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第7课 陆文学自传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陆文学自传
6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作者视窗
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陆羽 陆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 行为奇。和人闲处,半途离开是常事,且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想走抬脚就 走;答应别人的事,即使“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也不会延误。交往“名僧 高士”,无事时便驾小舟往来山寺,清苦却逍遥自在、其乐无穷。只是回家时 却“号泣而归”,忧时伤世毫不掩饰。你说这人奇不奇?难怪人家把他比作狂 人接舆!
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 处所、地方,名词
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 距离,动词 (2)去
舍主者而去 离开,动词
懵然若有所遗 遗失,动词
(3)遗 襄阳太守李憕见遗
赠送,动词
7 陆文学自传
13
公执释典不屈 指佛家

(4)释折其楚乃释 放下,动词

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和尚,名词
7 陆文学自传
22
四、第3段主要写了作者哪些生活经历?作者是怎样看待这段经历的? 提示 第3段先写三岁而孤,被积公收养,极为简略。再写佛儒之辩,作者年虽 幼小,但目标明确,性格倔强,面对恩重如山的积公,敢辩善辩,决不屈从。 接着写受罚期间,繁重艰苦的劳动和不堪承受的鞭打,丝毫没有改变他坚持己 见的决心和对“孔圣之文”的向往。最后奋起反抗,逃出寺庙,加入戏班。这 一切,绝不是一般孩子所能做到的,最终感动了积公,从其所愿。这段经历, 在作者笔下,没有自伤自怜,只有自强自励,充分表现了这个不幸少年的超凡 意志,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使人对他成年之后与众不同的言行举止有 了深刻的理解。
性格奇。如果没有少年时期的坚持,没有一颗率真、纯洁、高雅的心灵, 没有刻苦执著的奋斗精神,中国历史上便少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文学家,更少了 一位茶学的开拓者,中国的茶学不知会因此往后推迟多少年。从这点说,陆羽 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有不竭的精神财富。
7 陆文学自传
8
陆羽(733—804),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竟 陵)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 著——《茶经》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 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著有《茶经》、 《陆羽自传》。
他是在告诉你,那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多么深重的、三套马车印下的辙迹。舒伯
特也把一个独行旅人的背影,悄悄印在菩提树的绿荫间,你看到他了吗?别闭上
你的心扉,瞧,他们正向你走来,凝视着你的眼睛,握住你的手。
7 陆文学自传
3
巴赫在他的赋格曲中,以美妙的和谐、均衡、严谨体现了建立秩序、树 立权威的“巴罗克”时代风貌,他引着你走进的,是宏伟壮丽、坚固精巧的 殿宇。而柏辽兹却用《幻想交响曲》中狂热的音浪裹挟着你左奔右突,直到 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坍塌,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摧毁旧日城 堡的浪漫主义赞歌。……循着音乐之声,不知不觉中,走进深邃而迷人的历 史幽境中去,每一扇被你推开的大门后面,都有不同的歌声为你响起,那就 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境的回声。
基础梳理
7 陆文学自传
11
(3)闭关读书。 古义: 闭门。 今义: 指不与外界往来。 (4)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 古义: 指求学的人。 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宜野人乘蓄。 古义: 指隐士,山野之人。 今义: 指未开化的人。
7 陆文学自传
12
2.一词多义
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1)所
第二单元
7 陆文学自传
1 温馨晨读 2 自主积累 3 合作探究 4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音乐是一种心境
音乐是一种心境。
肖邦让黑白相间的钢琴键轻轻起伏,当清澄的和弦与如歌的旋律从中飞逸出
7 陆文学自传
25
这样,全文紧扣与自己性格特点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来构织成文:积公 如父,但以苦难磨砺了他;李、崔陌路相逢,却一见如故,提携了他,帮助了 他。这样写来,整篇传记就不再是自己的人生大事年表,更不是一笔流水账, 让我们看出了作者性格发展的脉络,感受到了作者奋斗成长的艰辛历程。
3.语言质朴生动,句式短促有力,使文章具有一种冷峻峭拔的风格,与人 物的性格和谐相称。
7 陆文学自传
21
三、第2段文字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 后来写,你如何理解这种构思? 提示 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是作者二十九岁时应 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而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 一生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 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放在一起。第3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成是对作者性 格形成原因的铺垫。
7 陆文学自传
15
4.文言句式 (1)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语气词“也”,表判断。 (2)结庐于苕溪之湄: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苕溪之湄结庐”。 (3)常扁舟往来山寺: 省略句,“来”后省略介词“于”。 (4)故特以相赠: 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
7 陆文学自传
16
5.翻译下列句子 (1)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译文:(陆羽)经常坐着小船在山寺间往来,随身携带的只有纱巾、藤
音乐是你自己的心境。
7 陆文学自传
4
佳句咀华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赏读: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赏读:生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 ,轻而易举;若是由丰衣足食 变成节衣缩食,那就很困难了。
7 陆文学自传
7
经历奇。陆羽三岁就成了孤儿,被积公和尚收养。九岁因不愿从师理佛而 想学孔圣之文,被罚做繁重的劳动,练就了坚强的性格;专司为人烹茶,奠定 了成功基础。历尽艰难困苦而初衷不改,后离开寺院沦为伶人,这使他有机会 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陆羽这个奇人最终成功了, 写下了一系列作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鞋、短衣、短裤等物品。 (2)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译文:(这头牛)适合山野之人骑乘和蓄养,所以特地把它送给我。 (3)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译文: 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了
不好的事,就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羞耻。
7 陆文学自传
17
合作探究Βιβλιοθήκη 文本助读7 陆文学自传
23
五、第4、5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些材料有什么意义? 提示 第4段主要写了交接名流的情形。作者当时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可谓 是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子,而这些年龄比他大得多的名人却愿跟他交往,这从 侧面烘托出了作者少年才俊的风采。第5段主要写了作者勤奋著述的成就。表现 了自己从小爱好写作、爱憎分明的个性。

5所著作品
7 陆文学自传
19
重点突破
一、作者说自己“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 是”,是何意图? 提示 作者故意把自己的名和字颠过来倒过去,颇为怪异,客观上具有渲染神 秘色彩的作用,可以烘托作者如癫似狂、放荡不羁的独特个性。作者自幼失去 双亲,对自己的家世一无所知,所以说“不知何许人也”,貌似幽默,实为 辛酸。
7 陆文学自传
24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技法赏析
1.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陆羽一生历经磨难,但他充满自信、敢于挑战的精神,在文中得到了充分 地体现。 2.善于剪裁,详略得当。 这篇传记善于剪裁,详略得当。作者出于刻画自己性格的需要,对自己的 人生经历中庞杂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对自己的苦难身世,仅用“不知何 许人也”一带而过,对“以身为伶”的经历,也是放在与积公的恩怨是非中略 加点染,战乱中颠沛流离的过程,更是完全省略,只字不提。
7 陆文学自传
20
二、作者写自己“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又写“为 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等,这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 提示 介绍了自己的外貌、性格,把自己与王粲、张载、司马相如、扬雄这些 人相提并论,可见作者也是一位有才能的文人。作者故意夸大自己的缺陷,表 现出率真的个性。但从“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一句,我们可以感受 到作者雄辩的口才以及直率、有主见、不满足于现状的性格品质。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陆羽通过为自己立传,追述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突出了自己鲜明的 个性特点,表达了自己因遭遇坎坷而内心悲苦的情绪,同时也寄寓了对国 事的忧虑和关心。
7 陆文学自传
18
结构图示
1个性偏执、行为怪异 2交游不俗,情趣高雅

半生经历3少年求学,历经磨难

4结交朋友
那天,我正在二楼的露天平台上欣赏夕阳西下。多雨的夏季里,雨常常会 不期而至,先前还是彩霞满天,转瞬间就暴雨倾盆,我一下子慌了脚步,无处 躲藏,就想赶紧跑到楼下去。因为雨季天气潮湿,楼梯上布满了一层苔藓,加 上雨水的滋润,格外湿滑, 我刚到楼梯口就差点摔倒 。这时,爷爷从屋里跑出
7 陆文学自传
28
来,手里拿了把伞,仰头看了看我,然后打开一扇大门就急匆匆地闪出去了。 看着爷爷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一瞬间升腾起的温暖又一丝丝凉下去,我感到越 来越冷,牙齿甚至不由自主地打起颤来,我好怨爷爷,为什么他从来不关心我, 难道只因为我是个女孩?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小心翼翼的继续摸爬下去。只 听大门“哐当”一响,像被什么东西撞开的声音,寻声望去,爷爷重新出现在 我的视线里:他浑身已经湿透,手里的伞却并没有撑开,肩上扛着一把木梯, 因为走得太急,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爷爷把木梯架在楼梯一侧,又用脚抵 住梯子的底端,雨水打在他脸上,睁不开眼,他仰起头眯着眼对我说:“小杰, 给你伞,小心点儿!楼梯太滑,你从木梯这儿下来,我在这儿扶着。你左手打 着伞,右手抓牢梯子,脚底下踩稳了!”听到这些话,我的怨恨委屈霎时全都
7 陆文学自传
2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凝视爷爷的一举一动,有时甚至会被他的 举手投足深深吸引,算算时间,大约是在那个雨天……
爷爷其实有很强的传统观念——重男轻女,而我恰恰是他不喜欢的——女 孩儿。在我的感觉里,他从来没对我显露过亲热的样子,总是不太在乎我,一 直到外婆去世,我与爷爷也只是偶尔地接触而已。我以为我们将永远保持距离, 彼此敬而远之。直到那个雨天,我与爷爷的关系开始转变,亲情的花在我的生 命里悄然绽放,灿然盛开。
故特以相赠 把,介词

(5)以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用,介词

以门人之伯主焉 让,介词
7 陆文学自传
14
3.词类活用 (1)常扁舟往来山寺: 名词作状语,坐扁舟。 (2)杖击林木,手弄流水: 杖、手:名词作状语,用杖、用手。 (3)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名词作动词,用鞭打。 (4)因倦所役: 意动用法,对……感到厌倦。
7 陆文学自传
26
写作迁移
角度 详略得当
题目:请通过几件事,运用详略得当的手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500字左右。
示例
绽放的亲情
小院里的迎春花,那娇小的花骨朵,正等待着一股力量冲开花苞,绽放她
的华丽与娇艳。
“吱呀呀,吱呀呀……”我不经意间回头一看,爷爷正躺在摇椅上,嘴里
偶尔会溜出一两句戏词,与小猫咪的叫声融合在一块儿,如同一首婉转的曲子。
7 陆文学自传
5
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 赏读: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赏读: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 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来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到他那一腔柔情?他在向你诉说一个流亡者的孤独,诉
说爱情带来的惆怅,还有那莫名的、却永远弥漫于心头的雾霭……贝多芬让百十
多人的大乐队轰然作响,当铿锵嘹亮的号角音调震撼整个大厅的时候,你有没有
体会到那股英雄的豪气?他在向全世界宣告人类的理想,人类的力量,他伸出巨
大的拳头,猛击在命运布下的锁链上!柴可夫斯基深情地唱起俄罗斯农民的曲调,
7 陆文学自传
9
写作背景
《陆文学自传》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是陆羽在二 十九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而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 序介绍人物一生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
7 陆文学自传
10
1.古今异义 (1)褊躁多自用意。 古义: 指按自己的意思做事。 今义: 指居心、企图。 (2)豁然不惑。 古义: 指不再疑惑。 今义: 指人四十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