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教育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教育专...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教育专题复习:文化传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点知识点汇编(附练习题及(含答案))
【复习目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运用】
【复习过程】
一、考点知识梳理
(一)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和组成部分
(1)产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地位)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必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意义)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
3.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时代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中华文化自信的内涵、来源及重要性。
(1)内涵: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来源: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3)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①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①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二)传统美德
7.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①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①)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①有自尊互做、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①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①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8.中华美德有什么重要性?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①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9.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①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三)民族精神
10.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2.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3)改革开放新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抗击疫情精神等。
1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要求。
(1)表现: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①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①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6.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①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二、考试热点分析
例1:近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公示了31名经认定有严重失信行为即将被限制购买车票人员名单。
对在动车组吸烟、扰乱站车秩序、倒卖车票、被行政处罚的,限制购票180天。
铁路部门这一做法
①是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的需要①是强化守信褒奖和失信惩戒机制的需要①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诚信文化的需要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道德教育中诚信品质考点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题文中限制严重失信者购买车票的做法,表明国家对诚信建设的重视,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构建诚信社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诚信文化等,所以①①①符合题意,①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D。
例2:【文化自信】
材料一: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将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彰显
的大国气象,都浓缩在每期的90分钟里。
以古人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国家宝藏》“让文物活起来”。
材料二:2018年3月2日上映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和科研成果,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体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上映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厉害了,我的国》,当主旋律电影牢牢占据大众文化主流市场,获得高度评价,并频繁引发外界关注,已然是文化自信的最好例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国家宝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上述材料中《厉害了,我的国》等影视作品获得高度评价有哪些现实意义?(3)材料三中所指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哪里?
【答案】(1)材料一中的国家宝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①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传递正能量;
③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提高国际影响力,彰显我国综合国力;
⑤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答对其中三点可以得满分)
(3)材料三中的文化自信来自于:①来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来自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来自我国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和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来自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⑤来自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发展。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材料取自于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等文化传媒载体。
题文中的关键信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