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I卷(客观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变式重考)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含量最少
2.(变式重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风信子的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h测定,得到如图示曲线。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e均在横坐标上)()
①c、e两点的净光合速率为零
②cd区段(不含c点)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若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只需维持在b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风信子就可以存活
④ab区段和fg区段只进行细胞呼吸
A.1项B.2项C.3项D.4项
3.(变式重考)现有阳生和阴生植物两种。

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在适宜温度下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阴生植物的叶片是A
B.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中[H]、ATP的生成
C.光照强度为50μmol光子/m2·s时,叶片B产生的氧气小于叶片A
D.光照强度>600μmol光子/m2·s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CO2浓度限制
4.(变式重考)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每个癌细胞()
A.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
B.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
C.都在诱导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DNA的量一定相同
5. (变式重考)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6.(变式重考)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
A B C D
7.(变式重考)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叶肉细胞内C3、C5、A TP含量变化应分别是() Ⅰ.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Ⅱ.将植物由光下移到背阴处
①C3↑②C3↓③C5↑④C5↓⑤ATP↓ ⑥ATP↑⑦ATP含量不变
A.②③⑥,①④⑦B.①④⑤,②③⑥
C.②③⑦,①④⑤D.②③⑥,①④⑤
8.(变式重考)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a中合成ATP的部位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9.(变式重考)下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发生在乙→甲过程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④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10.(变式重考)萤火虫尾部发光,是荧光素接受了ATP中的能量后,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所致,此化学能来自A①P P P中的哪些化学键?()
A.①②B.②③C.①D.③
11.(变式重考)A 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图。

图示中X代表()
A.H2O B.[H] C.P D.Pi
12.(变式重考)取高度分化的月季木质部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植细胞()
A、具有全能性
B、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13.(变式重考)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A.赤道板、纺锤体、核仁B.核膜、叶绿体、细胞板
C.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D.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14.(常考点)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溶液10min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

关于该
实验及相关推论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B.NaOH在边长1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通过本模拟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D.本实验中,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15、(常考点)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全过程需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B、细胞呼吸必须有氧气参与
C、生物新陈代谢是由酶催化的一系列反应组成的
D、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有机物氧化分解
16.(常考点)关于细胞的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17.(常考点)正常情况下,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将
A.发生改变B.部分改变C.不改变D.是随机的
18、(常考点)给含氨(NH3)较多的土壤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是()
A、改善土壤通气,根细胞呼吸加强
B、可增加土壤中N2的含量
C、改善土壤通气,硝化细菌繁殖快,有利于土壤中硝酸盐增加
D、可促进氨的扩散
19.(常考点)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

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A.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凋亡
20. (常考点)下图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试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
21.(常考点)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22.(常考点)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 B.酶是生物催化剂
C.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23、(常考点)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
C.相同来源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24、(常考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④着丝点的分裂
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④⑥
25、(本月所学)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26、(本月所学)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是:①次级卵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
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7、(本月所学)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

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28、(本月所学)人的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个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
A.23条、46条、92条B.23对、23个、92条
C.46个、46个、92个D.46个、23个、46个
29、(本月所学)右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所产生的子细胞中仅1个子细胞具有生殖功能
30.(本月所学)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杂交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豌豆杂交D.与纯合子高茎豌豆杂交
31.(本月所学)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豌豆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
32.(本月所学)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33.(本月所学)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34.(本月所学)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

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

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
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
35.(本月所学)已知尿黑酸病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分析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因子用P、p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Ⅱ3是杂合子
B.Ⅰ3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Pp
C.Ⅱ3如果怀孕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1/2
D.Ⅰ1一定是纯合子
36.(本月所学)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
37. (常考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对1~4号试管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进行4种不同处理(常温、90 ℃水浴加热、滴入2滴FeCl3溶液、滴入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后,观察实验现象,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论述正确的是
A.试管2和3的基本反应原理相同
B.比较试管2和4,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C.若将试管4中的新鲜肝脏研磨液换成久置肝脏研磨液,则反应速率将减小
D.比较试管1和4,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8.(本月所学)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①黄鼠×黑鼠→黄2 378∶黑2 398;
②黄鼠×黄鼠→黄2 396∶黑1 235。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的显隐性B.实验②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
C.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39.(本月所学)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40.(本月所学)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第Ⅱ卷(主观题,共3小题,共40分)
41.(常考点)(12分)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将图1细胞浸润在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3)图2中,影响曲线AB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而可能限制曲线B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植物白天始终处于图2中A点状态,则在较长时间后该植物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本月所学)(16分)下面是某家族中白化病遗传系谱图。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以A、a表示有关的遗传因子):
(1)该致病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的。

(2)5号、9号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8号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比例为________)或______(比例为______)。

(4)若8号与10号婚配,则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______。

43、(本月所学)(12分)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 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CD段变化发生在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
排列的特点是。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段,对应于图3中的。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

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C. 2.C. 3. A.4.B.5. B.6.C 7.D 8.C 9.C 10.D.
11.D.12.A 13.B.14.D.15、C、16.B.17.C.18、C、19.A.20. A. 21.C. 22.C 23、D.24、B.25、A.26、B.27、B.28、A.29、D.30.B.31.C.32.B.33.D.34.D.35.B.36.D.37. C 38.A.39.B.40.B
41、(1)①④(2)大于(1分)(3)光强度温度、CO2浓度(4)不能(1分)白天没有有机物积累,夜间呼吸作用还要消耗有机物,故在较长时间有机物的消耗量大于合成量
42、(1)隐性(2)Aa aa(3)AA 1/3Aa2/3(4)1/9
43、(1)DNA复制(1分)减数Ⅱ后期或有丝分裂后
(2)8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3)BC B(1分)
(4)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