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爱动脑筋的帕斯卡教学反思 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爱动脑筋的帕斯卡教学反思沪教版
本文按概括、具体、概括(总—分—总)的方式来记叙。
第1节概括地介绍了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小时候就爱钻研的特点。
第2、3节具体介绍了帕斯卡十一岁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的这件事情,让读者能从这件事中真切感受到帕斯卡从小就爱“爱问为什么,并喜欢去钻研,找出问题答案”的科学素养。
第4节又概括介绍了帕斯卡长大后的成就。
本课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使学生认识了一位爱提问、爱钻研的帕斯卡。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就这个原理而言,学生无疑是陌生的,但这不应该是我课堂的重点,不然就脱离了语文的特性,变成自然课了。
那如何既让学生了解这个原理,又不让课堂失去语文课该有的味道呢?在教学中,我紧紧将将学生对这一常识的了解牢牢地与语言文字训练联系在一起。
如:先让指名学生分组分小节朗读课文,来对这一常识有初步的了解。
接着,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尝试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根橡皮筋套在一个一面无盖的盒子上,拨动皮筋,体会振动带来的声响)来加深学生对这个原理的理解。
最后,学生通过我的实验观察,不用看书本,就可以尝试通过组织自己的语言来说清楚声学振动原理。
表面上看是让学生在讲声学原理,其实我所关注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正确表达,要锻炼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我再让学生来听写文中介绍声学原理的句子,一方面是巩固学生对这一常识的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在听写的过程中,对本课所学字词加以巩固。
通过层层推进的几个环节,大多数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人介绍这一常识。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加了科学知识,而且至始至终都立足于语言表达训练,力求保留课堂的浓浓语文味。
本课的第二个训练重点就是复述,这一要求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比
较难以操作。
由于课堂上,我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再让学生借助填空,将这个小故事复述出来。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大部分孩子都举手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原来,给予学生一定的扶手,不要让他们对复述望而生畏,不要让问题回答仅仅是少数孩子的专利,创造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也是能保持课堂浓浓语文味一个必要条件。
以上内容仅仅是我在教授本课之后的一点浅见,同时勉励自己再接再厉,常教常新、常教常钻,力求将自己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