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过渡句作用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过渡句作用浅析
摘要:一篇文章由大大小小的段落组成,而连接各段落之间的句子就如同一条枢纽将各段落衔接在一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给人呈现一篇完美的文章。

过渡句的存在作用很大,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过渡句;作用;浅析
文章中的过渡句就如同一条主干线将段落自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段落之间相互照应,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整体结构,过渡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探究过渡句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探究何种情况下应需要过渡
(1)事件之间的转移需要过渡;(2)文章时间发生变化需要过渡;(3)记叙类文章记叙方式的转变需要过渡;(4)总结上文承接下文时需要过渡;(5)运用插叙方法开始时需要过渡。

二、探寻过渡句的作用
过渡句的作用很大,文章中缺少不了它。

过渡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两段之间,或是在一个段落的开头。

过渡句一般由两环节构成,前一节为上文内容的总结概括,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承上句。

后一节对下文内容的概括总结,既是启
下句。

过渡句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我们可以依据过渡句进行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对了解文章内容起到辅助的作用。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采用各小段落归并之法,先得出各段落段意,然后再借助过渡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另外,课文的过渡与详略,见闻与想象要引导学生去理解,通过利用过渡句来给文章分段,概括大意,归纳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

三、探究过渡句形式,深入领悟过渡句作用
文章中的过渡句能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合理,深化表达效果,让文章的内容更有层次,更有条理,中心更为具体、明确。

过渡句由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课文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明白过渡句出现的形式,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1.承接式过渡
此类文章作者在上下两部分的衔接处,以过渡句的方式设置一个悬念,进入下文,凸显文章的特色。

较为典型的课文有《蟋蟀的住宅》。

2.总分式过渡
此类文章作者用一句话作为一个单独的段落,对上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与概括,启示下文,达到总起分述之效,即为总分式过渡。

较为典型的课文有《美丽的小兴安岭》。

3.递进式过渡
此类文章作者先对前部分做出描述,而后再进一步完善文章内容,由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连接。

如“不但……而且……”。

较为典型的课文有《赵州桥》。

参考文献:
黄新福,邱衔霖.小学语文过渡方式浅析[J].教师之友,1996(07).
・编辑韩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