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闫金国王大鹏孔丽娜赵著梅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0)
摘要:为了解决制约多肉植物产业快速发展的繁殖问题,建立大和锦组织培养体系,本研究以大和锦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消毒方式、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为大和锦组培快繁、商业化快速生产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大和锦;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S68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06-0005-0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能够在较短
的时间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组培苗,可以用来解决制约多肉植
物产业快速发展的繁殖问题。

早期多肉植物组培的外植体主要
是花茎和子房[1-2],近年来多选用叶片[3],但是对不同部位组培的
比较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大和锦为试验材料,
探究不同消毒方式、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以
期对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商业化快速生产和新品种的培育提
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用大和锦于2018年购自山东省青州市南环路新花卉市场。

1.2试验方法
1.2.1培养基
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6-MA3mg/L+NAA0.5mg/L,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6-MA3mg/L+NAA0.1mg/L。

上述所有培养基pH5.8~6.0。

1.2.2外植体的消毒
本试验选择次氯酸钠(NaClO)作为消毒剂,通过调整消毒剂浓度和消毒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消毒方式。

选取成熟、无病害的大和锦叶片,先用流水冲洗30min,然后分别用1%、2%、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5、10、20min。

取出叶片,用无菌蒸馏水冲洗5次,放置在无菌滤纸上吸干多余的水分后,将叶片切成0.5cm见方的小块,接种到MS培养基中,每个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

30d 后观察其生长情况,并统计污染率。

污染率=污染数/30伊100%
1.2.3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将大和锦叶片、花朵和幼嫩花茎洗消毒后进行切分。

将叶片沿中脉方向横切两刀、纵切一刀,平均分成六块;将花朵沿纵轴将平均分成两份;将花茎裁成1.5cm左右的小段。

将叶尖、叶中、近叶柄、花朵、花茎五种外植体分别接种到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接种后定期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消毒方式对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表1)
由表1可知,随着消毒剂次氯酸钠浓度的升高,外植体的污染率逐渐降低,在次氯酸钠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消毒时间越长,外植体的污染率越低。

处理5~9的污染率都在10%左右,都明显低于其它处理,其中处理6的污染率最低,为6.7%,但是仍有2个污染发生,这可能是由消毒后的操作或环境污染导致。

过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或长时间的消毒处理,可能会对外植体造成伤害,影响其后的生长。

在处理6、7中,外植体的生长开始变慢,在处理8中生长明显缓慢,并有少数叶片边缘出现发黑甚至死亡的现象,在处理9中出现较多叶片发黑死亡。

综合污染率和消毒后外植体的生长情况,处理5是最佳的消毒方式,流水冲洗30min,2%次氯酸钠浸泡消毒10min。

2.2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五种外植体的污染率差别不大,都在10%左右,证明筛选得到的消毒方式有效。

花朵的污染率稍高,可能与花朵本身结构复杂,难以消毒彻底有关。

三种叶片外植体的诱导率较高,都超过了60%,其中叶中的诱导率最高,达到了70.4%。

叶尖愈伤组织的形成稍晚,生长较慢,诱导芽数也最少;叶中易形成的较大愈伤组织,但是质地较疏松,诱导芽数稍少;近叶柄愈伤组织的生长较适中,诱导芽数最多。

花朵接种后,子房部分膨大形成愈伤组织,初时生长缓慢,随后逐渐加快,但是始终与叶片有较大差距,可能是由花朵形状不规则,与培养基接触较少,不利于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

花朵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体积较小,质地致密,颜色黄绿,质量较高,相同体积愈伤组织上诱导出的芽数要明显高于叶片。

花茎纤细,与培养基接触最少,愈伤组织的发生最晚,生长十分缓慢,最终形成的愈伤组织体积很小,虽然诱导芽数最少,平均只有1.6编号NaClO/%消毒时间/min污染数/个污染率/%生长状况
1151963.363.3
21101446.7+
31201136.7+
425826.7+
5210310.0+
62202 6.7-
7105413.3-
81010310.0-
91020310.0-
表1不同消毒方式对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
注:
“+”代表外植体生长状况良好,“-”代表外植体生长状况较差或死亡。

个,但是几乎每个花茎愈伤组织都有不定芽产生,且芽体粗壮,长势最好。

花朵和花茎分化出芽的能力明显优于叶片,但是两者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较弱,特别是花茎,难以支持大量不定芽的产生。

将花朵和花茎作为外植体使用还有更大的局限,母本植物抽茎开花具有季节性,材料获取的难度远高于叶片。

大和锦叶片更易获得,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很强,诱导芽数也较多,特别是近叶柄,达到了6.7。

所以,使用成熟叶片,特别是近叶柄,作为外植体更适合大和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3讨论与结论
污染现象是植物组培的三大难题之一。

本试验以次氯酸钠为消毒剂,对外植体的消毒方式进行筛选,最终选择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10min,污染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外植体活力也较好。

大和锦的不同部位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

虽然花茎和花朵分化出芽的能力更优,但是受限于材料获取困难。

成熟叶片组织细胞高度特化,分化出芽的能力受到影响,但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很强,诱导出芽总数和平均诱导芽数都明显多于花茎和花朵。

所以以大和锦成熟叶片,特别是近叶柄端,作为外植体建立的组培体系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花茎和花朵作为外植体的时限性,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组培苗,为后续的商业化快速生产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基金项目: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院级科研课题(YKY2017010)。

参考文献
[1]孙涛,李德森.截形十二卷的组织培养号陕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6):586.
[2]杨伟敏,丁雨龙,黄清俊.万象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42.
[3]何佳越,刘天乐,等.帝玉露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8):148-150,160.
收稿日期:2020-02-03
作者简介:闫金国(1981-),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工作。

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硫酸铜对侧柏种子发芽的影响
徐云红保华
(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云南昆明650215)
摘要:以侧柏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硫酸铜进行浸种处理,观测不同处理对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对侧柏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100ppm发芽率最高,达69%,而对照仅为54%,比对照提高15%;而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处理侧柏种子,对发芽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浓度为200ppm时发芽率最高,达64.6%,较对照提高了10.6%。

关键词:侧柏;发芽率;赤霉素;硫酸铜
中图分类号:S6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06-0006-02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是柏科(Cupressaceae)侧柏属常绿针叶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胸径达1m,侧柏小枝平面排列,叶鳞片状。

侧柏适应性强,喜光,耐土壤干旱瘠薄,微酸性、碱性土壤均能生长,石灰性土壤生长良好,是石质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和石灰岩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

另外侧柏树姿优美、常绿,枝叶苍劲,气势雄伟,耐修剪,相当长寿,是庭院中常见的绿化树种,适于用做绿篱或修剪造型,还可做繁殖龙柏的砧木[1-3]。

侧柏以种子繁殖为主,在生产上播种前未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撒播或点播,常常出现种子出苗率低以及出苗不整齐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育苗效率,提高了单株育苗的成本。

为探索影响侧柏种子萌发的因素,贾文岛[4]、谢思逊等[5]、王玲玲等[6]开展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侧柏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4℃~26℃,25℃/ 18℃的变温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侧柏种子为需光种子,光照处理与暗处理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差异。

这些研究,为指导侧柏的苗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利用赤霉素、硫酸铜对种子进行播前的预处理却未见报道。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硫酸铜对侧柏种子进行预处理,探索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硫酸铜处理对侧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期为侧柏种子的苗木的生产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处理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侧柏球果采自云南禄丰,采收后球果薄层摊晒于室内,经常翻动待球果开裂至种子自然脱落,自然风干种子,常规风选和筛选,去除灰尘和杂质备用。

1.2试验方法
1.2.1种子的净度、千粒重、优良度、水分测定
试验种子按照《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7]进行抽样并在试验前开展种子的含水量、净度、千粒重、优良度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