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案 生活中的能量-冀教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能量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科学探究目的
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那种形式的能量。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2.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价值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难点】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准备】
橡皮筋动力飞机模型、弹弓、回力汽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能量的作用。

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汽车在干什么?牛在干什么?(生回答)。

提问:为什么人不吃饭就没力气?汽车为什么加了燃料才能行驶?动物为什么每天都在拼命地获取食物?(生:因为他们都需要能量)。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进入能量的世界。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能量
二、认识各种能量
1.认识机械能
师:你们玩过玩具飞机吗?
①出示橡皮筋动力飞机模型。

②提问:那你知道橡皮筋动力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吗?
③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橡皮筋动力飞机飞上天的过程。

④讲述:当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被绕紧时,橡皮筋就有了一种能量,当它放松时,就将这种能量释放出来了,这种形式的能量就是一种机械能。

所以说橡皮筋动力飞机飞起来利用机械能,也就是说飞行着的橡皮筋动力小飞机具有机械能。

④提问:生活当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机械能呢?
2.认识其他能量
①讲述: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②出示利用各种形式能量的图片
③提问:图片中各种现象利用了什么能量?
④学生回答(风车的转动利用了风能,声呐探测水中的沉船利用了声能,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运用了电磁能,电扇的转动利用了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将水加热利用了光能,烹调饭菜利用了热能,汽车运行利用了化学能,人吃的食物中贮藏着化学能。


⑤学生尝试为每种能量举出实例。

⑥学生进行小测试。

⑦小组讨论:为各种能量的使用举出实力。

学生交流,小组汇报。

3.小结: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量。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能量
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
《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获得交流与讨论引发的新的想法。

能力目标:
1.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3.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地图上的各种标志并学会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外出旅游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
板书课题《地图》。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展示各种地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2.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