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1.嘶.哑(sī)汹.涌(xiōnɡ)黎.明(lí)
腐.烂(fǔ)喉咙.(lónɡ)羽.毛(yǔ)
2.诵读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
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
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3.
二、深入探究——意象情感
学生合作研讨:
1.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明确: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明确: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蕴含着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学生研讨后明确: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这一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去掉第二节,诗歌主题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三、诵读诗歌——赏析语言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生前和死后,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
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2.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四、拓展延伸
你想当诗人吗?相信你一定行,试试吧!
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
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写得更好。
例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舟飞船……
例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地歌唱: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读了这首诗歌,相信你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