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篇
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有特色。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汉阴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重五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的家乡汉阴,也特别重视端午节这个节日,过端午节前一天,人们就开始包粽子了,关于清香美味的粽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怨怒投汨罗江里。
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希望这样鱼虾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我们这的端午节可热闹了,每当这天来到时,我们都会在爸爸他的带领下穿上新衣服,备送厚礼到外公外婆家去追节,外公外婆也拿出粽子、咸蛋让我们品尝,然后外公外婆就准备好丰盛飞午餐,同我们一起在餐桌上享受美食,祝福彼此,欢生笑语不断。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来汉阴过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到时候你一定会大饱口福和眼福的。
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2
“柳叶青,梅子黄,家家户户过端阳。
”今年公历6月12日是又一年的端午节。
到了端午节,我就不然的想起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的粽子。
说起端午食粽这一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至于粽子的缘起,大多数人认为那只不过是纪念屈原这一榆木疙瘩而已。
此说的依据是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
至此日,以竹**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
谓回日:闻君当见祭,甚善。
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绿丝缠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
回依其言。
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宋代孟**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
屈原死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点争议倒不大。
但是,关于“蛟龙所惮”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闻一多生前就坚持认为,包括粽子和龙舟在内的种种端午礼俗,实际上与“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有关。
也就是说,沉入江中的粽子很可能只是单纯地为了拜祭蛟龙,而不是作为深水**去“恐吓”那些对屈原不利的蛟龙或者转移它们的***。
所谓端午食粽是祭祀屈原,纯粹是后人穿凿附会而成的。
另外,粽子作为民间比较普通的一种食品,也不一定非要到端午才吃。
实际上,
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还有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呢。
不仅如此,古代还有夏至食粽的风尚。
《荆楚岁时记》里面就说:“夏至节日食粽。
”
当然粽子的起源不止这一种说法,只不过这种说法的影响面比较广而已。
关于五月五日食粽这一习俗,就不得不说一说端午的来历。
端午的来历,最早起缘于上古三代的“兰浴”。
按照《大戴礼记·夏小正》的解释,“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目的是“此日蓄采众药,以触除毒气”。
古人相信,五月五日这一天阳气至极,万物茂盛,正是“毒气”最旺的日子,故端午之为节尚得服药,多少有些“排毒养颜”的概念。
《荆楚岁时记》里面也说:“民斩新竹为筒粽。
练叶插头,五彩缕之,投之以为辟水厄。
”由此可看出,角黍和角粽的本来作用是投在江河湖泊之中以**禳解水患,是一种原始巫术。
然而,这种朴素的“天人感应”后来还是被复杂的“人人感应”所取代,以至以讹传讹。
粽子在这两千多年的交递嬗变中大体经过了筒粽、角黍、馅粽三个阶段。
据记载,春秋时期的粽子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所以《说文解字》才将“粽”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后来改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制成,呈牛角状,称为“角黍”。
东汉时,制粽先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再用菰叶包制成四角形,因水中含碱,煮熟就成碱水粽。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这时不仅制作粽子的技艺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时粽子的品种增多,米中还掺杂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物。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元稹);粽的形状也已出现锥形、菱形等形状:“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姚合)。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时于粽里见杨
梅”(苏轼);并且吃粽子已成为时尚:“门楣束艾作神人,团粽盘中节物
新”(陆游)。
元代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这样就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始用芦苇叶包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粽的品种也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了“火腿粽”:“扬州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叶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块,封锅焖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
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
”(袁枚《随园食单》)
就地域而言,南北多少有些差异。
北方以一般用芦苇叶卷为漏斗状。
因芦苇细长而窄,常需两、三片相叠才能缚粽。
一般只有甜素馅,多用红豆沙或小枣做馅,多做成棱锥正四面体形状。
南方多以竹叶、箬叶包粽,以棕叶缚粽,形状接近三角锥。
馅料只用糯米,但有咸甜荤素各种口味及花色。
如今的粽子早已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
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不一而足。
记得以前长辈们把箬叶买回家,裹上白糯米,加上豆沙、红枣等馅就成了一串串粽子。
在包粽子过程中,最后的扎绳极为关键,不但要扎紧还要扎得巧。
一旦扎松了,粽子就会散开的。
当一只只枕头粽、小脚粽、锥形粽香飘出锅时,急得口水直往肚子里咽。
现在方便了,想吃就可到超市和菜场去买现成的,省时省力,但也少了那种自已动手而为之的乐趣。
端午佳节话粽子,也许就是那一个个饱满,香腻的粽子,才让我对家乡的端午节一直念念不忘。
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
我的家乡有很多节日,我尤其喜欢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今年的端午这天节,我们全家人一起抢着吃老妈刚刚包好的粽子。
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了一口,说:“哇!老妈包的粽子可真好吃啊!”老妈笑着说:“你这个小馋鬼!粽子呀,有三角形、菱形、方形、柱形……可真是样式繁多。
如果按照馅料来分,可分为猪肉粽,黄豆粽,蜜枣粽,蛋黄粽等,味道各不相同。
”我俏皮地说:“还是老妈做的最好吃。
”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个。
香喷喷的.,里面的肉馅更是鲜嫩。
吃了一口还想再咬一口。
我们一家人吃好粽子后,又开车赶去观看赛龙舟。
到那时,岸上的观众已是人山人海。
河上的龙舟活灵活现,两侧做工十分精美。
赛龙舟的叔叔们,穿着红背心,头上用手巾盘着英雄结。
他们可谓信心满满,蓄势待发。
一声枪响后,各位叔叔们用力划着龙舟,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非一般地前进。
刚开始,旗鼓相当,不分上下,最后***龙舟胜利了,红色龙舟上的人们欢呼起来,我们也欢呼起来。
今天端午节过的真开心啊!
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阅读
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1)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10篇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它虽然没有春节那么隆重,但是我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过端午节这天,家居户户的门头上都插着艾草和菖蒲,以示驱邪。
还有人家给小孩子的胸前佩戴上五彩丝线缝制
成的香?,传说戴上这个,能驱除百病消灾。
但是一提起端午节,我还是想去了美味的粽子。
我最喜欢红豆粽子,因为它的颜色鲜艳而美丽。
碧绿的芦叶里,裹着雪白的糯米和珍珠般大的红豆。
咬上一口,清清的,粘粘的,别有一番滋味。
所以大人和小孩都爱吃。
所以,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要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2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家家包粽子、煮鸡蛋,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早上妈妈买了粽子,有大枣馅的、水果馅的……又煮了好多鸡蛋,吃过饭,妈妈带我去井方超市,看,卖五彩线的小商贩一个挨着一个,五彩线的样式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有香包、小笤帚、葫芦、还有带小珠子的手链……,我精挑细选,选了个带小水晶的小手链。
妈妈给我系在了手腕上。
听老人说,下雨天时把五彩线扔到水沟里,灾难和疾病都会随着雨水溜走。
家家门上都挂**葫芦,说是可以驱走鬼神,保佑**。
家乡的端午节,真有趣!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3
我的家乡在***兴和县。
这里的人们也很注重过端午节。
去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奶奶家,妈妈帮奶奶包粽子、煮粽子,杀鸡,炖鱼,包饺子……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
奶奶开始讲故事了:“传说,这过端午节是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很有才华,怀着一腔报国之志。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屈原没能如愿报效国家。
他很悲观失望,写下了一部《离骚》。
最后竟然悲痛的'投河自尽。
屈原的爱国热情和才气太令人敬佩。
他有才、有德,还很高尚,很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所以从那时候起,人们就规定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
妈妈对我说:“阳阳,屈原的精神和才志很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你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
家乡的端午节,让我立下了一个要好好学习的志向。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4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
插茱萸。
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
戴香包。
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
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
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
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屈原,楚国丹阳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
****,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hui赂,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
老百姓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5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听大人说,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千百年来,他的诗作和精神成为了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包粽子、赛龙舟、登高等各种方法和风俗来纪念他。
我和父母离开家乡已经好几年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
端午节的到来,总是让我不禁回想起家乡端午的情景。
每年大年一过,我期待的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快到的前几天,奶奶早就缝好的香囊戴在我的脖子上,把五颜六色的白梭系在我的手腕上。
由于奶奶做工精美,非常好看,我总是把它当成项链和手镯到处炫耀,与大人们比美。
爷爷也早就开始忙碌地包起了粽子。
家乡的粽子用芦苇叶子做皮,糯米、大黄米、红枣、葡萄干等做陷,包成三角形状,然后用水煮。
煮粽子时飘出的米香,远远的就使我垂涎三尺了,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围着蒸笼转,缠着爷爷要吃。
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但我最想吃的还是里面的枣儿,于是赶紧再咬一口便吃着了,米香中融入了枣儿的甘甜,太好吃了。
可我的脸上、鼻子上早已沾满了米粒,引得家人哈哈大笑。
我的家乡是山区,看不到赛龙舟,最为热闹的要数登山了,据说这天上山可以保健康、保**呢!一大早,人们便扶老携幼、三五成群的往山上涌动,我和爸爸、妈妈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感受着喜悦的气氛,欣赏着沿路的美景,再吃上一窜糖葫芦,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
看着头顶湛蓝的天空、漫山遍野的绿色,还有像长蛇一样在弯弯曲曲山路上游动着的人群,真令人陶醉啊!
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特别是人们积极、乐观、向往美好生活的态度,一直是我努力学习、勇往直前的信心的动力。
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6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在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吃粽子。
”在端午节,家家都弥漫着浓浓的米香味儿,还有豆沙的甜,猪肉的咸。
孩子们日日盼望,大人们也忙的夜不能眠,因为必须在前几天就准备好材料。
五月初三,菜场里就增加了不少卖粽叶、大米、黄豆的,嘈杂的讨价声充斥着整个菜场。
从喧闹的菜场回来,还要清洗粽叶,一张张洗的油光发亮。
洗完了,让它在温暖的阳光下躺一天备用。
初四,就更加热闹了,端午节眨眼就到了啊!江边,二十几条龙舟已经蓄势待发,摆在岸边好久了!让来往的行人不禁感叹:好大的阵仗呦!孩子们统统跑到岸边,用小手抚摸着这些庞然大物;大人们在旁边谈论着哪支队伍实力最强,最有可能在比赛中胜出,夺得桂冠。
一声更比一声高,好像比划龙舟的队员还要激动。
初五,家家门前摆着洗好的材料:绿油油的粽叶,白花花的大米,软绵绵的豆沙,还有粉嫩嫩的肉。
一家子,统统都围在材料前,准备大展身手。
把粽叶两张叠加,卷成漏斗状,再加入大米。
然后放上自己爱吃的馅料:爱吃甜的,放豆沙或蜜枣;爱吃咸的,就放肉松或者肉。
再盖上一层大米,使一个“遮天蔽日”法。
最后封好用线捆扎。
蒸好后的粽子软软糯糯的,香味充满了整间屋子。
一边吃粽子边,一边看龙舟比赛,竟有种说不出的快活!
古有粽香敬屈原,今有粽意献亲友。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从古至今都未被人忘记,并一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过去了,夏天也马上来临,人们始终保持着那份热情,等待夏天。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诞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忙着去街上办置节日的特殊用品:买粽子、雄黄、香包等,有的人家会自己做粽子,大家都盼着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早上,等我们打开门就会发现有好心的邻居已给我们送来了新鲜的艾蒿,有时竟有两三家给送,是他们自己起早去山上割的,爸爸忙把艾蒿插在门窗上,有的邻居搬走了,爸爸也会在他们老房子门窗上插上艾蒿,这就是别人把爱传递给我们,我们又传递给他人,这种关系一直维系着。
这一天,妈妈给我们煮大蒜、鸡蛋、粽子吃,记得小时候妈妈强行用蒜头蘸雄黄酒抹鼻子、耳朵、脖子,现在长大了很自觉的抹,妈妈说今天抹了一夏天虫子不会钻进鼻子和耳朵,我就当是真的吧。
急急火火的吃完中午饭,就缠着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看龙舟赛,龙舟上的小伙子们配合有序,充分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听从**指挥,竞相争先,每年龙舟赛集镇居民赛不过大河南农民,他们很客观的找原因,是农民的勤劳练就了一副好身体,值得他们学习。
在看完赛龙舟后,人们把没吃完的'粽子和大蒜丢到河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
这就是我们蜀河古镇纯朴又热闹的端午节。
传统的节日里显现出了古镇的传统美德和**氛围,会一直传承下去的。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8
端午节假期到了,我们小**又出发了,今天来到朔州市的一个小村庄,令人高兴的是这次活动可以由父母陪伴,而我还有淘气的弟弟一起加入,他只负责尽情的玩!充满欢歌笑语的大巴车穿过拥挤的城市,驶在两边都是满眼绿色的乡村小路上,很快到了目的地,浓郁的乡村气息,大片的庄稼,还有杏园和孔雀声……
接下来就是分组和说明游戏规则,闲话不说,直接开始,我们四关游戏的顺序是飞度彩虹、智慧钥匙、逆水行舟和穿越火线,我最喜欢的是穿越火线,这个游戏是模拟战争中,战士们穿过电网的'场景,我们小**可是一下都不能触碰“电网”的,否则重来!每关游戏的线索是一首古诗,由小**们独自发现,之后由家长们协助来完成。
有时我们还是很急躁,只顾着低头向前冲,只想着争第一,但这正是孩子们面对大自然时的真实流露!
在**的田野上活动后,家长们亲*烤,从未在田间地里吃过饭的我们,充满了好奇,掺和着泥土的味道,吃烤土豆抹黑的嘴巴,这顿饭太香了!
下午还玩了盲人摸号的游戏,这一天过的太高兴了、太充实了,也太快了,在回家的车上带着累和快乐很快睡着了!
我很好奇老师们是怎样准备了这么多游戏?准备了多少天?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游戏中老师们严格按照规则来完成,犯规就是犯规,淘汰就是淘汰,当然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9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和爷爷爬到山上去踏露水。
在山上,我看见老人们用花草上的露珠洗眼睛。
原来,传说端午节早上晶莹的露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
听了这一传说,我也学着老人的样子,认认真真地捧起晶莹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爷爷告诉我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也为了唤起当地百姓的爱国之心,他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
楚国的老百姓对于这位爱国诗人敬爱有佳,他们担心江里的大鱼会把屈原给吃了,于是就包了好多**的粽子,以喂养这些大鱼们,让屈原少受肌肉之苦。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为屈原的死感到惋惜,更为他因为爱国而死的精神感到钦佩。
我要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还要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10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早上,我和妈妈来到街上,不知怎的,发现大街上多了好多人,他们手里都拿着几枝小树枝,我很奇怪,就问妈妈:“妈妈,他们今天拿树枝干什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那不是树枝,是艾枝,他们把艾枝拿回家里挂在自己家里的门上,窗户上,可以驱苍蝇和蚊子,还可以避邪。
”我点点头对妈妈说:“我明白了,我们也去采几支艾枝挂在我们家的门上吧!”妈妈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便去河边采艾枝……
中午,我们家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除了我们*时过节时吃的家常菜外,还多了许多漂亮的三角粽子,香气扑鼻。
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的沾着白糖吃着白嫩嫩的糯米,好吃极了。
我问爸爸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爸爸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
我终于明白过端午节的真正原因了。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既可以吃到好东西,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节真好!
家乡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2)
——家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篇
家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大家应该都唱过这首歌吧。
没错,这就是端午,赛龙舟的一首儿歌。
到端午,也就是我们的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
但是同时呢,我们也会举行一场龙舟竞渡比赛。
分好了队,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红、蓝队就像发了狂似的一个劲的摆动双桨。
在岸上观看比赛的我也没闲着,使出浑身的劲,大喊:“红队,加油!红队,加油!”
红队似乎听到了我的叫喊声,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浑身解数,冲向终点。
蓝队一看苗头不对,也立马使出全身的劲儿,奋起直追。
这场面怎一个精彩了得啊!
远远望去,清澈见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溅,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颗颗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钻,煞是耀眼。
选手们的脸上湿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还是汗水。
比赛进行到中途,两队的选手都已累得满头大汗,但是他们似乎一点也不累。
在汗水和江水的飞舞中,在观众们的欢呼喝彩声中,他们显得更亢奋了,劲头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终于,距离终点只有十米远了,队员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恨不得龙舟能变成一条真正的龙,带着他们飞向终点,上天入海。
五米、四米、三米、二米……。
眼看就要到达终点了,两队龙舟飞速冲向终点。
哇!红队胜利了。
我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不禁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什么端午会有龙舟比赛呢?这个风俗有多久历史了?
旁边一位观看比赛的阿姨对我说:“赛龙舟是为了我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之后,她跟我讲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听后,我深受震撼。
当又一个端午即将来临时,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灵能看到这样热闹、**的生活场景,他该多么欣慰,多么兴奋啊!
家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2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端午节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
因为端午我会回外婆家过,而外婆家在端午节有许多有趣的习俗活动。
去年端午,外婆就教了我一门手艺——绣香包。
首先外婆带我了解香包:*传统的香包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可以驱蚊,据说改可以辟邪呢。
简单了解香包后,我们就开工了。
首先剪一块长方形布,在布的背面、离布边0.7厘米处画上线,画的线就是需要缝的线迹。
画好后把布对折、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