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1—6月)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97cac8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6.png)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4.05.29•【字号】青发改服务〔2024〕138号•【施行日期】2024.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青发改服务〔2024〕138号各区(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青岛高新区、青岛自贸片区经济发展部、财政金融部:根据《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发改服务〔2024〕77号)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定了《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2024年5月29日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一、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一)政策内容聚焦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和高能级服务业平台建设,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支持我市服务业重点项目纳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并争取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
对入选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且建设进度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建设进度等指标开展评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按规定给予补助。
(二)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入选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已开工且建设进度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经备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固定资产投资额2亿元以上的补助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3000万元至2亿元的补助100万元。
(三)兑现流程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年度重点安排确定年度重点支持方向,发布项目申报通知,明确申报条件、程序、时限、要求等内容。
项目单位对照申报条件自愿提出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报送材料。
2005年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01405fa05ef7ba0d4b733b27.png)
2005年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静安区统计局2006.2.26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沉着应对困难挑战,全力突破瓶颈制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主要指标达到了年初提出的预期目标。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8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
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综合服务功能继续提升。
全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达1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23亿元,增长16%,比重- 1 -达84.1%。
商业、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支柱产业作用明显。
全年商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3.2%、28%和10.3%。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其中区级财政收入30.85亿元,增长31.8%,增幅在全市名列前茅。
在全区税收总收入中,增值税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营业税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企业所得税7.52亿元,增长21.3%;涉外企业所得税5.07亿元,增长44.7%;个人所得税14.44亿元,增长21.5%;房产税2.72亿元,增长32.4%。
全年区级财政支出39.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支出7.66亿元,增长8.98%;企业更新改造支出5.73亿元,增长17.9%;城市维护支出3.3亿元,增长28.2%;科教文卫体事业支出7.42亿元,增长14.5%;行政管理支出1.46亿元,增长27.7%;公检法支出2.37亿元,增长11.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4735万元,增长13.1%。
关于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推进措施的汇报
![关于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推进措施的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961e204f61fb7360a4c659d.png)
关于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推进措施的汇报关于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推进措施的汇报一、重大项目进展基本情况1-8月份,市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调度的43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2.8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4.4%。
1、19个新开工项目。
截至目前,已有合蚌铁路客运专线(**段)、京**六代线、江淮客车异地搬迁改造、合裕复线船闸改造工程、安凯新能源客车研发及产业化、小仓房污水处理厂、**铁**站迁建、三洋机电产业园、中盐红四方盐化一体化搬迁改造9个项目开工建设。
1-8月,新开工项目共完成投资17.1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3%。
完成投资额超过2亿元的项目有2个:京**六代线、合蚌铁路客运专线(**段)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55、6.16亿元。
2、11个续建项目。
1-8月完成投资20.2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3%。
(1)投资进度超过年度计划60%的项目有6个:①**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0.8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6.3%;②江汽集团5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0.8%;③华润纺织搬迁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6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9%;④安利合成革生产线技改项目完成投资0.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3%;⑤佳通轮胎技改项目完成投资0.8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0%;⑥日立挖掘机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0.7%。
(2)完成投资额超过2亿元的项目有3个:熔安船用柴油机项目、江汽集团5个技改项目、华润纺织搬迁改造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68、5.48、2.69亿元。
3、7个竣工项目。
1-8月完成投资5.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9.2%。
其中,乐凯工业园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0.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7%。
4、6个前期项目。
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生产线、醋酸纤维、合裕航道疏浚工程等前期项目进展顺利。
1-8月,我市重大项目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新开工项目开工率不足。
“1+6”中心城市统筹发展研讨会召开
![“1+6”中心城市统筹发展研讨会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33806833a32d7375a41780a2.png)
“1+6”中心城市统筹发展研讨会召开6月17日,市委、市政府在永年县召开“1+6”中心城市统筹发展现场研讨会。
会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镇化、推进上水平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书记张云川在我市考察调研时的指示精神,要求加快实施“1+6”中心城市战略,推进中心城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市委书记郭大建作重要讲话。
市长郑雪碧部署下阶段工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英辉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副市长冯连生,市委常委、秘书长、群工部长王社群出席会议。
郭大建在讲话中指出,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1+6”中心城市格局,把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峰峰矿区6个县区纳入中心城区管理范围,确立了“规划同步、设施同建、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环境同治、服务同价”的发展思路。
自工作开展以来,各有关部门和“1+6”县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谋划,主动对接,工作是积极的、成效是显著的。
郭大建指出,要进一步认识“1+6”中心城市统筹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
充分认识到,构建“1+6”中心城市新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中央城镇化新政、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是探索我市科学发展的一项综合改革和实验,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重大机遇,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载体,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实际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把推进“1+6”中心城市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
要树立中心城市的意识,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摆脱“县”的概念,树立“城”的意识,进一步坚定目标、大干快上。
要强化加快融入的理念,树牢主动接轨、主动融入的指导思想,在规划衔接、土地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与主城区对接,切实加快融入的步伐。
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思路,打开解放思想的“总阀门”,重实质而不图虚名,真正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来破解难题,促进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合和优化配臵。
2021年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1年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a25bdcaaedd3382c4d319.png)
2021年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明确示范区(理事会)是示范区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负责研究确定示范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改革事项和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2、如今,(昆山)又提出了“下一站上海”,面向未来15年,建设城区东面的娄江新城,其重要依托便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校区,为航空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与上海在产业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3、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
4、在合肥,“科大系”企业多达几十家,涉及(人工智能)、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5、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徽州民宿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七成以上村庄、十多万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泉水鱼)”成为我国首个纯渔业农业重要文化遗产。
6、2019年7月,(嘉兴)市委正式通过《关于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打造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实施首位战略的总体思路:12410。
7、统筹推进省际之间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标识解析与(标准体系)构建。
8、目前,(宁波)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浙江自贸区宁波联动创新区,杭州湾新区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9、2020年中国GDP万亿城市(23)个?10、2004年,(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10年进入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试点市和国家发改委的创新型城市试点。
11、针对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长江保护法规定,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山东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1_真题-无答案
![山东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1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ae019998fcc22bdd10dbe.png)
山东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1(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7.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支出户资产总额比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的支出户资产总额约高多少亿元?( )A. 62B. 72C. 504D. 5852. 若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财政专户存款资产总额的10%转入协议存款,则协议存款总额占社会保险基金资产总额的比重将增加约多少个百分点?( )A. 2B. 5C. 8D. 123. 根据基金资产总额从高到低,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
A.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B.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C. 失业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D.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 以下哪个图形能够正确反映债券投资总额中各基金的占比情况?( )A. B.C. D.5. 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
A. 除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外,其他社保基金均无协议存款投资B.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资产总额是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8倍多C.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资产项目类型数少于其他社会保险基金D.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高于表中其他各项基金总额之和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6. 2013—2014学年该市毕业的研究生中,工学研究生所占比重约为( )。
A. 32%B. 37%C. 42%D. 47%7. 在校博士生人数超过在校研究生人数25%的学科有几个?( )A. 7B. 6C. 5D. 48. 硕士生与博士生招生人数比例与其毕业人数比例相差最大的学科是( )。
A. 哲学B. 文学C. 军事学D. 艺术学9. 在校研究生人数排名第三的学科,其研究生招生人数是毕业人数的多少倍?( )A. 1.0B. 1.2C. 1.5D. 1.810. 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
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范本(3篇)
![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eed7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4.png)
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范本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全体(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服务业发展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的要求,强化项目管理,推进手段创新,落实服务举措,以项目推进带动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全市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一)实施当年投资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___个,总投资___亿元,确保当年完成投资___亿元。
其中:实施全市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项目___个,确保完成投资___亿元以上;完成当年投资___万元以上项目___个,___万元以上项目___个,亿元以上项目___个。
(二)启动服务业重大前期项目储备工作,全年新增总投资超亿元的重大储备项目___个,其中完成备案或核准手续项目___个。
三、推进措施(一)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领导挂钩责任制。
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将全年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排定时间进度,制定工作方案,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对投资额在___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主管部门要明确领导挂钩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为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___保障。
(二)实施目标考核,全面推行重点工作督查机制。
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对照意见要求,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推进。
市服务业___要按季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并形成督查通报,每半年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上进行公布,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将根据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奖惩考核。
(三)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制。
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服务业发展规划为先导,尽快建立服务业项目库,完善各种资料台帐,实行分类管理。
要围绕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服务业专题招商,多渠道开辟项目来源,重点储备一批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重大项目。
同时要加强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及早筹划近年内可望实施的重大项目,分步实施,滚动推进,为全市服务业增添发展后劲。
2005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b18bd6360cba1aa811dac1.png)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来源:市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2006-09-19——2005年1月16日襄樊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市长李德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的回顾2004年,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活力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亿元,增长13%;全地域财政收入55.8亿元,增长15.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8亿元,增长5.6%,按可比口径增长17.5%;吸收外商投资8013万美元,增长21%;外贸出口10318万美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50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3060元,增加402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一县一品”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多年没有的好形势。
粮食总产62.2亿斤,增长35.6%,增量占全省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农民收入打破多年缓慢增长的局面,年增长额相当于前六年增长额的总和。
——工业经济实力增强,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1亿元,增长27%;实现利润22.5亿元,增长10.5%;实现税收24.7亿元,增长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上年的119提高到122。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深入推进市直国企改革,已批复企业改制方案103户,其中68户企业改制已基本到位;批复企业破产预案56户。
2005年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cbc8dca1f8c75fbfc67db221.png)
2005年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铜陵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铜陵市统计局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大力推进“861”行动计划,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同心同德,开拓奋进,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
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8.1%,较上年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9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112.27亿元,增长23.8%,二产中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增加值63.29亿元,增长12.4%。
全年人均生产总值25318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3263元/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32.0%和17.2%。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2004年的4.4:56.0:39.6调整为3.5:61.7:34.8,三次产业结构明显呈现“二、三、一”的特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6%,我市以工业兴市的发展战略得到充分体现。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基本完成有色、铜化等国有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完成了铜都铜业、铜峰电子股权分置改革,公用企业及建筑、商贸等企业改制等有所突破。
整合重组了城市信用社,并顺利融入徽商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企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据对全市80家企业景气调查,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46.83,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8.84。
从全年走势看,各季度景气指数均运行在较好景气区间,表明我市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自身发展趋势持续看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相对偏小,经济结构调整进展不快,增长方式仍较粗放,对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不多,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等。
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讲话(摘要)领导讲话稿
![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讲话(摘要)领导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18038ecaaedd3382c4d38e.png)
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讲话(【摘要】:^p )领导讲话稿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领导讲话稿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一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全市服务业和商贸物流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主要指标增速可喜…初心优秀优秀WTT为您整理了《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一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全市服务业和商贸物流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主要指标增速可喜。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3.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8.1 全省8.8的平均增速2.9 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全市物流总量达13224万吨,周转总量147亿吨公里,仅次于成都,物流业增加值完成34.5亿元,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1.5亿元,增长13.6,高于全国12 全省12.7的平均增速1.6 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进出口总额完成3.25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74亿美元,在2021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增速居全省第1位。
二是扶持培育力度加大。
2021年我市把扶持培育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作为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和物流业实现次级突破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__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__—2030年)》等政策文件,修编印发了《__市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并结合省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发展要求,加强市场调研和企业走访,制定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培育推进方案,完善重点项目库,在优化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布局,加强政策引领,明确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工作方面主动作为,为实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商贸物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最新5篇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9e04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f.png)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最新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汇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汇报可以是工作开始前的规划安排,也可以是工作完成后的分析总结,说了那么多,你会写汇报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山草香整理分享了5篇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以重大项目支撑发展,以及“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继续开展产业项目、交通建设、基础设施三大会战活动,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及早谋划,科学组织,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来势较好。
一、1—6月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20xx年,全市实施调度管理的重点建设项目74个,总投资额为9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为242亿元。
1—6月预计完成投资90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8%,较去年同期减少7个百分点。
有67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0、54%(以下均为预计数)。
(一)产业发展项目。
36个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46%,高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8个百分点。
其中完成进度较好的项目有:华康电子材料加工、高斯贝尔二期配套及三期项目、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改、宝山铜矿扩能提质、金旺铋冶炼技改、南方矿业有色产业整合、汝城APT生产线、宜章8万吨干法氟化铝生产、安仁三一重工基地、方舟化工搬迁、富士(郴州)生态产业园、天泰烟叶复烤厂搬迁、格瑞普新能源生产线等。
(二)交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17个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30%,低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8个百分点。
完成投资进度较好的项目有:衡茶吉铁路郴州段、炎汝高速汝城连接线、汝城大道、资兴城市防洪堤建设、朱家湾、增湖路延伸段等。
(三)社会发展项目。
11个项目共完成投资7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35%,低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3个百分点,其中苏仙区人民医院搬迁、郴州市人防疏散指挥基地和资兴市棚户区改造进度较快。
(四)酒店、房地产项目。
7个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3%,高于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15个百分点,其中乾景国际、竹园新城、君临天下、碧桂园等项目进度较好。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a4bc40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6.png)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1.30•【字号】沪府[2005]102号•【施行日期】2005.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沪府[2005]10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现将《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00五年十一月三十日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为更好地落实《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合理引导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优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现提出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如下:一、降低准入门槛(一)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除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外,各部门一律不得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
(二)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入的现代服务行业和领域。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以下领域: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介、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影视剧制作发行、电影放映、书报刊与音像制品分销、体育经营等。
积极发展多元投资合作办学,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改制和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建立高水准的高校,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
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总体要求,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兴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参与基本医疗服务主体框架外的公立医疗机构的改制。
(三)简化连锁经营企业审批手续,除药品经营、卫生许可实行“一店一证”外,连锁企业经营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业务,可由总部向管理部门统一申请。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42bd35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e.png)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16•【字号】唐政发[2005]8号•【施行日期】2005.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唐政发[2005]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00五年八月十六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根据《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特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一、市场准入政策1.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服务业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和引导;鼓励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在唐设立服务业企业和分支机构,或与境内企业联合创办服务业企业。
凡符合国家政策和产业导向目录的服务业项目都是全市利用外资的鼓励类项目;凡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向境内各类所有制经济同等开放;凡国有经济退出的竞争性领域,均鼓励民营经济进入。
2.对具备注册资金、经营场所、人员机构等要素申请设立企业的,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经前置许可和涉及公民生命财产、公共安全的,工商部门可先予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对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许可条件的,行业主管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作出是否准许的决定,方便经营主体取得准入资格。
3.服务业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并拥有2家以上控股子公司,集团合并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可予办理企业集团登记。
4.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业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注册资金达到同行业有限公司最低限额,并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提请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企业名称均可冠以“唐山市”字样。
2005年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c69013f6f61fb7360b4c655f.png)
2005年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滨州市统计局(2006年3月1日)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干劲一鼓再鼓,决战2005”的总体要求,突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一、综合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7.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7%,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10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401.66亿元,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4.85亿元,增长35.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9%,是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176.51亿元,增长12.6%。
人均GDP达18031元(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达2201美元)。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全年共引进市外项目2165个,其中投产项目1028个,在建项目1137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00.97亿元,比上年增长45.2%。
飞机上天、汽车上路、轮船下海目标基本实现,得到省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3.01亿元,增长22.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5%。
民营经济实交税金24.98亿元,增长30.6%,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41.9%。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矛盾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完善起来;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救助体系建设及环境保护等工作任重道远。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
![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https://img.taocdn.com/s3/m/cafe1c1d650e52ea551898c7.png)
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2月25日在曲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李培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的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克服煤、电、油、运、资、地等生产要素紧缺带来的困难,积极开拓,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34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5亿元,增51.9%;财政总收入77亿元,增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增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8341元和1898元,实际分别增6.2%和6.6%;城镇登记失业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9.2‰。
(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较快。
围绕增收调结构,在全面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烤烟、蔬菜、魔芋等优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
对种粮农民采取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措施,粮食总产19.8亿公斤,创历史新高。
烤烟产值18.89亿元,增33.4%。
畜牧业产值51亿元,增18.6%。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认真实施“双六”工程,深入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评活动,投资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114户,带动力明显增强。
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商品率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72.8亿元,增6.7%。
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
继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行业整合、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工业生产集中度和企业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工业增加值147.9亿元,增12.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2亿元,增22.6%;烟草工业的企业重组和品牌整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利税45亿元。
关于2020年1—6月全市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
![关于2020年1—6月全市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f1087d1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4c.png)
关于 2020 年 1—6 月全市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关于 2020 年1—6 月全市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v>关于 2020 年1—6 月全市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决策部署,一手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全力拓展存量,积极创造增量,二季度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6 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0.9%,低于全省 0.6 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7%,低于全省 1.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0.4%,低于全省 1.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0.7%,低于全省 0.2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39.3%,低于全省 43.3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8%,低于全省 1.8 个百分点;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14.4%,较全省低 4.9 个百分点;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增长 8.11%,高于全省 5.8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10.2%,低于全省 2.3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3.4%,高于全省 0.1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6.9%,高于全省 1 个百分点。
按照目前省上应用的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12 项指标分别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4 项,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 2 项,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招商局和市生态环境局各 1 项。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工业收入利润率增速全省第二,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提升幅度全省第三;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 项增速均居全省第十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末位,成为拉低考核得分的弱项;其余大部分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难以形成有效的正向拉动力,二季度高质量发展考核被省委省政府约谈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2005年杭州市重点项目名单
![2005年杭州市重点项目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f3d556482b160b4e767fcf95.png)
69、 彤阳生技(杭州)有限公司化妆品生产基地 新开工
70、 杭州鸿阳家电有限公司智能家用电器生产线 新开工
71、 美国凯林集团家具生产、检测中心项目 新开工
72、 浙江韵升集团公司科研用房 新开工
73、 浙江浙大网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及生产用房 新开工
87、 旅游西进配套道路 续建
88、 之江旅游度假区配套道路 新开工
89、 北景园经济适用房配套道路 新开工
90、 丁桥大型居住区配套道路 新开工
91、 城市过街设施建设 续建
92、 四季大道(滨江区段) 续建
93、 ▲西兴路 新开工
94、 南环路 新开工
95、 火炬大道南段 新开工
17、 昌文线改建 新开工
18、 ▲杭甬运河杭州段 续建
19、 ▲武獐线航道改造 续建
20、 ▲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作业区 新开工
21、 ▲余杭港区工程 新开工
22、 ▲杭州汽车客运中心站 续建
23、 杭金衢高速公路浦阳互通立交 新开工
24、 萧山区义桥至茨坞公路改建 新开工
103、 104国道祥符桥至绕城公路段改造(余杭、拱墅区段) 新开工
104、 ▲袁富路(西湖区) 新开工
105、 轻纺路(丽水路-莫干山路) 续建
106、 庆春东路越江隧道 新开工
107、 波浪文化城 新开工
108、 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及之江路改造 新开工
109、 运河整治5条道路建设(车站南路、严家弄路、东运河路、昙花庵路、三新路) 新开工
62、 ▲松下工业园区 新开工
63、 国际香料香精(浙江)有限公司香精生产线 新开工
成都市各个工业区概况_1
![成都市各个工业区概况_1](https://img.taocdn.com/s3/m/7f0751d2a0116c175e0e4838.png)
成都市各个工业区概况_1成都市公司目标工业区概况高新区:电子信息(含软件)及生物医药产业成都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现有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由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组成:南部园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科技创新、软件研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科技园区;西部园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产业聚集为目的、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园区。
两个园区内各建有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建区以来,成都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体制创新、成果孵化、对外开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通信、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五大产业集群。
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25,以上,在科技部的历次综合评比中,成都高新区均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07年列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的第4位、中西部第1位,是全国首批6家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园区之一。
区内现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68家,外资企业674家。
到2010年,成都高新区将力争实现三个“翻一番”的目标:即在2007年的基础上,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分别翻一番,为成都试验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经开区:以汽车整车(含工程机械)及配套零部件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锦江区:以创意设计及电子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总部成都锦江工业总部基地前身为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7月,为四川省省级开发区。
园区位于成都市东南,东起新成仁路,西至锦江,北起三环路,南至石胜路,已建成面积1.29平方公里,是以现代生活居住、商务、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城区。
依托南心片区,定位为城市南部副中心片区东部组团,总部经济扩展区和锦江风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9月,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成都锦江工业总部基地,重点发展设计、创意、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产业,联动打造现代总部新城。
青羊区:以航空模具产业为主的企业总部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于2004年3月成立,是成都市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位于日月大道以北,成飞机场两侧,三环路与外环路之间,规划占地面积2.99平方公里。
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范本(三篇)
![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a493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d.png)
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范本____年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一、项目背景____年,服务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各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
为了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制定本管理方案,明确____年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实施计划。
二、项目目标1. 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 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3.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4. 提升服务业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三、项目方案1. 推动数字化升级开展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推动服务业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建设数字化营销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2. 支持创新服务模式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实验,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提高服务业创新能力。
3. 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开展服务业人才培训计划,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服务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4. 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服务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海外服务项目,推动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5. 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完善的服务业监管制度,加强对服务业市场的规范管理,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六、项目实施1.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2.进一步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的参与度和执行力;3.及时调整项目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完成。
七、总结____年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旨在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模式、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实现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服务业的进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范本(二)____年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支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成为关键的方法之一。
针对____年,本文将提出一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旨在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成果。
市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 工作汇报
![市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 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59d5375f524ccbff021845d.png)
市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工作汇报按照市人大财经委调研通知要求,现将我市重点项目和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重点项目情况(一)项目进展情况2xx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扩改项目上报116个,经××市验收确定84个(其中新建项目52个、续建及扩改项目32个)。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建成或投产的3个(电力特钢、南小柳风电场、东蒙水泥),在建的3个(金华多晶硅、汇有乳制品养、青松风电场),前期的1个(汇能风电);固定资产投资2xx万元以上(含2xx万元)的项目23个,其中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的15个;固定资产投资2xx万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项目19个。
截至今年2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结转及新建项目11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拟建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储备项目45个。
(1)、国电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国电××风力发电场项目,总体规划分5期,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安装机组165台,计划总投资25亿元。
该项目于2xx年启动,2xx年6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共33台1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总投资4.9亿元,已于去年7月并网发电。
目前在建的青松风力发电场项目,为二期工程,于去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5.19亿元,预计今年一季度末全部并网发电。
同时,正在进行三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2)、××市汇有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绿色养殖基地及加工基地项目,主要是引进国内先进技术,计划饲养良种奶牛1万头,加工液态奶5万吨、纯净水1500吨。
项目总投资2.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
该项目于2xx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征用土地2820亩,并完成土地平整、围墙建筑,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中。
计划今年末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6177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1—6月)
吴江市服务业“振兴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五年七月
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截止2005年6月底,我市各镇及吴江经济开发区上报的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即房地产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其他类500万元以上)共100项,总投资规模186亿元,其中2005年计划投资约77亿元,6月份当月完成投资额11.85亿元(其中开发区6月份当月完成6.95亿元暂未纳入统计局统计),1—6月完成工作量31.1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1%。
6月份新开工项目有14项,分别是松陵镇的银都国际商务中心、流虹路东商铺、吴江图书馆、建安大厦、市区汽车站停车场,开发区的龙庭富贵大酒店、舜都花园、恒达大厦、运东城市花园、阳光花园、新湖花园,同里镇的新兴房产商业用房,黎里镇的黎江房产开发、桃源镇的苗禽市场扩建。
6月份竣工的项目有3项,分别是松陵镇的亿佰广场,震泽镇的供销超市和大润发超市。
附件:吴江市2005年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1—6月份投资进度一览表
各镇、开发区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1—6月进度情况
吴江市2005年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1-6月份投资进度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