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如皋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分) ( ) A.薄.暮/厚古薄.今埋.怨/隐姓埋.名曝.光/一曝.十寒
B.轧.钢/相互倾轧.大度./度.德量力地壳./金蝉脱壳.
C.刹.车/名山古刹.效率./率.性而为劳累./连篇累.牍
D.堵塞./敷衍塞.责干劲./疾风劲.草呼吁./长吁.短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 )
A.李娜中网首轮出局,继续着她在法网辉煌之后的长时间离谱低迷,这主要原因是她自己、团队以及外界给她的压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B.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多措并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十二五”的工作重点。

D.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触及到社会更深层次的矛盾,所以社会的运行机制也要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企业公共关系”中“信息双向交流”的四项内容,每条不超过6
个字。

(4分)
信息双向交流在企业公共关系中非常重要。

要使企业与社会公众相互间达到充分的了解就要沟通企业的情况。

有的企业十分注重情感投入,通过建立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友善关系,以求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与信任。

有的企业积极确立适应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观念,进而通过沟通取得社会认同与支持。

当然,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相处也取决于双方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

在这方面,企业还要通过沟通引发和指导社会公众,以提升社会公众生活质量、指导消费并改变生活方式。

答:
4.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

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肥皂剧”。

一度时期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严格说来,肥皂剧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还是个空缺。

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但是多数都因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饶有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以致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

当然,这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是,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剧的时候,是否应该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呢?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

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

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

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

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

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

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

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

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

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

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

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

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

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

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

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多:赞美 B.处穷.达,临祸福穷:困窘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贷:宽恕 D.舁.至南阳求医舁:抬着
6.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3分)()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201203质量检测高三语文第1页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⑴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3分)
⑵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3分)
⑶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请举一例印证你的观点(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诗经·氓》)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劝学》)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4),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7),勿临渴而掘井。

(朱柏庐《治家格言》)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中国地图
高鹏程
⑴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

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

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⑵“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

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⑶地图上,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经过简短而漫长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⑷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的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谋生的——浙江象山。

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

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⑸中国地图,原来还可以是我们某个人情感分布的地图。

某些陌生的区域和地名,因为是亲人所在而不断变得熟知起来。

比照“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或者,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我们的“亲人分布图”吧!
⑹我想,我的这些穷亲戚们串门、相聚时,可能就会凑到这张中国地图前,指点着说这里那里距离的远近,说这里那里各自在远方的儿女的近况。

而一说“这里那里”,是否就有天涯咫尺之感,甚至亲人音容如在眼前了呢?
⑺我的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站在地图前看起来就像一个将军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用眼光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⑻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
⑼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⑽“阿舅,还是让小妹回来好了……”
⑾“啊……”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但他用力挥了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
⑿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

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

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
201203质量检测高三语文第2页
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

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

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文章选自2011年《散文》第10期,有删改)1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第⑶段中“漫长的跋涉”对老人和儿女们各意味着什么。

(4分)
答:
12.请指出第⑹段的写作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答:
13.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

(6分)
答:
14.请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

(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乔布斯的双面人生
蔡恩泽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在官方网站贴出乔布斯遗照,宣告这位传奇人物于当天早些时候去世。

(一)一面是屡遭失败的倒霉蛋,一面是收获颇丰的幸运儿乔布斯的人生至少有三次大的失败:败于苹果的竞争对手IBM,败于“莉萨计划”流产,败于公司内部的排斥。

但他把失败当成学费,从不言败。

尽管遭到一次又一次失败,命运之神却眷顾他,他以他的超常智慧取得了人生一个又一个硕果。

天才乔布斯一举颠覆了四个行业:他用iPod颠覆了音乐。

他用iPhone颠覆了手机。

他用Mac、iPad颠覆了计算机。

他又用皮克斯电影工作室奉献的《海底总动员》颠覆了电影,赋予了电影动画全新的含义。

这四个颠覆中,人生能涉猎其中一个就已无比辉煌,乔布斯的人生成就令全世界为之咋舌,为之动容,为之倾倒。

(二)一面是糟糕的人格缺陷,一面是完美的奋斗精神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是个不太讨人喜欢的“刺头”,他不仅孤傲、自大,而且不乏耍奸使滑、拉帮结派之举,甚至将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

他的传记中显示他如何让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是苹果创始人的沃兹帮助他干活,又如何用小聪明私吞奖金。

但他不乏奋斗精神,他并非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

1976年4月1日,他与沃兹、韦恩在他养父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公司。

他被斯卡利赶出苹果后,沉寂了数月,朋友们曾担心他会自杀。

一天,乔布斯在和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聊天时,突然产生了创办下一家公司的冲动,这个公司就是NeXT。

当苹果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又勇敢地挺身而出,临危受命,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准备承受骂名的勇气,还有一种让企业转危为安的决心。

(三)一面是凡人的病痛与折磨,一面是天才的灵感与创造
乔布斯也是肉体凡身,事业蒸蒸日上,健康却亮起了红灯。

2004年,他被诊断出患了胰腺癌,在胰腺内的恶性肿瘤引起死亡的概率非常高。

而他天才的灵感与创造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像电火花一样迸发出来。

在他第一次请病假时,就有评论说,他病休期间可以思考科技产品的更广阔图景和更遥远未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乔布斯说,“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

”他从不为自己偷学伟大的创意而惭愧。

苹果的产品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的创意来源于一群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和历史学家。

从其它领域的创新高手那儿偷来创意并应用到你的事业中,是完全可行的。

乔布斯从不以“偷窃”别人的闪光灵感为耻。

(四)一面是苹果的栽培家,一面是苹果的终结者
他辞去苹果CEO,带着身躯的伤痛离开苹果一线,就像重伤的战士撤出战壕一样。

他病情不容乐观,从此再无乔布斯。

这位天才对于苹果来说,是命悬一线的人物,是伟大的栽培家。

回顾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苹果与他休戚相关。

1976年,他和好友共同创立苹果公司,是第一任CEO。

1996年,他重返苹果公司,再次担任CEO,从那时起,苹果打上了不可磨灭的乔布斯印记。

2004年,他被诊断出胰腺癌,苹果股价下挫10%。

2005年,在他主导之下,苹果推出iPod nano,苹果重新回归市场宠儿。

2009年,他申请5个月病假,苹果股价又大跌7%。

2010年4月3日,他推出iPad,引领全球私人计算机进入“平板时代”。

从上述时间表不难看出,他救苹果于危难之间,他给苹果带来神话般的辉煌。

苹果的兴衰转折无不彰显他的影子,苹果的成长完全依赖他的个人影响。

但问题在于,假如有一天,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该如何保持长期发展的动力。

乔布斯卸任CEO一职并去世,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

作为天生的领袖,他的地位无可取代,他的个人魅力无人企及。

从这个意义上,乔布斯也许是苹果的终结者。

(原载2011年10月8日香港《大公报》,有删节)
15.文章最后说“乔布斯也许是苹果的终结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分条概括。

(6分)
答:
16.本文在介绍乔布斯的传奇人生时,主要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

(6分)答:
17.从全文看,乔布斯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具备了众多优秀品质。

从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6分)
答:
七、作文(70分)
请以“合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1203质量检测高三语文第3页
文科加试题
(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

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文士之效法古人莫善于退之尽变古人之形貌,虽有摹拟,不可得而寻其迹也。

其他虽工于学古而迹不能忘,扬子云、柳子厚于斯盖尤甚焉,以其形貌之过于似古人也。

选自姚鼐《古文辞类纂·序》
19.用斜线(/)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文士之效法古人莫善于退之尽变古人之形貌20.姚鼐属于清代哪一个文学流派?该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谁?请举一例。

(2分)答:
21.请根据这段文字概括姚鼐的关于学习古人的观点。

(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你在这里,大鱼会吃掉你。

”这是《边城》中二佬初见翠翠时说过一句话,也是后来
两人关系发展隐喻,只要提起这句话,翠翠心头就会洋溢起浓郁的诗意,一种温柔的
回忆。

B.“回归”是《老人与海》的主题之一,作品中的孩子带回了老人早已失去的青春,使他
看到了过去的自我,在海里独自与鲨鱼搏斗时还念叨着“但愿孩子在这儿就好了”。

C.《家》中觉民弟兄的同学创办了《黎明周刊》,觉慧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
教书,而觉民热情地参加工作并经常发表文章,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爱情。

D.《雷雨》中的鲁贵是个卑贱恭顺、猥琐贪婪的奴才,时不时让四凤去给蘩漪递个话“鲁
贵惦记着太太的病”,讨主子欢心;在家人面前,却摆出一副“老爷”派头。

E.《地球,我的母亲》用意象抒情,如“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是蚯蚓——我只不羡慕
那空中的飞鸟,它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即抒发了诗人渴望亲近地球的依恋之情。

23.简答题。

(10分)
(1)《呐喊》中有因头发被剪而搅得生活不平静的故事,请写出相关的篇名和人物。

(4分)答:
(2)《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先后做了哪些事情促成了孙刘联盟?(6分)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24~26题
天籁
冯骥才
你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去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下来的声音。

然而,你什么也听不到。

人的耳朵不是聆听天体的,而是听取俗事的;所以人们说茫茫宇宙,寥廓无声。

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有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音乐的天籁。

你怎样才能听到它,你乞灵于谁?
你仰着头,屏住气,依然什么也没听到,却感受了高悬头顶的天体的博大与空灵。

当乌云汇集,你的目光从那尚未闭合的云洞穿过,极力望去,一束阳光恰好由那里直射下来,和你的目光金灿灿地相撞。

你是否听到一种激动人心的灿烂的金属般的声响?当然,你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还有那涌动的浓雾,不安的流光,行走的星球和日全食的太阳,为什么全是毫无声息?
噢,你听到了!闪电刺入乌云的腹内,你终于听到天公的暴怒;你还说空中的风一定是天体的呼吸,否则为什么时而宁静柔和,时而猛烈迅疾?细密的小雨为了叫你听见它的声音,每一滴雨都把一片叶子作为碧绿的小鼓,你已经神会到雨声是一种天意!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只要人能听到的、听懂的,全不是天体之声。

你更加焦渴地仰着头——
不,不是你,是约瑟夫·施特劳斯。

他一直张着双耳,倾听来自宇宙天体深处的声音,并把这声音
..①描述下来。

尽管这声音
..②并非真实的天籁,只不过是他的想象,却叫我们深深地为之感动。

从这清明空远的音响里,我们终于悟到了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永恒!
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

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示以永恒。

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尽管如是,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

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听到了永恒之声,便是听到了天籁。

24.结合上下文,请指出文中加点的“声音”的不同。

(4分)
答:
25.说说文中运用第二人称有何艺术效果?(5分)
答:
26.作者借音乐表达对优秀艺术的看法。

请概括优秀艺术的特点(6分)
答:
201203质量检测高三语文第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