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真题演练word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济宁真题演练
考点一抗日战争
命题角度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2017·济宁中考)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今年春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1931年九一八事变B.1936年西安事变
C.1937年七七事变D.1938年台儿庄战役
2.(2016·济宁中考)“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
‘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
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
①南昌起义②九一八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平津战役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②③④
3.(2018·济宁中考节选)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
在惨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洗雪国耻】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受到的“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战争名称。
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现在报仇雪耻了”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
考点二解放战争
命题角度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4.(2018·济宁中考)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下边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5.(2018·济宁中考)诗言志,史铸诗。
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7·济宁中考)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
下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①②
7.(2016·济宁中考)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道:“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②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
③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
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
”作文中关于“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
A.①②④B.②④
C.②③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A 2.B
3.(2)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第(2)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根据关键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回答。
4.A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
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
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
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史实。
①是井冈山会师,②是解放战争,③是1919年五四运动,④是红军长征。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排除③,故选B。
6.B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