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加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6例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刀加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6例疗效观察
刘玉生;熊健;赵万良;卢军峰;刘克剑;祝勇;魏琴
【摘要】目的初步总结应用以针刀松解为主,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中药薰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6例共399膝施行以针刀松解为主,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中药薰蒸治疗,观察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97.1%,其中临床治愈77.5%,好转19.6%.结论针刀加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11(021)009
【总页数】3页(P991-993)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刀;玻璃酸钠;中药薰蒸
【作者】刘玉生;熊健;赵万良;卢军峰;刘克剑;祝勇;魏琴
【作者单位】625000,四川,雅安,解放军37医院疼痛康复科;625000,四川,雅安,解放军37医院疼痛康复科;625000,四川,雅安,解放军37医院疼痛康复科;625000,四川,雅安,解放军37医院疼痛康复科;625000,四川,雅安,解放军37医院疼痛康复科;625000,四川,雅安,解放军37医院疼痛康复科;625000,四川,雅安,解放军37医院疼痛康复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多发于中老年的慢性、进行性常见病。
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在疾病的早中期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治疗效果差异较大,许多病人长期医治疗效不佳或无效,我院采用针刀加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6例,男126例,女180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58岁。
病程最长23年,最短7个月。
单侧213例,双侧93例。
1.2 诊断依据 (1)膝关节疼痛,多为隐匿发作,持续性钝痛,上下坡时,负重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2)多有膝关节活动时弹响。
(3)膝关节可有不同程度肿胀,皮
温不高或稍高,但皮色不红。
浮髌试验(-)或(+)。
(4)膝关节压痛,多在髌骨的左右侧边缘、上下极边缘,内外侧膝眼,膝关节内外侧(多为肌腱、韧带附着部),也有腘窝部。
髌骨活动度减小,左右活动髌骨时常有骨擦感。
(5)膝关节不同程度伸屈
受限。
(6)X线检查:常见单一或同时存在胫骨上端边缘骨刺,股骨下端边缘骨刺,髌骨边缘骨刺,膝关节不同程度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
也见胫骨髁间隆起增大变尖,膝关节周围钙化斑点,胫骨上端、股骨下端骨质疏松,软骨下囊性变,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畸形。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术前准备查看膝关节部无皮肤发红、破溃,查血常规、血糖、血沉正常,心电图无明显异常者可予治疗。
平卧位,取膝关节伸直位或稍屈曲位,用食指尖找出痛点,龙胆紫标记,碘伏消毒,铺无菌洞巾。
1.3.2 膝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按无菌操作原则要求,首先行膝关节腔内药物注射。
一般从内侧或外侧膝眼距髌骨边缘约0.5 cm处穿刺。
少部分患者,因膝关节局部皮下脂肪过多致内外侧膝眼髌骨边缘扪之不清,改为从髌骨左或右侧边缘约0.5 cm
处穿刺,常可获得穿刺成功。
穿刺成功后,对有关节积液者将其抽除,然后取玻璃酸钠注射液20 mg,在无阻力情况下注入膝关节腔,1 d内保持针孔干燥。
每周1次, 5次为1疗程。
1.3.3 针刀治疗在标记好已消毒的每个痛点,分别皮内注射、骨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1.5 ml以减轻疼痛。
用汉章针刀顺肌纤维方向刺入达骨面,对有骨刺部位,
先紧贴骨面几乎原位铲磨4~5次,继续贴骨面先纵行铲剥3~4次、后横行铲剥3~4次,感针刀下松动空虚后部分退出针刀致皮下组织层,于痛点范围内的上下
左右部位分别刺向骨面,再分离松解疏通软组织2~3次,遇有硬结予以切开,而后出针,常规压迫止血片刻,针孔覆盖创可贴,被动伸屈膝关节10余次,使先前注射于膝关节腔的玻璃酸钠药物弥散整个关节腔,抗生素应用3 d以预防感染。
1 w后可行下一次治疗, 3次为1疗程,2 d内保持针孔干燥。
1.3.4 中药薰蒸治疗膝关节腔药物注射后第2 d,针刀治疗后第3 d,即可进行中
药薰蒸治疗。
方药:制川乌、羌活、防风、当归、五加皮、乌梅、炒艾叶、地龙、木通、萆薢、川椒各1份,生姜(拍烂)5份〔1〕,按其比例取上药适量,浸泡20 min,煮沸,药锅封闭,将导管连于熏蒸床漏斗上,蒸气温度控制在42~52 ℃,以患者诉舒适能耐受为度。
患者仰卧或俯卧于床上,将膝关节置于漏斗上薰蒸,每次30 min,每日1次。
薰蒸后先在床上活动膝关节,而后下床离开。
15次为1
疗程。
1.4 疗效`标准 (1)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2)好转: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3)无效:疼痛无减轻,关节活动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306例,均按上述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
临床治愈237例,占77.5%;好转60例,占19.6%;无效9例,占2.9%;总有效率为97.1%。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上下楼困难的主要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的“骨痹”、“痛痹”范畴,由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通行不畅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膝关节长期积累性劳损、摩擦导致关节软骨发生缓慢而渐进性退变,继而引起骨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过去认为疼痛是因骨刺对其邻近组织造成机械性压迫而产生的症状,但临床上发现表明,压痛点部位在X线片
上虽常有骨刺,也可无骨刺。
现一般认为,骨膜上存在丰富的神经纤维,对张力的刺激甚为敏感,骨刺使骨膜受到牵拉刺激引起疼痛,以及骨刺对其邻近组织机械性压迫产生疼痛外,还由于软组织中存在有粘连,挛缩和结疤,由此造成了软组织内在的动态平衡失调而引起局部症状和体征。
根据上述原理,用针刀直接对骨刺部位铲磨,剥离骨膜,解除骨刺对骨膜牵拉刺激,消除张力,免除疼痛;用针刀直接剥离病灶部位的粘连,舒展挛缩,切开结疤,使病因解除,动态平衡失调得以纠正,局部组织恢复原功能,局部无菌性炎症消退,疼痛缓解或消失。
玻璃酸钠是一种粘多糖,为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主要生理功能有关节和细胞间润滑作用,减少关节面间摩擦,同时发挥弹性作用,缓解应力对关节软骨的作用;与蛋白糖亚单位结合构成蛋白多糖聚合物组成软骨基质等。
骨性关节炎的病变原发于关节软骨〔2〕,患骨性关节炎时,关节液中的玻璃酸钠分子量和浓度降低,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使关节的功能受到影响。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补充其不足,增加其浓度,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
中药熏蒸治疗,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药液的温热作用使膝部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药物吸收,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增强消炎止痛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兴立.中国骨伤方药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7.
〔2〕曾庆馀.骨关节炎[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