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
1. 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 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3.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4. 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二、作业内容
1. 简答题:
* 请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是什么?
* 请列举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

* 请简述操作系统的作用及其分类。

2. 填空题:
* 计算机系统由()和()组成。

其中,()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负责控制和协调系统内各部件的运作。

* 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和()两个部分。

其中,()是负责执行程序指令的部分,()则负责数据运算和处理。

* 内存储器包括()和(),其中,()是可读可写的临时存储区,而()则是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的永久性存储区。

3. 选择题:
* 下列哪一项不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
* 下列操作系统中,属于Windows系统的是()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回答应清晰明了,简明扼要;
3. 回答应包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局限于教材内容。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
* 回答是否准确全面,符合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基本知识;
* 能否正确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 能否正确识别并描述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
* 回答是否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2. 评价方式:
*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给出最终评价。

五、作业反馈
1.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下次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纠正;
2.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可进行单独指导;
3. 学生对作业反馈应认真对待,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后续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
1. 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能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基本的检测和故障排除;
3. 能够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安装、调试及优化。

二、作业内容
1. 理论部分:
(1)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列举至少三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并简述其功能。

(3)简述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分类及作用。

2. 实践部分:
(1)根据提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组装一台简易的计算机。

要求能够正确连接各个硬件设备,并正确安装操作系统。

(2)安装并调试至少三种常用软件,如浏览器、文字处理软件、杀毒软件等。

(3)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硬件或软件故障时,能够进行基本的检测和故障排除。

三、作业要求
1. 实践部分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并记录组装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理论部分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3. 提交作业时,需要附带完整的作业记录和相关截图或照片;
4. 作业应按时提交,如遇问题,可与老师交流讨论。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
(1)理论部分回答问题准确、完整;
(2)实践部分能够正确组装计算机、安装软件,遇到问题能够独立解决;
(3)作业记录和问题解决方法是否清晰、完整。

2. 分值设定:
理论部分(20分);实践部分(60分);作业记录和问题解决方法(20分)。

3. 评价方式:
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便于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
2. 老师会在作业评价后将反馈结果通过邮件或班级群聊告知学生,以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
3. 学生如对作业评价有异议,可在收到评价结果后一周内向老师提出申诉,老师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答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