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讲11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11讲 滑轮 轮轴 斜面

第11讲滑轮轮轴斜面11.1 学习提要11.1.1 滑轮滑轮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如图11-1所示。
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1. 定滑轮工作时轴保持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正确使用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 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所以在不计算滑轮所受重力及轮与绳的耗损摩擦的情况下,也就是理想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倍的距离,同时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示意图以及它们与杠杆的等效图如图11-2所示。
3.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要多移动距离。
如图11-3(a)所示,在理想状态下,只用动滑轮时,拉力F A为重力G A的一半,省了一半的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
如图11-3(b)所示,在理想状态下,拉力F B仍为物体重力G A的一半,省了一半的力,但力的方向改变了!在这一实例中,动滑轮起到省力的作用,而定滑轮起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把图11-3(b)加以规范美观,就成为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滑轮组,如图11-3(c)所示。
在由一根绳子绕制的滑轮组中,重物和全部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即F=1/nG总,其中n为经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如果物体上升h,则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s=nh.4. 滑轮应用的实例滑轮或滑轮组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升旗时向下用力,红旗却向上冉冉升起;向下拉动窗帘的引线,可以使窗帘闭合或打开等,这些都是利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来实现的。
根据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和改变用力的方向这一特点,人们设计了一些“用小力换大力”的工作方案,如吊车上的滑轮组、工厂或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举吊重物的装置等,都是滑轮组的具体应用。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目录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知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5)第一讲力的处理 (13)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15)第三讲习题课 (1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21)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24)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24)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25)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5)第三部分运动学 (3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5)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37)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5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70)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6)第七部分热学 (86)一、分子动理论 (8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89)三、理想气体 (91)四、相变 (98)五、固体和液体 (102)第八部分静电场 (10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4)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107)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1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20)第十部分磁场 (13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3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38)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46)第一讲、基本定律 (146)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5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5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57)第一节黑体辐射 (158)第二节光电效应 (161)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68)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72)第0部分绪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理论基础(2013年开始实行)说明:.本次拟修改的部分用楷黑体字表示,新补充的内容将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则表示原属预赛考查内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议改成复赛、决赛考查的内容。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物理竞赛培训11(简单机械)

物理竞赛培训11(简单机械)第⼗⼀讲简单机械第 1 页共 6 页第⼗⼀讲简单机械【知识补充】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定滑轮不能省⼒但是能改变动⼒的⽅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
绳⼦⾃由端移动距离SF (或速度vF )=重物移动的距离SG (或速度vG )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臂为阻⼒臂2倍的省⼒杠杆。
③特点:使⽤动滑轮能省⼀半的⼒,但不能改变动⼒的⽅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则: F=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F=(G 物+G 动)/2绳⼦⾃由端移动距离SF (或v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 (或vG )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滑轮组既能省⼒⼜能改变动⼒的⽅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拉⼒F= G /n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F=(G 物+G 动)/n 。
绳⼦⾃由端移动距离SF (或v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 (或vG )。
④确定绳⼦股数的⽅法:先确定哪个是动滑轮,哪个是定滑轮。
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只数绕在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⑤组装滑轮组⽅法:⾸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F 求出绳⼦的股数。
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当绳⼦股数为奇数时,绳⼦固定端应栓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即“奇动”,如不改变⼒的⽅向,则需要的动滑轮数=定滑轮数=(n -1)/2;若需改变⼒的⽅向,则再添加⼀定滑轮;当绳⼦股数为偶数时,绳⼦固定端应栓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即“偶定”,如不改变⼒的⽅向,则需要的动滑轮数n/2,定滑轮⽐动滑轮少⼀个;若需改变⼒的⽅向,则动滑轮与定滑轮数应相等然。
4、斜⾯第⼗⼀讲简单机械第 2 页共 6 页当你的⼒量不能直接把重物提到⾼处时,⼀个斜⾯就可解决问题,利⽤斜⾯提⾼重物,是⼀种可以省⼒的简单机械,但费距离。
11高中物理竞赛题精选1

最新高物理竞赛试题1.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v=3m/s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木盒A,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先后相隔△t=3s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1kg的小球B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
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1=1s/3而与木盒相遇。
求(取g=10m/s2)(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时多大?(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3)自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的木板C,质量m c=5kg,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和B,m A=1kg,m B=4kg,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B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以速度6m/s水平向左运动,A、B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碰撞后,C的速度是多大?(2)到A、B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的位移为多少?3.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B A v06.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 、B 长l =8cm ,两板间距离d =8cm ,A 板比B 板电势高300V ,即U AB =300V 。
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 =10-10C ,质量m =10-20kg ,从R 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 0=2×106m/s ,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 、PS 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的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 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八年级上):第11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精练(原卷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第11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精练1.如图所示,1F、2F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S是距凸透镜前距离大于2倍焦距的点光源,S 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点光源S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向右匀速运动靠近透镜时,像S 的移动情况()A.像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靠近凸透镜方向匀速运动B.像S 沿O与S 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小C.像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大D.像S 沿2F与S 连线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大2.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物体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3.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清晰放大的像,同时他也看到透镜表面有两个像,其中一个是正立的,一个是倒立的,对于透镜表面的两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镜表面的两个像,正立的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透镜表面的两个像,都是光照到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虚像C.透镜表面的两个像,都是光照到透镜表面折射形成的实像D.透镜表面的两个像,倒立的是实像,正立的是虚像4.某种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为15mm~85mm,用这个镜头对着远处的某一栋楼房拍照。
当使用焦距15mm 拍照时,显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为h1;当使用焦距85mm拍照时,显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为h2,则h1与h2的比值约为()A.3∶17B.17∶3C.289∶9D.9∶2895.物体的高度为12cm,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放置,经凸透镜成高度为6cm的缩小像。
若将物体朝透镜方向靠近24cm,经凸透镜成高度为30cm的放大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25cm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凸透镜从紧靠蜡烛向光屏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两次清晰倒立的像C.在凸透镜左侧放一凹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凸透镜与蜡烛不动,去掉光屏,人眼在100cm处能看到蜡烛的像7.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如图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__(正立/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__方;(2)在保持(1)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3)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_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___(用L0、L表示).(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8.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如图甲所示的图像:(1)由图像可知,小明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45cm刻度处时,小明应该如何观察烛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皮的明明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乙所示,小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9.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初中物理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含复习资料

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一、11个有趣的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解释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其实隐藏了很多物理知识,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相信你的物理学习会变得五彩缤纷!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 ”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 ”的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
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2018年高一物理竞赛完整讲义(word版)含答案解析第11讲 带电粒子运动.教师版

第11讲 带电物体在电场中的运动1. 电场中的能量2. 自能,互能,电场能本讲的主要例题只是通过带电粒子运动把整个电场一章的内容做一次复习。
知识点睛一.电势能 1.电势能的差静电力是保守力,可引入电势能的概念。
由保守力作功和势能增量的关系有: ΔEp a →b = -(W b - W a )q 0在电场中a 、b 两点电势能之差等于把q 0自a 点移至b 点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
电势能应属于q 0和产生电场的源电荷系统共有。
2.电势能选标准点(势能零点),在电场中某点a 的电势能为即把q 0自a →“标准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所以电势能的定义为:0q E a a p ϕ=3.连续电荷分布的静电能对于一个有限体积的带电体,我们姑且不考虑其微观结构而只注意其静电性质,那么可以说,这一带电体之所以能够结合在一起,是需要外力维持的。
我们设想下面的过程来说明如何构成一个有限大小的带电体。
开始的时候,所有的电荷都位于无穷远处,我们人为地将一个个电荷从无穷远处极缓慢地移动到指定的位置,那么,在这个极缓慢的过程中我们对电荷所施加的力与电荷所受的的静电力想必是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我们所作的功就应该等于电荷的电势能的增量。
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终组成我们所要的有限大小的带电体,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所作的功就是静电体系的静电能。
这样,从功能原理的角度我们重新解释了静电能。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书这一过程。
我们来计算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的电势能。
现在让我们从功能原理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如图所示,为了构造一个半径为R 的带电球体,我们就要准静态地把电荷从无穷远处搬运到适当的位置,并组成球形。
假设在某个时候我们已经构成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即已经有了一个半径为r 的带电球体,接下来我们要继续从无穷远处搬运电荷,并将搬来的电荷均匀地分布在这个球体上。
我们每次搬运的电荷都是很少的,设电荷密度为ρ,那么每次搬运的电荷量可以表示为dr rρπ24,而球本讲提纲表面的电势为rr 23441πρπε⋅,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故在某一次的搬运过程中我们所作的功即为电量为dr r ρπ24的电荷的电势能的改变,它就是dr r rr 2243441πρπρπε⋅⋅最后我们要组成半径为R 的带电球,于是该球体的电势能就是对上式的积分,即dr r rr W R2243441πρπρπε⋅⋅=⎰=41πε522513)4(R ρπ 可以将电荷密度ρ表示为334R Q π,这里Q 是这个球体的带电量,于是上式化为RQ W 204153πε=这便是半径为R 带电量为Q 的均匀球体的静电能。
2023年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图像法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措施十一、图像法措施简介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旳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到达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旳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要旳特点,来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由此到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旳目旳,图像法在处理某些运动问题,变力做功问题时是一种非常有效旳措施。
赛题精讲例1: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发出由A 地驶向B 地,并停止在B 地。
AB 两地相距s ,火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 1,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旳绝对值最大为a 2,由此可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 到B 所需旳最短时间为 。
解析:整个过程中火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所用时间最短,分段运动可用图像法来解。
根据题意作v —t 图,如图11—1所示。
由图可得11t v a =vt t t v s t v a 21)(212122=+==由①、②、③解得2121)(2a a a a s t +=例2:两辆完全相似旳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为v 0,若前车忽然以恒定旳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此前车刹车时旳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① ②车过程中所行旳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状况中不相碰,则两车在做匀速行驶时保持旳距离至少为 ( )A .sB .2sC .3sD .4s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可用速度——时间图像中旳面积来表达,故可用图像法做。
作两物体运动旳v —t 图像如图11—2所示,前车发生旳位移s 为三角形v 0Ot 旳面积,由于前后两车旳刹车加速度相似,根据对称性,后车发生旳位移为梯形旳面积S ′=3S ,两车旳位移之差应为不相碰时,两车匀速行驶时保持旳最小车距2s.因此应选B 。
例3:一只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速度v 旳大小与距老鼠洞中心旳距离s 成反比,当老鼠抵达距老鼠洞中心距离s 1=1m 旳A 点时,速度大小为v 1=20cm/s ,问当老鼠抵达距老鼠洞中心s 2=2m 旳B 点时,其速度大小v 2=?老鼠从A 点抵达B 点所用旳时间t=?解析:由于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旳速度与通过旳距离成反比,则不能通过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公式直接求解,但可以通过图像法求解,由于在s v1图像中,所围面积即为所求旳时间。
高三物理竞赛第11章波动光学 (共131张PPT)

9.
二. 相干光的获取
一般: “一分为二”、 “自我干涉” 1. 分振幅法 ( 薄膜干涉 如劈尖、牛顿环、…) I1 I2 I
W W1
A B
W2
3.
2. 分波阵面法 ( 如双缝、劳埃德镜、…)
激光束干涉实验
4.
11-2 杨氏双缝干涉 一. 杨氏双缝干涉
明暗交错,等间距,等强度, 平行于缝的直线干涉条纹
1801 1808 1815 1850 1865 1888 杨氏双缝实验 观测到光的干涉现象 Malus 观测到光的偏振 Fresnel 圆孔衍射 傅科 测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 Maxwell 电磁波理论 Hertz 证实光是电磁波
20世纪~至今 光的波粒二象性 1905 光电效应 1921 Compton 光子电子散射
1
态 2 E2
E h
En 激 E3 发
E1 基态
间歇性 ( t ~10-9S ) — 一个光波列 独立性 、E 矢量方向不尽相同 随机性 不同原子 同一时刻
( E 矢量 ) 1 2 特殊技术 — 激光 — 相干
同原子 不同一时刻
光矢量
不相干
P
2.
2. 相干光条件 (1) 必要条件 — 同机械波 (2) 充分条件 — 空间相干性与时间相干性 如光源线度要小, 膜很薄
劳埃德镜
d
s1
o s2
r1
r2
黄冈中学高中物理竞赛 第11章 流体力学(共58张ppt)

黏性而完全随桶一起运动.求水的自由表面达到稳定时
的形状. [解] 已知条件如图.
z
R
建立坐标系如右图. 任取一质元,
等压面 x
FN sin mx2 0
x O
FN cos mg 0
tan dz m 2 x
dx mg
m x 2 FN
mg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积分求解,得
第十一章 流体力学
度的变化.可认为重力加速度 g 为一恒量. [解] 取坐标轴Oy方向朝上,原点在海平面.
dp gdy
大气密度与大气压成正比
/ 0 p / p0
dp
0g
p p0
dy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p dp y 0 gdy
p0 p
0 p0
ln p 0 g y
p0
p0
第十一章 流体力学 y
0g y
p p0e p0
p0 p
取 g 9.8 m/s2, 0 1.20kg/m3(20C时),
p0 1.013105 N/m2
则
0g / p0 0.117km1
p p0ey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十一章 流体力学 [例题2] 水坝横截面如图所示,坝长1088m,水深5m, 水的密为1.0103 kg/m3. 求水作用于坝身的水平推力.不 计大气压.
Δx,Δy,Δl,Δn 0
得
px pn p y
过静止流体一点各不同方位无穷小面元上的
压强大小都相等.
静止流体一点的压强等于过此点任意一假想 面元上正压力大小与面元面积之比当面元面积趋 于零时的极限.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十一章 流体力学
§11.2.2 静止流体内不同空间点压强的分布
初中物理 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含答案)

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一、11个有趣的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解释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其实隐藏了很多物理知识,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相信你的物理学习会变得五彩缤纷!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 ”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 ”的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
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磁学篇(进阶版)11-3 安培环路定律(共31张PPT)

由环 环路 路上 内的 外磁 电感 流应 产强 生度
由 环 路 内 电 流 决 定
环 路 所
I1 I2
I4
I3
包 围
l
的
电
流
(下一页)
说 明
B • dl 0 Ii 0 (I2 I3 )
??
改
不
变
变
I1 I 2
I4
I3
l
位置移动
(下一页)
? 静电场 比较
磁场
E dl 0
电场有保守性,它是
2020高中物理竞赛
电磁学篇 (进阶版)
上节回顾:
一、毕奥-沙伐尔定律-----电流元产生磁场的规律
电流元
Idl
I dB
磁感的
大小:
dB
0 4
Idl sin
r2
Idl
.P
0 4 107 (T m A1 )
r
磁感的方向: 由 I dl 转向 r 的右手螺旋方向。
综合以上 两点有:
dB
B
I
B
已知:I、R
0
R
r
(下一页)
讨 论
长直载流圆柱面 已知:I、R
B • dl Bdl 2rB
I
0
rR
0 I
rR
R
0
B
0 I 2r
rR rR
B 0I 2R
0
Rr
(下一页)
练 同轴的两圆筒状导线通有等值反向的电流I ,
习
求 B的分布。
(1) r R2 , B 0
R2
R1
(2)
R1
r
R2 ,
B
0I 2r
11年大学物理竞赛指导经典力学选例

大学物理竞赛指导-经典力学选例一.质点运动学基本内容:位置,速度,加速度,他们的微积分关系,自然坐标下切、法向加速度,*极坐标下径向速度,横向速度,直线运动,抛物运动,圆周运动,角量描述,相对运动1.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1)已知运动方程求质点的速度、加速度。
这类问题主要是利用求导数的方法。
例1 一艘船以速率u驶向码头P ,另一艘船以速率v 自码头离去,试证当两船的距离最短时,两船与码头的距离之比为: ()()ααcos :cos v v ++u u 设航路均为直线,α为两直线的夹角。
证:设任一时刻船与码头的距离为x 、y ,两船的距离为l ,则有 αc o s 2222xy y x l -+=对t求导,得()()tx y t y x t y y t x x t l l d d c o s 2d d c o s 2d d 2d d 2d d 2αα--+= 将v , =-=t y u t x d d d d 代入上式,并应用0d d =tl 作为求极值的条件,则得 ααcos cos 0yu x y ux +-+-=v v()()ααc o s c o s u y u x +++-=v v由此可求得 ααc o sc o s v v ++=u u y x 即当两船的距离最短时,两船与码头的距离之比为()()ααc o s c o s v : v ++u u(2)已知质点加速度函数a =a (x ,v ,t )以及初始条件,建立质点的运动方程。
这类问题主要用积分方法。
例2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开始时加速度为a 0,此后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经过时间τ后,加速度为2a 0,经过时间2τ后,加速度为3 a 0 ,…求经过时间n τ后,该质点的速度和走过的距离。
解:设质点的加速度为 a = a 0+α t∵ t = τ 时, a =2 a 0 ∴ α = a 0 /τ即 a = a 0+ a 0 t /τ , 由 a = d v /d t , 得 d v = a d tt t a a td )/(d 0000τ⎰⎰+=v v∴ 2002t a t a τ+=v由 v = d s /d t , d s = v d t t t a t a t s tt s d )2(d d 200000τ+==⎰⎰⎰v 302062t a t a s τ+= t = n τ 时,质点的速度 ττ0)2(21a n n n +=v 质点走过的距离 202)3(61ττa n n s n += 2.相对运动例3 有一宽为l 的大江,江水由北向南流去.设江中心流速为u 0,靠两岸的流速为零.江中任一点的流速与江中心流速之差是和江心至该点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今有相对于水的速度为0v 的汽船由西岸出发,向东偏北45°方向航行,试求其航线的轨迹方程以及到达东岸的地点.解: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向东取为x 轴,向北取为y 轴,因流速为-y 方向,由题意可得 u x = 0u y = a (x -l /2)2+b 令 x = 0, x = l 处 u y = 0, x = l /2处 u y =-u 0,代入上式定出a =4u 0/l 2、b=-u 0,而得 ()x x l l u u y --=204 船相对于岸的速度v (v x ,v y )明显可知是 2/0v v =xy y u +=)2/(0v v , 将上二式的第一式进行积分,有t x 20v = 还有,xy t x x y t y y d d 2d d d d d d 0v v ====()x x l l u --20042v 即 ()x x l l u x y --=020241d d v 因此,积分之后可求得如下的轨迹(航线)方程:302020032422x l u x l u x y v v +-= 到达东岸的地点(x ',y ' )为⎪⎪⎭⎫ ⎝⎛-=='='=003231v , u l y y l x l x二.质点动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基本内容:牛顿运动三定律,惯性力(1)运用微积分处理力学问题:根据力函数的形式选择运动定律的形式;正确地分离变量例4 如例4图,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半径为r 的薄圆筒,质量为m 的物体在筒内以初速率v 0沿筒的内壁逆时针方向运动,物体与筒内壁接触处的摩擦系数为μ。
高中物理竞赛训练题(11)导数与积分

竞赛训练题(11)导数与积分一.导数1.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1)0'=C (C 为常数); (2)1)'(-=n n nx x (Q n ∈);(3)x x cos )'(sin =; (4)x x sin )'(cos -=; (5)a a a xxln )'(=;(6)xx e e =)'(; (7)e xx a a log 1)'(log =; (8)xx 1)'(ln =. 2.导数的运算法则:法则1 )()()]()(['''x v x u x v x u ±=±.法则2 [()()]'()()()'()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Cu x Cu x '=.法则3 '2''(0)u u v uv v v v -⎛⎫=≠ ⎪⎝⎭. 3.复合函数的导数:设函数u =ϕ(x )在点x 处有导数u ′x =ϕ′(x ),函数y =f (u )在点x 的对应点u 处有导数y ′u =f ′(u ),则复合函数y =f (ϕ (x ))在点x 处也有导数,且x u x u y y '''⋅= 或f ′x (ϕ (x ))=f ′(u ) ϕ′(x ).二.不定积分(Ⅰ)不定积分的概念)()()()(x F x f C x F dx x f '=⇔+=⎰(Ⅱ)不定积分的性质C x f x df Cx f dx x f +=+='⎰⎰)()()()()1(或⎰⎰==)()()()()2(x df dx x f d x f dx x f dxd或 ⎰⎰=dx x f k dx x f k )()()3(⎰⎰⎰+=+dx x f dx x f dx x f x f)()()]()([)4(2121(Ⅲ)基本积分表⎰+=Ckx kdx )1( ⎰-≠++=+)1(11)2(1a C x a dx x a a⎰+=C x dx x ||ln 1)3( ⎰++=+C b ax adx b ax ||ln 11)4(C e dx e C a a dx a x x x x+=+=⎰⎰)6(ln )5(⎰+=C e adx e ax ax 1)7( ⎰+-=C x xdx cos sin )8(C b ax adx b ax ++-=+⎰)cos(1)sin()9( ⎰+=C x xdx sin cos )10(C b ax a dx b ax ++=+⎰)sin(1)cos()11(⎰⎰+==C x dx x xdx tan cos 1sec )12(22 ⎰⎰⎰+=+-==C x xdx x C x dx xxdx sec tan sec )14(cot sin 1csc )13(22 ⎰⎰+-=+-=C x xdx C x xdx |cos |ln tan )16(csc cot csc )15( ⎰⎰++=+=C x x xdx Cx xdx |tan sec |ln sec )18(|sin |ln cot )17(⎰⎰+=++-=C x dx x C x x xdx arctan 11)20(|cot csc |ln csc )19(2⎰⎰⎰⎰⎰⎰+-=+=++=++=+-+=-+=+cax a axdx c ax a axdx C b ax a dx b ax c e a dx e c x a xa a x a c a x a dx x a ax ax cos 1sin )24(sin 1cos )23(||ln 11)22(1)21(||ln 211)20(arctan 11)19(2222进制⎰+++=+C x x a dx x a ||ln 1)25(2222⎰+='C x P dx x P x P )(ln )()()26( 特别情形: C a x dx ax x +±=±⎰||ln 22222 ⎰+='C x P dx x P x P )(2)()()27(特别情形C x a x dx a x ++±=±⎰)ln(12222 【例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带电量均为+q ,相距2a ,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11)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11)欧姆定律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11)------欧姆定律初三( )班姓名(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I1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路之和。
I=I+I12+U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段电路的电压之和。
U=U1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U=U=U 123、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段电路电阻之和。
R=R+R 12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R=1/R+1/R 12 欧姆定律内容: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公式:I=U/R 伏安法测电阻表达式:R=U/I家庭电路知识:家庭电路是指专为家用电器提供电能的电路,其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作用分别是: ?进户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叫零线,家用电器应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
?电能表——用来测量家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闸刀开关——用来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工作情况,安装时应该让动触头在下方,静触头在上方,这样打开闸刀开关检修电路时,动触头不会因为受重力落下而自动闭合接通电源。
?保险丝(也叫熔丝)——用来当电路中电流强度过大时自动熔断,保护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受损坏。
电灯和开关——连接电灯的时候,电灯的螺口是直接接在零线上,电灯尾部的金属体是先连接开关,然后再接到火线上,这样当开关打开后,电灯所在支路部分和火线断开,可以避免意外触电。
插座——用来给移动的家用电器设计的电源装置,是一个特殊的开路处,应该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
如果插座是给大功率的用电器供电,还需在接火线的导线上串联一根保险丝;如果插座是给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供电,则专门增加了一个接大地的孔,当家用电器使用增加第三个插脚(跟金属外壳相连接)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金属外壳跟大地直接相连,这样当家用电器漏电时,电流会流入大地,避免人意外触电。
初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11—15)

初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11—15)初三物理竞赛模拟试题⼗⼀探究性解答题(1~5题每题20分,6~7题每题25分,共计150分)1.运动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f =12C D ρv 2S (C D 为曳引系数,ρ为流体密度,v 为运动速度,S 为物体截⾯积),球形物体曳引系数C D 与雷诺系数R 有关,R =ρvd η(ρ为流体密度,v 为运动速度,d 为球体直径,η为流体粘滞系数)。
当R ?1时,曳引系数C D 与雷诺系数R 成反⽐,C D =24R ;当1?103≤R ≤1?105时,曳引系数C D ⼤⼩与雷诺系数R ⼏乎⽆关,C D =92。
⼀个玩具⽓球吹⼊空⽓后,直径d 为0.3 m ,质量m 为0.01 kg ,试根据上述关于空⽓阻⼒的论述,估算该⽓球在空⽓中的下沉速度为多少?(空⽓的密度ρ为1.29 kg/m 3,空⽓的粘滞系数η为1.8?10-5 Ns/m 2)2.在⽯油⽇益紧张的今天,取之不竭的太阳能受到⼈们的亲睐,如图为⼀利⽤太阳能的概念汽车,汽车上表⾯上的光电池板装置能把40%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车内电动机⼜能把90%的电能转化成汽车⾏驶的机械能。
若汽车在⾏驶时受到的阻⼒保持不变,光电池板位置能⾃动调节,与太阳光照射⽅向始终保持垂直。
已知每平⽅⽶垂直照射到电池板上太阳光的功率为1.25kw ,电池板的总⾯积为10m 2,试问:(1)3h 内照射在电池板上的太阳能有多少?(2)汽车获得的机械功率是多⼤?当汽车以最⼤速度9m/s 匀速运动时,汽车的动⼒F 为多⼤?3.环保汽车将为2008年奥运会场馆服务。
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总质量m =3×103 kg 。
当它在⽔平路⾯上以v =36 km/h 的速度匀速⾏驶时,驱动电机的输⼊电流I =50 A ,电压U =300 V 。
在此⾏驶状态下⑴求驱动电机的输⼊功率P 电;⑵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功率的90%转化为⽤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P 机,求汽车所受阻⼒与车重的⽐值(g 取10 m/s 2);⑶设想改⽤太阳能电池给该车供电,其他条件不变,求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竞赛讲义(高一)第一讲:静力学第一节:矢量的运算1、 矢量:有大小、方向才能决定的,且其加减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叫矢量。
2、 矢量的运算: ① 加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右图:C A B =+ 大小:222cos()C A B AB πα=+-- 222cos A B AB α=++证法:1°余弦定理:(略)2°222(cos )(sin )C A B B αα=++2222222cos 2cos sin 2cos A B AB B A B AB αααα=+++=++ 方向:sin tan cos B A B αϕα=+讨论:C 的大小在(0、180°)范围内,cos α是α的减函数,α↑、C ↓(AB 大小一定) 当α=0时,C =A +B α=π时,C =|A -B| 故 |A -B|≤C ≤A +B例1、F 1=3N 、F 2=8N ,则F 合的可能值。
A 、6N B 、12N C 、3N D 、8N △三角形定则右图C A B =+ 例2、小孩游泳速度是河水流速的12,河赛d =100M ,小孩应沿什么方向游向对岸,才能使他被河水冲行距离最短?这个距离是多少?(与上游岸线60°角,173米)分析:小孩相对地的速度,是两个速度的矢量和。
1°若V 1>V 2,则冲行最短距离为0。
最少位移为d ,2°若V 1<V 2,则不可能垂直过河,但一定存在最少位移。
3°不论哪种情况,都有min 1d t v =对于本题,2v 大小、方向恒定,1v 大小一定、方向不定,故12v v v =+不确定△ 多边形定则:C A B =+A B D C D E ⇒++=+=A B D F E F +++=+ 一般地n 个矢量12n A A A ++相当于把n 个矢量的图示依次首尾相接,最后由1A 的起点O ,到n A 的终点有向线段,就是合矢量的图示。
说明:矢量加法满足交换率,结合率(用多边形法则可证) ∴在多边形法则中,结果与1n A A 的顺序无关。
例3、水平地面有一质量M 的木箱A ,A 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μ欲使A 匀速移动,F 至少多大?(作图法求解)21μ⎛⎫⎪⎪+⎭③ 乘法:a 、与标量相乘 C k A = 方向不变。
大小扩大到k 倍,(K 也可小于1)b 、矢量乘以矢量 △标积:(相乘后变成标量) 定义:C A B = cos A B θ=规定:只准用符号“· ” ,又称点积。
如:功,cos W F S F S θ== △ 矢积(相乘后仍为矢量)定义:C A B =⨯⇒:sin C A B θ⎧=⎪⎨⎪⎩大小方向:右螺旋定则注意:点积满足交换率:A B B A = (叉)矢积不满足交换率:A B B A =-第二节:重力、弹力、摩擦力1.重力 重力来源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大小 G =mg 其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我们把它等效地认为是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实际上,重心是同向平行力的合力作用点。
同向平行力的合力:大小:12F F F =+合 方向:原方向 作用点满足:1122F F χχ= 12d χχ+=]例1、在一个半径为R 的匀质圆盘状薄板上。
挖去一个半径为r 的圆孔(r <R )孔的圆心距盘的圆心为d ,求剩下部分的重心位置。
2、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作用于迫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上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方向沿两物体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或物体的其他受力情况采确定。
一个常见的典型情况是弹簧的弹力,这一弹力的规律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x(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 =一kx ,上式中k 叫此弹簧的劲度系数,是表征弹簧本身特征的一个物理量。
负号表示F 的方向与x 的方向相反。
△ 弹簧的串并联① 并联:(要求受力端并齐伸长量相同)11F χ=∆ 22F k χ=∆ 121212()()F F F k k k k k k χχ=+=+∆=∆⇒+② 串联:1122F k k χχ==11Fk χ=22Fk χ=121211()()F k k F k k χχ=+=+ 12111k k k ⇒=+=⋅⋅⋅⋅⋅⋅ 例2、如图1-9,求烧断AB 瞬间BC 的张力。
3、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就会出现阻碍相对运动的进行或者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发生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前者称为动摩擦力,后者称为静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起阻碍作用。
△ 条件:① 不光滑;② 挤压 N ≠0 ③ 有相对运动(or趋势)△ 方向:⎧⎨⎩切线阻碍相对运动△ 关于静摩擦力 ① 约束反力 可(大、小);可(有、无);可(前、后)都与压强无关。
②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有时忽略它们的差别)例6、汽车质量m ,以v 前进与地μ。
前方突然有一墙,求问为避免撞墙,转弯好还是煞车好?4、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平衡的表现形式:()⎧⎨⎩静平衡:静止动平衡匀直匀转 △平衡的种类⎧⎪⎨⎪⎩稳定平衡不稳平衡随遇平衡△平衡条件及应用1、共点力平衡条件: 0F ∑=外2、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M M +-∑=∑ orM M ∑=∑顺逆3、一般体系的平行条件0()00MFF FFχγZ∑=⎧⎪∑=⎧⎪⎨⎪∑=⇒∑=⎨⎪⎪⎪∑=⎩⎩以任一点为轴例1、如图1-11,求汽车离左桥墩x时,两桥墩的支持力。
例2、质量均匀分布的梯子,靠在光滑墙上,梯子与地面静摩擦因数为μ。
求梯子的倾角范围。
例3如图1-12所示,一人对一均匀细杆的一端施力,力的方向总与杆垂直,要将杆从地板上无滑动地慢慢拾到竖直位置,试求杆与地板之间的静摩擦因数至少应为多大?例4一支杆秤,其秤锤己丢失,仅留下秤杆及一根细线。
不用其他器材,如何确定丢失的秤锤的质量?例5 如图1-13.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大圆柱上绕有一根细绳,通过细绳对大圆柱施以水平拉力F。
设所有接触处的静摩擦因数均为µ。
为使在力F的作用下,大圆柱能翻过小圆柱,问µ应满足何条件?例5 重为G的圆柱位于可动的水平平板与固定的领角为α的斜面之间,如面1-14所示,圆柱体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均为μ1圆柱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均为从μ2为使水平板能向左匀速运动,至少要对它施以多大的力?不考虑圆柱以外的物体施于水平面的阻力。
例6 如图1-15,在一个置于水平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柱面上,置有一条长为πR的均匀链条,锈条的质量为M,其两端刚好分别与两侧的水平面相接触,求此链中张力的最大值为多少?例7、四个半径均为只的光沿球,留正于一个水平放置的半球形碗内,该四球球心恰在同一水平面上。
现将一个相同的第五个球放在前述四球之上,而此系统仍能维持平衡,求碗的半径为多少?例8 如图1-17,质量为M的n(n>3)个均匀圆柱体,依次搁置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并以铅垂设置的挡板挡住,挡板长L,其下端以绞镁固定,挡板可绕其下端自由转动。
圆柱体半径均为R,各圆柱体与斜面间和圆柱体与挡板间的静摩擦因数均为13μ=,而各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则可忽略不计。
今以水平力F作用于挡板的上端而维持此系统的平衡,试求F的最大值为多少?第二章:运动学一、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如图2-1,设质点沿某一平面曲线运动,若给定一参考点O ,就可以用一个矢量确定质点的位置。
1、位矢:(位置矢量的简称),确定质点的位置的矢量,(如图2-1中的1r OA =、2r OB =)。
2、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矢量(如图2-1中的21r r r ∆=-)3、路程:质点运动轨迹曲线长度(如图2-1中的AB )4、速度和速率: 平均速度: rv t∆=∆平均 平均速度率: u AB t =∆平均即时速度: t 0limA r v t ∆→∆=∆ 即时速率: t 0lim A su t∆→∆=∆显然:v u A A v v u ==≠平均平均5、加速度:如图2-2,设质点在A 点时速度为1v ,在B 点2v ,则:平均加速度:21v v va t t-∆==∆∆平均 即时加速度:()1200lim limt t v v va t t∆→∆→∆+∆∆==∆∆1200lim lim n t t v v a a t t τ∆→∆→∆∆=+=+∆∆其中:n a 称法向加速度,跟速度方向变化快慢有关,其大小2n v a ρ=ρ为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半径 a τ为切向加速度。
(描述速度大小变化快慢) 二、质点运动学的数学性1、与“质”无关:如匀变速度直线运动公式中,都与m 无关。
所以,有的书上就称上为“点的运动学” 2、质点轨迹与数学曲线的关系:同:都是动点轨迹异:数学,不关心运动与时间关系 物理,运动要通过时间来实现例如:对曲线椭圆数学:平面上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为定长,则P 点轨迹即椭圆。
描述:22221x y A B+= or :cos sin x A y B ϕϕ==物理:质点P 在平方反比有心力作用下运动。
且轨道能量小于零,则P 点轨迹为椭圆。
描述:除标准方程外,还有轨道能量:2GMm E A =- 周期: 32A T GM= 等另外,满足一定条件的两个简谐运动的合成,质点轨迹也为椭圆。
描述:cos sin x A t y B tωω=⎧⎨=⎩ 3、用物理方法求曲率半径由于质点运动学的数学性很强,使得运动学题目更像数学题。
在应用上,我们不但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倒过来,用物理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用物理方法求曲率半径便是其中之一。
方法:22n nv v a a ρρ=⇒=例1、求平抛物体(0v )的轨迹在抛出点的曲率半径。
解:0v v = n a g a == 由2n v a ρ= 22n v v a gρ⇒==例2、接上题,求下落h 时的曲率半径。
解:如图2-3202v v gh =+ 0020cos 2v v v ghθ==+ 2cos n v a g θρ==⇒()3222cos v gh vg gv ρθ+== 例3、求椭圆:22221x y A B+= 在顶点处的曲率半径。
(A >B )解:如图2-4,令斜面倾角α满足: cos BAα=设一质点在些斜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半径为A ,其加速度2v a A=方向指向圆心O '在P 点:1cos v v α=(y 方向)21v a A=(-x 方向)11v a ⊥ 故有: 222211221v v B A B a A v Aρ==⋅=在Q 点:2v v = (-x 方向) 22cos v a Aα=(-y 方向) 22v a ⊥ ⇒ 2222222v A A A v a v B Bρ⋅==⋅= ( 21ρρ>,合理吗?)例4、求cos y A α=,0x =处曲率半径 解:设0x v t = ()0cos y A v t ⇒=显然:()000sin x y v v v v A v t =⎧⎪⎨=-⎪⎩()2000cos x ya a v A v t =⎧⎪⎨=-⎪⎩ 0x =时,即0t = 200y nx a a v A a v v v ⎧===⎪⎨==⎪⎩ 2201A v v A A ρ⇒== 例5、如图2-5,一只狐狸以不变的速度V 1沿直线AB 逃跑,猎犬以不变的速率V 2追击,运动方向始终对准狐狸,设某时刻狐狸在F 处,猎犬在D 处,且FD=AB ,FD=L ,求猎犬此时加速度之大小及D 点处轨迹曲线的曲率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