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7会“演戏”的玩具|人教版(201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17会“演戏”的玩具 | 人教版
(201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戏剧表演中道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节约资源的习惯。

4.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戏剧表演中道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 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4. 团队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戏剧表演中道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 团队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
1. 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

2. 团队协作中的沟通和分工。

3.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视频、实物展示等。

2. 学具: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布料等)、剪刀、胶水、
彩笔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戏剧表演中道具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道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道具在
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
制作。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
1. 会“演戏”的玩具
2. 重点内容:道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废旧物品的创意设计、团
队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作业设计
1. 课后练习: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拍照至班级群。

2. 思考题:思考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在生活中的应用,写下自己
的感悟。

课后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反馈,评估学生对道具
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2. 教学内容的适当性: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
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作品质量,评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便于今后的教学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
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按照学号、座位、兴趣等。

在分组时,要考虑到每个组内的学生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搭配,以保证每个组都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创意设计和制作任务。

选择废旧物品
每组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废旧物品作为创意设计的原材料。

在选择废旧物品时,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废旧物品供学生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带来。

选择的废旧物品应该是安全、卫生、易于操作的,例如纸箱、塑料瓶、布料等。

创意设计
1. 道具的形状和大小:要符合戏剧表演的需要,方便演员使用。

2. 道具的颜色和图案: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戏剧的观赏性。

3. 道具的实用性:要考虑道具的耐用性和实用性,以便于多次使用。

制作
1. 安全和卫生: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同时,要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避免污染。

2. 环保和节约:在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避免浪费。

同时,要鼓励学生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以体现环保和节约的理念。

3. 团队协作和分工: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和分工,每个组员都要参与到制作中来,共同完成任务。

展示与评价
在制作完成后,每组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其他组的评价和反馈。

在展示和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公正、公平、公开,每个组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得到其他组的反馈。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反馈,以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实践操作的指导原则
1. 鼓励创新与个性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意,将废旧物品转化为独特的戏剧道具。

每个作品都应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2.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践操作不仅是完成作品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设计、制作和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促进合作与交流:分组合作是实践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并学会倾听、尊重和赞赏他人的意见和贡献。

4. 关注安全与环境保护: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
环境保护,通过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让学生体会到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实践操作的步骤细化
1. 准备阶段:教师应提前准备废旧物品和其他制作材料,并在课堂上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安全规则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制作阶段: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

学生应按照计划逐步完成作品,同时注意细节和美观。

4. 评价阶段:完成作品后,每组应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道具,并解释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其他学生和教师应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评价应基于创意、合作、技术技能和作品的整体效果。

5. 反思阶段: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和集体的反思。

学生可以思考自己在活动中的学习经历、遇到的挑战、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实践操作的支持策略
1. 差异化教学: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制作提示或材料,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成功完成项目。

2. 示范与指导:对于一些复杂的制作技巧,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示范,或者提供视频教程,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

3. 资源提供:教师应确保有足够的材料和工具供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废旧物品,增加材料的多样性。

4. 反馈与激励:教师应提供及时的反馈,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

通过正面的激励,可以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通过上述的细化步骤和支持策略,教师可以确保实践操作环节的
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