. 100 mL量筒、200 mL烧杯、天平、玻璃棒8.【导学号69290238】小琪向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
料片上的水结了冰。
她加入的物质是()
A.食盐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9.【导学号69290239】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
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中不变的是()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溶液的质量
10.【导学号6929024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溶解
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11.【导学号69290241】下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B.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C.颜色很深的溶液D.加入该溶质后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12.【导学号69290242】将5 g氯化钠放入45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33.3% B.25% C.20% D.10%
13.【导学号6929024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 D.减少溶剂
14.【导学号69290244】配制一
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操作
步骤如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5.【导学号69290245】将m g硫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16. 【导学号69290246】(2分)下图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的。
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17.【导学号69290247】(4分)一般情况下,在某溶液中,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该溶液将变 (填“浓”或“稀”),溶质质量分数将变 (填“大”或“小”);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该溶液将变 (填“浓”或“稀”),溶质质量分数将变 (填“大”或“小”)。
18.【导学号69290248】(3分)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
(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 g 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
溶液颜色最深的是 。
(2)再向B 、C 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末至饱和,则B 中溶液的颜色较C 中的 。
(3)由此实验可得出:有色溶液的颜色越深,溶质的质量分数越 。
19. 【导学号69290249】 (8分)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
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
20.【导学号69290250(1)从实验①、②数据可知:碳酸钠溶于水 (填 “放出”或“吸收”,下同)热量,碳酸氢钠溶于水 热量。
(2)判断实验②中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操作是 ,
现象为 ____________。
(3)实验①、②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①”或“②”)。
21.【导学号69290251】(8分)60 ℃时,将36 g 硝酸钾溶于204 g 水中,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取第二份溶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需加入固体 g 。
(3)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 g 。
22.【导学号69290252】(12分) (1) 如图是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请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5%。
(2)实验室用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 g ·cm -3的液体)配制100 g 溶质质量
分数为10%的稀盐酸。
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要量取浓盐酸 mL 。
②量取:用规格为 mL 的量筒量取浓盐酸倒入烧杯里。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 mL 水倒入盛有浓盐酸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使盐酸和水 。
④装瓶存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三、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
23.【导学号69290253】(3分)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但不是固体。
69290254】(6分)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
图中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
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
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 原因是 。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5.【导学号69290255】甲同学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观察,
他发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于是他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探究课题】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假设】1.温度; 2.搅拌;3.颗粒大小
【探究准备】烧杯、铁架台、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药匙、石棉网、颗粒大小不同的硝酸钾固体、蒸馏水。
【探究过程】
【探究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得出结论: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探究应用】如何使方糖比较快的溶解在水中?。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6.【导学号69290256】取一定量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108 g水后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
求:
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其中含有溶质多少?
(参考答案见答案页)
“‘溶液’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A
5.C
6.B
7.D 8.B 9.A 10. B 11.D 12.D 13.C 14.A 15.C
二、填空题
16.溶质水(答案合理即可)
17.稀小浓大
18.(1)A (2)浅(3)大
【解析】硫酸铜溶液颜色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颜色
越深。
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 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A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最大,其颜色也就最深。
(2)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硫酸铜粉末至饱和,由于B试
管内水的温度低于C,因此B试管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C,则B中溶液的颜
色较C中的浅。
(3)由以上实验可得出,其溶液的颜色越深,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越大。
19.(1)碳酸钙(2)硫酸铜(3)氢氧化钠(4)氯化钠
20.(1)放出吸收(2)向溶液中添加少量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不溶解
(3)①
【解析】(1)碳酸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变化放出热量,碳酸氢钠固体
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变化吸收热量。
(2)判断一定温度下的溶液是否饱和的
方法:加入少量溶质固体,若能继续溶解,表明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 表明溶
液属于饱和溶液。
(3)实验①、②中,水量相同,①中溶质较多,故实验①形成的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较大。
21.15% (1)15% (2)17.1 (3)80
【解析】将36 g硝酸钾溶解在204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6 g/(36 g+204 g)
×100%=15%。
(1)将溶液平均分成三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温度升高,但没有溶
质析出或溶解,溶液组成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5%。
(2)平均分成三份后,每
份溶液的质量=(36 g+204 g)×1/3=80 g,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为原来的2倍,即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15%×2=30%,设需要增加硝酸钾的质量为x,80 g×15%+x=(80 g+x)×30%,解得x≈17.1 g。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即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为15%×1/2=7.5%,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80 g×15%=(x+80 g)×7.5%,解得x=80 g。
22.(1)②中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小于(2)22.7 50 73 混合均匀
【解析】仔细观察题给实验操作示意图,可以看到②中称量氯化钠质量时,砝码和药品
的位置放反了,这会导致所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少,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2.5%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操作步骤为计算: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100 g×10%÷(37%×1.19 g·cm-3)≈22.7 mL,所需水的质量
为100 g-22.7 mL×1.19 g·cm-3≈73 g,即73 mL。
量取:选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22.7 mL的浓盐酸倒入烧杯中。
溶解:用量筒量取73 mL水倒入盛有浓盐酸的烧杯里,边加
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混合均匀。
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三、分析题
23.(1)硫酸铜(或氯化亚铁等)(2)水(或无水乙醇等)(3)酒精(或氯化氢气体等) 【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我们接触过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纯净物不是溶液,如水、无水酒精均不属于溶液。
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医用酒精的溶质为酒精,其为液体,盐酸的溶质为氯化氢气体,其为气体。
24.(1)氯化钠
(2)不会在常温、密封放置情况下,氯化钠溶液是稳定的
四、实验探究题
25.【探究过程】温度短颗粒小
【探究应用】要使方糖较快地溶解在水中,可以将研成粉末状、放入热水中并不断搅拌。
五、计算题
24. 144 g 7.2 g
【解析】设原NaOH溶液的质量为x,则5%x/(x-108 g)×100%=20%,x=144 g,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44 g×5%=7.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