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北直播常规粳稻生产问题与主要技术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淮北直播常规粳稻生产问题与主要技术对策
顾文亮;程廷海;刘洪富;赵留声;费月明
【摘要】直播常规粳稻栽培在江苏淮北地区自2005年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农民对配套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着难全苗、难控草、结实难把握和倒伏易发生等生产实际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主要技术对策,可为广大农民群众从事直播稻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名称】《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卷),期】2008(000)001
【总页数】3页(P29-31)
【关键词】常规梗稻;直播;生产问题;技术对策
【作者】顾文亮;程廷海;刘洪富;赵留声;费月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农林局,江苏,响水,224600;响水县大有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响水,224624;响水县老舍乡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响水,224638;响水县响水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响水,224600;响水县七套乡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响水,22462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江苏省响水县位于淮北南缘、东部沿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9℃,连续3d低于22℃的80%年份在9月5日以后,这些气候条件为常规中
粳稻安全齐穗期确定了重要依据。
全县常年种植水稻1.73万hm2。
常规粳稻旱直播栽培因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等优点,因而农民不断在自主发展种植面积,仅响水县从2005年的面积不足0.07万hm2,2006年上升至0.26 万hm2,2007年迅速扩展到1.20万hm2,几乎占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而且风险
较大的小麦茬直播稻面积仍在不断上升,虽然当地政府及农业技术部门加以科学引导、努力实施技术配套,但由于农民播种、管理措施落实不力,出现很多难全苗、难控草、结实难把握、倒伏易发生等生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简要说明旱直播稻出现生产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对策,供生产实践参考。
1 直播常规粳稻出现生产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出苗不全的原因
1)劣质种子,种子生活力不高。
一是陈旧种子,是因为贮存时间长与条件差,造成稻种内影响发根的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下降很快,适墒适深播种的种子不发根;造成稻种内原生质胶体失常,使萌芽时细胞分裂发生故障,出现出苗畸形。
二是种子本身含水量很高,超过粳稻14%的安全贮藏含水量,造成种子生活力下降,发芽
率降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85%标准。
以上情况均表现为,种子发芽率不足60%,有的甚至50%以下,在播种深浅一致的情况下,尚有活力的种子,田间出苗均匀,但出苗率不足30%,有的出苗很少,甚至不出苗。
2) 种子处理不当,烂种烂芽。
一是因为40℃以上的高温催芽致使种芽烫死造成烂种。
二是催芽时被细菌和霉菌寄生,形成滑壳和霉口,造成烂种。
三是未经浸种,加之播种过深,造成种子不能萌动或发芽慢,播后20℃以下,几天不能发芽,易
被霉菌侵染而烂种。
四是施用过多未腐熟的有机肥,排水不畅,田间水分饱和,在低温缺氧时,有机物分解产生硫化氢,致使种根中毒变黑,种芽枯黄停止生长。
3)播量不足,播种质量差。
一是播量不足,一般播量不足75kg/hm2。
二是播种
不均匀,出现过密过稀现象。
三是整地质量差,田间高低不平,水大漫灌,低洼区冲泥过深,连续晴天积水区水温升高,出现淤种、漂种、烂芽、雀害等现象。
四是播种方式不当,用旋耕机或人工草爬播种,播种过深过浅,过深和露籽的种子出不了苗,只有正常播深的种子才可以正常出苗。
4)环境影响烂秧烂苗。
一是田间水分饱和区域,在稻谷幼芽基部或谷粒破伤处产生乳白色胶状物的水稻绵腐病真菌性病害引起的烂秧,病部粘染泥土和氧化铁或澡类形成泥巴毛状物。
二是田间湿润区域,发生秧苗茎基部腐烂,带有赤色霉状物的水稻立枯病病害引起的死苗,致使秧苗枯黄卷缩,扯时易断。
三是在秧苗现青以后,偶尔发生的低温后曝晴,未及时灌水,三叶前后发生“青枯死苗”和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发生的“黄枯死苗”现象。
1.2 草害难控制的原因
旱直播水稻前期由于要保持出全苗和扎根炼苗,必须采取湿润灌溉的方式,有利于杂草种子萌发生长,致使田间出草早而快,加之旱直播田不需经深耙处理,只是免耕浅旋,杂草种子集中于土壤表层,致使杂草基数大、种类多,草相复杂。
同时在杂草防除用药、种类、时间方式上要求较为严格,稍有疏忽,田间杂草将难于控制。
1.3 结实难把握的原因
正常小麦茬后直播水稻最早只能在6月15日至20日播种,较育秧移栽的播种期
5月5月至10日,其播种期推迟近30d,整个生育期要短15d以上,根据响水当地气候条件,水稻最迟必须在9月上旬齐穗,10月上旬结实,如果播种迟或选用
迟熟粳稻品种,将可能出现受“寒露风”的影响,造成水稻不能安全齐穗、扬花结实,从而形成瘪粒。
因此,小麦后直播稻尽量不提倡,如若搞直播必须选用早熟中粳品种避免选用生育期过迟的中熟中粳或迟熟中粳品种,这是直播稻成败的关键。
2005年该县七套乡五套村20多户农民选用迟熟的扬辐粳7号作直播稻品种使用,大麦茬的只有正常收成的一半,小麦茬的两户几乎绝收。
1.4 易倒伏的原因
直播水稻根系入土浅,根群呈浅层横向分布,主要是因为直播田前茬耕耙耕层较浅,而插秧田耕耙耕层较深能充分到达犁底层,使根系易于下扎。
如果田间肥水管理不当、高峰苗过多,稻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过度,加上纹枯病防治不力等因素,后期略有大风,极容易倒伏减产,且不便于机械收获。
2006年江苏省黄海农场11管
理区就有因这些综合因素造成近70hm2水稻成片根倒伏。
2 解决直播常规粳稻生产问题的主要技术对策
2.1 按茬口季节选用对路品种
宜选择大穗型、出苗快、抗性强,种子扎根好、群量大、分蘖性中等偏强、生育期适中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品种。
茬口安排上白茬最好,大麦、油菜茬收获后适期播种,最迟不能超过6月15日,否则后期可能受低温影响难以安全齐穗或空秕粒增加。
小麦茬后搞直播的风险较大,需谨慎为之。
2.2 控制种量,科学做好种子处理
综合考虑品种、播期、茬口、肥力状况,掌握基本苗120万~150万/hm2为宜,用种量在75kg/hm2左右。
同时播前晒种1~2d,用恶线清一支浸种4kg,浸
2~3d,然后日浸夜露。
人工直播的浸到露短芽时播种,机械直播的浸到露白后捞出晾干播种。
2.3 精细整地,科学选择播种方式
前茬田尽量耙深耙透,水稻田的要尽量耙到深达犁底层,同时要求达到田间泥融、田平、三沟通达、高低不过寸土。
为便于田间管理,提倡条播,每3m理一条沟系。
旱直播的做到播深2~3cm,行距25cm左右。
选择机条播的可将稻麦条播机扩行距改成五脚下种。
旱直播后及时上串沟水窨透湿润田面,不可大水淹灌、田面漫灌,以防烂种或田面土壤板结,造成缺苗断垄。
也可试验使用“无水层泥浆条播法”:即在深耙水验平板面,放去田面积水,施用基肥浅旋后,采用自制的“人工
条播器”(条播器一个劳动力每天可播水稻田3hm2左右,具体制作方法另作介绍。
)进行播种,播种时保持田面无水层,在人工条播器后各个播行扣挂适当长度
的塑料薄膜轻拖一下,有利于谷粒陷入泥浆中,便于出苗和防止露籽鸟雀为害。
2.4 适时化除,科学控制杂草为害
第一次在播后2~4d,选择晴好天气,排干田间积水,用扫茀特、直播宁或利稻
进行封杀。
第二次在播后10~15d,稻苗2~3叶期,选晴好天气,在田间湿润无积水时,用稻杰或苄二氯等进行化除,用药24h后上水,然后保持3~5cm水层3~5d,切忌田间水层淹没秧苗心叶。
第三次在播后25~40d,秧苗5~7叶时,对阔叶杂叶及莎草重的田块,排干田间积水,用二甲四氯加苯达松进行喷雾,隔天复水,保水3~5cm水层,时间5d以上。
2.5 适度控调,科学安排肥水运筹
除在做好播种出苗、用药控草时的水分调节外,在从播种到水稻秧苗3叶期以湿
润为主,促扎根炼苗。
三叶后浅水勤灌促分蘖。
总苗数达预期穗70%~80%时脱
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
在孕穗时建立浅水层。
后期坚持干湿交替调节根系活力,增强抗倒能力。
收获前10d左右断水养根保叶。
肥料总的施用量控
制在纯氮300kg/hm2左右,五氧化二磷120kg/hm2左右,氧化钾120kg/hm2左右。
N、P、K比例为1∶0.4∶0.4。
基肥可用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
750kg/hm2加适当有机肥,于播种前2~3d均匀撒施浅旋拌和。
氮肥运筹基肥、断奶肥、壮蘖肥、穗粒肥分别占50%、10%、15%和25%。
一叶一心时施断奶肥,每公顷用尿素65kg左右。
三叶一心施壮蘖肥,每公顷用尿素98kg左右。
促花肥、保花肥每公顷分别用尿素90kg和75kg。
同时做好结合病虫防治的肥药混喷,达
到增强后期叶片功能,提高结实增加粒重的目的。
2.6 预测预报,科学组织病虫害统防统治
要根据测报情况及时做好条纹叶枯病、叶瘟病、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和稻飞虱、
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虫的统防统治工作。
3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高立民,李泽炳.作物栽培学(水稻)[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0-41
[2]卢仲善,李光滨.植物病理及农作物病害防治[M].农业出版社,198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