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8章《电功率》复习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章电功率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3.4.5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4.6通过实例,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的一些现象。

2.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电功率”并不陌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并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对“电功率”还感到非常神秘,这为教师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前提;同时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为本单元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

3. 教材分析
电功率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点内容之一。

本章主要学习了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理解电功率公式中各量的意义,并能进行计算。

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能正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通过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本章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通过实例,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
本章重点是电功率和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是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1.通过自主复习后,能够独立的完成本章的知识框架
2.自学评价:检测和当堂训练题。

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过程中,快速、认真、勾画出重
难点。

3.小组合作,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

合作探究过程中,可从小组长的组
织、每生在活动中的投入情况、发言的有效性、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进行评价。

4.当堂训练题:认真度、对题率进行评价。

5.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不能像知识与技能一样直接进行评价,只能通过一些可以观察的指标来间接地推断和度量,因此必须对学生行为表现和情绪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由欧姆定律推导出的只
(2)在闭合开关以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理解电功率公式中各量的意义,并能进行计算。

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能正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通过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附:板书设计
第十八章电功率
一、电功
二、电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焦耳定律
【教学反思】
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
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

2.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分三步细化分解,找到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即: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3.核心目标的分解
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通过实验,了解欧姆定律;
句型结构:行为条件(学习环境)+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行为条件是“通过实验”,行为动词是“了解”,核心概念为“欧姆定律”。

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陈述方式:认知性目标
句型结构: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行为动词为“知道、了解”;核心概念(关键词)为:“焦耳定律”属于认识性知识。

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叙写出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通过实例,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的一些现象
附件2:评价任务设计解读
1.通过自主复习后,能够独立的完成本章的知识框架
2.自学评价:检测和当堂训练题。

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过程中,快速、认真、勾画出重
难点。

3.小组合作,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

合作探究过程中,可从小组长的组
织、每生在活动中的投入情况、发言的有效性、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进行评价。

4.当堂训练题:认真度、对题率进行评价。

5.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不能像知识与技能一样直接进行评价,只能通过一些可以观察的指标来间接地推断和度量,因此必须对学生行为表现和情绪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