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地理科学(非免费师范)专业《专题地图设计》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西南大学
《专题地图设计》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科学学院
2015年编制
课程名称:专题地图设计
THEMATIC MAP DESIGN
课程编号:18321120
课程性质:专业发展选修课程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非免费师范)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36
课程学分:2
先修课程:地图学
并修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专题地图编制是一门专门研究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分类与综合,研究信息的表达和图形化,最终实现专题信息可视化的学科。
专题信息涵盖面十分广泛,它即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信息,也包括政治、人口、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人文信息,因此,专题地图设计是地图制图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门课程,尤其是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将各种分析结论传输到有关决策部门,为实施各种决策提供参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这门课程是极有意义的。
本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地理科学(非免费师范)专业的选修课。
基本内容包括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专题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专题地图设计,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人文地图的编制等。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能进行一般的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
选用教材:
1.《专题地图编制》.黄仁涛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1.《地图学原理》(第五版).A·H·罗宾逊(李道义译).测绘出版社.1985;
2.《地图学》. 张奠坤.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地图投影》. 吴忠性.测绘出版社.1985。
1.理论和知识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专题地图的定义、分类、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包括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布满整个制图区域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间断成片状分布的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分散分布的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动态现象的表示方法等;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专题地图设计;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等。
2.能力和技能方面
通过加强实验课程和教学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及学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具体要求为:(1)学生能掌握专题地图设计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方法;
(2)学生能掌握能根据编图要求实现各类专题地图的编制。
三、课程学时分配
章内容学时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9
第三章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 6
第四章专题地图设计9
第五章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 6
第六章几种主要类型专题地图的编制特点 3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
2.专题地图的分类
3.专题地图的发展
4.专题地图制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
1.掌握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专题地图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重点、难点】
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教学方法】讲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时安排】3 学时
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1.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
2.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3.线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4.布满整个制图区域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
5.间断成片状分布的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范围法
6.分散分布的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点数法
7.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
8.动态现象的表示方法——运动线法
9.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
10.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
【教学要求】
1.掌握点、线、面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
2.了解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动态现象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
2.教学难点: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
【教学方法】以讲解法为主,以图示法、举例法、课堂讨论法为辅,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时安排】9学时。
理论6学时,实习3学时
第三章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
【教学内容】
1.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
2.数据源及数据获取
3.数据的分类处理
4.数据的分级处理
【教学要求】
1.理解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及其数据获取。
2.了解数据的分类、分级处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数据源及数据获取。
2.教学难点:数据的分类处理;数据的分级处理。
【教学方法】采取教师讲授、师生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学时安排】6学时
第四章专题地图设计
【教学内容】
1.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2.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
3.专题地图的图例设计
4.专题地图图面视觉效果的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专题地图图面视觉效果设计。
2.掌握专题地图的数学基础设计、符号设计和图例设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专题地图的图例设计。
【教学方法】以讲解法为主,以图示法、举例法为辅,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时安排】9学时。
理论6学时,实习3学时
第五章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1.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则与过程
2.专题地图内容选择与制图综合
3.专题地图作者原图的制作
4.专题地图的整饰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则与过程,专题内容的选择与制图综合,专题地图作者原图的制作。
2.了解专题地图的整饰设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专题地图的基本原则与过程;专题内容的选择与制图综合;专题地图作者原图的制作。
2.教学难点:专题地图的整饰设计。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与学生自学、学生实作等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时安排】6学时。
理论6学时,实习3学时
第六章几种主要类型专题地图的编制特点
【教学内容】
1.人文专题地图的编制
2.自然专题地图的编制
【教学要求】
1.掌握人文地图的编制。
2.了解其他类型专题地图的编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人文地图的编制。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与学生自学、具体实例、课堂讨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时安排】3学时。
理论3学时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上机考试+ 平时成绩
2.总成绩评定: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3.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20 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讨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50分):学生平时作业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
(3)课堂考勤(30分)。
4.期末考试:上机考试主要考察专题地图相关的重要概念、地图投影实现方法,计算机软件制图步骤,专题图制作的符号运用技能等。
六、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