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2000字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故事2000字五篇
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练。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故事2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励志故事2000字<一>
现在的年轻人,不努力工作,整天就会抱怨社会不公,我的一个朋友叫小刘,在一家私人公司上班,月薪三千元,公司有安排食宿。
所以一个月能存2500左右,上班都走路,因为宿舍离公司不远,且走路还能运动,一个月电话费20-30元的安排,平时不买衣服,不买鞋子,也不抽烟,不喝酒,有聚会的话那也是别人请的,所以他不需要花什么钱,生活用品一个月他安排一百元,。
他没有女朋友,所以这方便不需要花一分钱。
交通费用,偶尔出门要坐公交,这个他一个月差不多20元。
公司周末食堂没开,所以一个月他有8天要吃自己的,早上3块钱馒头豆浆,下午6元快餐,晚上6元快餐,一个月要120元。
他平时不上班不去玩,都在看书,所以一个月需要用30元左右买书。
其他突发事件花费加起来他一个月伍佰元左右,然后存如银行。
省吃俭用的,辛辛苦苦存了一年,存够了三万,然后加上他老爸给他的197万,终于买了一辆价值200万的路虎了。
这故事太他妈的励志了!加油!
四天创造的价值
一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利用业余时间寻找一份能够减轻学费的工作,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好几天,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能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无意中看见报纸上刊登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
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他就选择了应聘线路监控员的职位。
在一番过关斩将的激烈竞争后,终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
要知道在澳大利亚的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廖若星辰,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真是无车族。
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那好,四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
”主管说。
四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
他在华人朋友
那里借了一些钱,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快被市场淘汰的“甲壳虫”。
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模拟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
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励志故事2000字<二>
记得那年自己才17岁,因为自己实在太淘气,在封闭式的高中里天天谈恋爱、抽烟、打架不想学习,最终一个辍学的念头产生了。
最终走上一个迷茫的不归路。
在社
会上混了半年,父亲决定让我去一家公司培训计算机技能(因为有发小也去了),当时
是在有政府支持的一家公司里培训。
最后半年不到老板拿钱跑了,不过后来政府干预
进来了,每个学员都把剩余的学费都退了,我老爸聪明,不但把学费退了,其中还赚
了点。
从骗子公司出来后,没学到什么,其实就是html的基础。
还有最重要的是整天上
课听老师分析和大家一起做题目。
一些最基础的规律题。
1+1+3+5=?这种题目,上机
写代码其实很少(其实这段日子是最开心的,上课大家一起做题,下课大家一起打传奇、卖裁决之杖)。
结束这段受骗的经历后,就这样继续迷茫的去了下一家培训机构(大家
见名就想骂的机构)。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17、18岁能懂什么。
整天就是上课睡觉,
晚上通宵打游戏。
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80后们你们应该都记得当年玩泡
泡堂、冒险岛的日子吧)。
XX年春,马上面临就业找工作。
到这个时候心里很没底,就业老师把我们班都分配到北京去找工作了。
这时候我突然住院掉队了。
在医院一个礼拜,拿着一个数据增
删查改分页的代码背的工工整整。
结果没想到,经过面试了好几家之后,我背的代码
起作用了。
那时候真的回忆起来面试中,机试是每家公司都需要的。
一段增删查改的
代码改变了我。
就这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我19岁生日的那一天上的第一天班。
一份900快钱的工作。
其实我不想喷大家现在回想起来,第一份工作真的不要考虑太多,钱不是很重要。
很多人嫌现在找第一份工作3k、4k、5k太少不想去,想一想,能有
第一份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一年的工作,自己仍旧还是不懂事,上班和同事一起打游戏,用外挂挂机。
当时
我记得,我连vsXX都不会用。
打开后如何创建工程、如何部署(吐槽一下XX真的好
操蛋)、如何debug,对这些完全不知。
我记得当时我负责一个音乐盒的功能,简单地
说就是一个列表功能,点击播放音乐而已。
现在想想把自己都逗乐了,这个列表做了一年。
这一年来,整天当着老板的面打游戏,天天加班就是打游戏,还住在公司。
因为加班,每个月900的工资,发到手翻了2.5倍。
年底了,那时候网恋了一个在海南读大学的杭州mm,天天拿公司的电话打长途。
大学放寒假的时候她来我这里呆了7天。
这7天,彻底的改变了我。
吃喝拉撒全是她的,开了7天的房全是她的。
我吃了7天的软饭。
把她送走以后,我彻底对自己无语了,很自卑。
觉得自己太无能、太没用了。
把工作辞了,换了一个城市。
结果因为不懂事,冲动。
又找了一份950的工作,真心觉得自己不懂事。
干了一年,在网上认识一个老乡。
他在上海,聊得很来。
我记得后来打了一个赌,我忘了具体了,不过我输了。
输的条件就是我离职跟他去上海。
愿赌服输嘛。
后来身无分文的我,父亲给我了400,母亲给了我400.就这样拉着行李跟他去了上海。
到上海以后就只剩下100来快钱了,其实这段日子虽然很苦,但我很开心,很深刻的一段经历。
他住在公司宿舍,我跟着他偷偷的也住在宿舍。
那时候整个宿舍的人对我都很好。
尤其是他,我刚到上海身无分文,一切都是靠他。
病了给我买药,没饭吃了给我钱。
这辈子我都不会忘掉这一段恩情和经历。
到上海2个礼拜后,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啥都没谈自己开价3000.
接下来我觉得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彻底发生了改变。
每天在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地铁站去公司,回宿舍。
去过的人都知道,对面金融中心就在那边。
我内心发誓我一定要在这个地区上班,我一定要在这边一条路上都玩几次(自己想哈,不能太露骨)。
有了目标那么剩下的就是奋斗了。
没错,在这家公司上班3个月转正后。
几乎每个月老板都自己主动给我加薪1k.虽然技术不行,但是办事利索、积极主动。
后来有一个老板很在乎的一个项目,交给我了。
说2个月内做出来奖励现金2w.结果我花了1个月多几天做完后立马跟老板说。
老板真的二话不说拿出厚厚的2w给我。
真的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跟对一个老板有多重要。
其他的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很清楚。
就这样几个月后,月薪从3000到8000.项目经理离职了,我上位。
其实这个时候我才21岁。
我什么都不懂,怎么能做好。
在一个群里。
偶然碰到了下一家公司的技术总监。
这个时候我真的没考虑太多,项目经理职位对我来说不想要。
我追求技术,就跳槽走了。
在这家公司,总监手把手的带我一年,我经常加班到深夜(临晨2点多回家)。
当时我们身价十几亿的老板也买了好几条烟给我。
这一年得到的很多,也失去的很多。
得到了技术(尽管不牛逼),失去了健康。
真的奉劝大家一句,没必要的时候真的不要
经常熬夜,身体要紧。
这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其中也发生了一些事,总监因为空降的从ibm出来的博士离职走了。
我也因为太过义气,我也一气之下走了。
总监走的那阵子,老板经常叫我去她的办公室谈话。
其实我很明白,意思就是让我好好在这里呆着继续卖命,上位呢没我啥事。
这些话灌输多了自然就烦了,我也走了。
励志故事2000字<三>
有个年轻人,抓了一只老鼠,卖给药铺,他得到了一枚铜币。
他走过花园,听花匠们说口渴,他又有了想法。
他用这枚铜币买了一点糖浆,和着水送给花匠们喝。
花匠们喝了水,便一人送他一束花。
他到集市卖掉这些花,得到了八个铜币。
风雨交加,果园里到处都是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
年轻人对园丁说:“如果这些断枝落叶送给我,我愿意把果园打扫干净。
”
园丁很高兴:“可以,你都拿去吧!”年轻人用八个铜币买了一些糖果,分给一群玩耍的小孩,小孩们帮他把所有的残枝败叶捡拾一空。
年轻人又去找皇家厨工说有一堆柴想卖给他们,厨工付了16个铜币买走了这堆柴火。
年轻人用16个铜币谋起了生计,他在离城不远的地方摆了个茶水摊,因为附近有500个割草工人要喝水。
不久,他认识了一个路过喝水的商人,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带400匹马进城。
”
听了商人的话,年轻人想了一会,对割草工人说:“今天我不收钱了,请你们每人给我一捆草,行吗?”工人们很慷慨地说:“行啊!”这样,年轻人有了500捆草。
第二天,马贩子来了要买饲料,便出了1000个铜币买下了年轻人的500捆草。
几年后,年轻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故事很简单,也很有意思。
年轻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因为他具备了现代人的管理素质。
他很有思想:他明白要想得到就一定要付出。
他先送水给花匠喝,花匠得到了好处,便给了他回报。
这也是双赢的智慧。
他很有眼光:他知道那些断枝落叶可以卖个好价钱,但如何得到大有学问。
所以,他提出以劳动换取。
这也符合勤劳制富的社会准则。
他很有组织能力:他知道,单靠他一个人难以完成这项工作。
他组织了一帮小孩为他工作,并用糖果来支付报酬。
从这一点看,他具备领导艺术和管理才能,他用较低的成本赢得了较大的投资收益。
他很有信息意识:他可以从和商人的谈话中捕捉赚钱的机会,再用较低的价格收
购了一大批草转手卖了个好价钱。
这一点,与我们今天在信息时代的经济贸易非常吻合。
我们每个人都梦想成功,而且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有的人抱怨财运不佳,有的人埋怨社会不公,有的人感慨父母无能……
其实我们真正缺乏的正是勤奋和发现财富的慧眼。
励志故事2000字<四>
我因为号召中国发展高密度城市、小户型住房、使用公交,最近在微博上遭到一
些80后、90后的围攻。
大家众口一词地质问:“教授,凭什么你在美国住大房,却要
我们住小房?”
我忍不住回嘴:“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
中国土地资源紧缺,中国不是加拿大,一
般人在中国就要住小房。
你不喜欢,就去加拿大。
”其实,更不中听的话我还没有说,
因为我在美国当教授。
你这么年轻什么都还没干,凭什么轮到你住大房?
有些网友大概听出我的话外之音,留言说:“你也许很辉煌,但不是谁都有你这样
的能力,但难道他们不应该活得有尊严吗?”
我只好告诉他:我无论在国内在国外,都并不辉煌,至少在物质上是如此。
不过,中国就这么点土地资源,有这么多人,如果能力一般的人都非要住大房才有尊严,哪
里去找那么多土地?
我们夫妻,从中国到美国都是一路名校上过来,从北大复旦一直到耶鲁。
这是大
部分人没有的幸运,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在许多人眼里,这也算挺“成功”了。
但我
在48岁以前没有拥有过住房。
读书的最后几年。
一家三口挤在纽约的小阁楼里。
夏天的酷热,使放在壁橱中的蜡烛都化了。
我们也没有觉得自己没有了尊严。
我想不明白,我们40岁时在美国过这样的日子不觉得委屈,怎么现在的年轻人就受不了呢?
记得读博士时生活最宽裕的一段时间,我们夫妇携着刚出生的女儿在日本研修,
那是1999年至XX年间的事情。
如同许多中国的留日学生一样,到了日本才知道日本人居然住得那么挤,我们当时住了一套大概50平方米的公寓。
日本客人来了都非常惊
讶:“怎么能住这么大的房子?”我们住的那栋楼是美国各大学联合开办的“日本研究中心”进修生的宿舍,房子大的理由之一,是地段很差,就在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隔壁。
()乃至一天半夜一点钟,有位醉醺醺的无家可归者来敲我家的门。
到一般日本人家里访问就能看到:他们住得往往比中国许多中产阶层家庭要拥挤
得多。
再看看波士顿,属于美国最为先进的高科技城市之一,中等住户(包括单身)的年
收入超过5.5万美元,人口才60万。
密度比起中国大城市来小得多,土地资源多得多。
但是,最近波士顿在兴建30平方米的小户型。
这还是针对年轻的专业阶层的,其目的是想将租金控制在每月1200——1600美元,让年轻人有立足之地。
他们需要的不是
昂贵的大房子,而是降低奋斗的成本。
事实上,年轻人也特别欢迎这样的安排。
如果
有位刚从常春藤毕业的后生对着我这年过半百的教授说:“凭什么你住250多平方米,我们就30平方米?我的尊严在哪里?”在美国社会,大家恐怕会觉得这样的人有点神经病。
不管一个社会多么富裕,从一无所有的起点奋斗还是“王道”。
失去了这种精神,
社会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这倒让我想起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说的一句话:“所有的中年
成功者,如果可能的话,都愿意以自己所有的成就和金钱去换回当年那穷困潦倒的蜗
居生活。
”年轻时代是人生的幸福和美感所在。
你失去了对这种东西的感受能力,你就
失去了生活。
当然,我不希望用一个80后、90后的概念打倒一代人。
事实上,在微博上也有
不少年轻一代支持我,恰恰是他们告诉我:同龄人中确实有太多的人觉得什么都是应
该父辈给他们。
在我看来,国内当长辈的应该大胆地对后生训诫:孩子,还没轮到你。
要什么,自己去挣!
励志故事2000字<五>
1959年冬天,在美国奥马哈俱乐部的一间包房里,一名资深律师会见了一位新客户,两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
没过多久,这名律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辞去律师工作,跳槽到这位客户的
公司。
他这个决定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
毕竟律师已经35岁,并非20多岁的小伙子,
早就过了心浮气躁的频繁跳槽年龄段,而且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后,
在加州法院当律师已经有11个年头,工作稳定而体面。
假如要跳槽,也一定要朝着更加专业、更加高薪的大型公司法律顾问的方向去努力。
可是,律师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律师工作,成为客户公司的合伙人,开始从事新的工作——投资。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跳槽成了律师有生之年唯一的一次跳槽,这份无人看好的投资工作他一做就是55年。
时至今日,律师已经90岁高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查理·芒格,他的合伙人就是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他们的公司就是伯克希尔公司。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这对黄金搭档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了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假如当年查理·芒格没有勇敢地跳槽,那么极可能一辈子从事着波澜不惊的律师工作直至退休,也许会成为一名不错的资深法律顾问,却绝对成不了今天的投资大师。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却往往会忽略了自己也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反观现在的年轻人,要么是眼高手低且心浮气躁不停地跳槽,最终无槽可跳;要么是不满现状却害怕变化不敢跳槽,导致抱憾终生。
跳一次槽需要勇气,但一生只跳一次槽除了勇气还需要毅力。
像查理·芒格一样拿出勇气再加上毅力,你也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