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师)卫生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模拟题2021年(3)_真题-无答案(7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师)卫生资格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模拟题2021年
(3)
(总分76.77,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流感嗜血杆菌在巧克力培养基上的菌落特点是
A. 红色
B. 露滴样
C. 黄色菌落
D. 油煎蛋样
E. 颗粒状
2. 全血细胞下降,血涂片中可见幼稚细胞,伴肝脾肿大。
可排除的疾病是
A. 骨髓纤维化
B. 非白血性白血病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 CH50增高,见于
A. RA
B. 伤寒
C. 大面积烧伤
D. 恶性肿瘤
E. 急性肾小球肾炎
4.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多食现象,主要原因是
A. 体内糖利用多,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出现饥饿感
B. 体内糖利用少,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出现饥饿感
C. 蛋白质合成加强,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出现饥饿感
D. 脂肪合成加强,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出现饥饿感
E. 三大营养物质合成加强,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出现饥饿感
5. 下面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A. 多次妊娠和哺乳妇女
B. 长期偏食
C. 发育成长中婴儿和青少年
D. 慢性失血
E.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慢性腹泻
6. 在脑膜炎病人脑脊液中可以查见的真菌是
A. 脑膜炎球菌
B. 肺炎链球菌
C. 结核分枝杆菌
D. 申克孢子丝菌
E. 新型隐球菌
7.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菌种保存法,在接种、孵育后,再向培养基中加入灭菌的
A. 液状石蜡
B. 石炭酸
C. 牛乳
D. 乙醇
E. 甲醛
8. 与AML-M4分型不符合的是
A. M4a以原粒及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B. M4b的原粒及早幼粒细胞之和>10%(NEC)
C. M4c原始细胞可呈酯酶双染色阳性
D. inv(16)为M4E0的特异性染色体畸变
E. M4E0的原始细胞增生与M4a、M4b或M4c任一型相同
9. 常用于临床血清蛋白分离的常规方法为
A.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B. 琼脂糖凝胶电泳
C.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 等电聚焦电泳
E. 园盘电泳
10. 对怀疑药物中毒的病人进行药物浓度检测时,取样时机选在
A. 用药以后,峰值时取样
B. 用药后立即取样
C. 在下一次用药前取样
D. 两次用药的时间中点取样
E. 随机取样
11. 在疱肉培养基可分解肉渣并在牛乳培养基中汹涌发酵的细菌是
A. 肉毒梭菌
B. 破伤风梭菌
C. 双歧杆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E. 副流感嗜血杆菌
12.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正确叙述是
A. 很稳定
B. 酶活性测定反应pH在10.0
C. 酶活性对酒石酸不敏感
D. 作为前列腺癌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
E. 作为前列腺癌确诊指标
13. 能分析出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构造的仪器是
A.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B. 火焰光度计
C. 高效液相色谱仪
D. 质谱仪
E. 毛细管电泳仪
14. 在室温保存比在4℃保存更稳定的酶
A. ALT
B. ALP
C. AST
D. CK
E. LDH
15. 能在SS琼脂上生长的大肠埃希菌菌落的颜色是
A. 浅红
B. 深红
C. 黄
D. 无
E. 深灰
16. 与免疫原混合/结合后可提高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
A. 载体分子
B. 免疫佐剂
C. 激活剂
D. 催化剂
E. 抑制剂
17. 酶活性浓度测定时控制干扰因素最主要的方法是
A. 做试验空白和单试剂改为双试剂
B. 采用单试剂和做试验空白
C. 调节仪器参数和做试验空白
D. 单试剂改为双试剂和采用单试剂
E. 调节仪器参数和单试剂改为双试剂
18. 方法比较试验中的比较方法是
A. 决定性方法
B. 推荐方法
C. 常规方法
D. 临床应用方法
E. 参考方法
19. 会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因素是
A. 药物
B. 输血
C. 脾功能亢进
D. 骨髓纤维化
E. 口服避孕药
20. 胆固醇升高不见于
A. 梗阻性黄疸
B. 肾病综合征
C. 甲状腺功能低下
D. 慢性肾功能衰竭
E. 肝硬化
21. 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和抗体称
A. 凝集原+凝集抗体
B. 沉淀素+凝集抗体
C. 血凝素+血凝抗体
D. 凝集原+凝集素
E. 凝集抗原+凝集抗体
22. 可引起肝脓肿的原虫是
A. 弓形虫
B. 蓝氏贾第鞭毛虫
C. 溶组织内阿米巴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E. 疟原虫
23. 下列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是
A. 骨髓纤维化
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 多发性骨髓瘤
D. 急性白血病
E. 巨球蛋白血症
24. 下列试验中用于区分革兰阴性与阳性菌的是
A. 硫化氢试验
B. 吲哚试验
C. 七叶苷试验
D. 尿素酶试验
E. 氢氧化钾拉丝试验
25. 关于血清钙离子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A. 通过激素的作用可控制血钙离子的浓度
B. 与神经肌肉活动无关
C. 在健康人中其浓度变化可相差两倍
D. 完全由游离钙组成
E. 与凝血无关
26. 在静脉采血时,正确的操作是
A. 选择容易固定、明显可见的股静脉
B. 用50g/L碘酊棉签消毒
C. 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成70°
D. 采用抗凝管时,需轻轻混匀
E. 采血后,快速将血注入试管
27. 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的特点是
A. 细胞呈嵌铺砖状排列
B. 胞质融合形成“胞质带”
C. 细胞大小不一致,核间距不等
D. 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
E. 有时在细胞团边缘也可见栅栏状
28. 室间质量评价方法包括
A. 盲点试验
B. 质量控制
C. 质控标准株
D. 实验室手册
E. 实验仪器检测
29. 能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快速定量的项目有
A. 葡萄糖
B. 免疫球蛋白
C. 胆固醇
D. 尿素
E. 肌酐
30. 尿试带法测定亚硝酸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感染细菌种类
B. 食物种类
C. 尿液在膀胱中贮留时间
D. 标本是否污染
E. 葡萄糖浓度
31. 粪便标本后一般应于多长时间内检验完毕
A. 1小时
B. 2小时
C. 1.5小时
D. 2.5小时
E. 3小时
32. 因临床需要选择长期给患者使用的强心苷类药物并需定期监测的是
A. 西地兰
B. 地高辛
C. 二氢地高辛
D. 洋地黄毒苷
E. 毒毛花苷K
33. 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上皮细胞(满视野),杆菌(较多),球菌(-),白细胞3个/HP,则清洁度为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E. Ⅴ
34. 在AIDS的实验室检测中,下列检测属于免疫标志的是
A. HIV分类培养
B. 血浆中检测HIV DNA
C. T细胞亚群分析
D. 血沉
E. P24的免疫印迹检测
35. 愈创木酯法隐血试验的主要优点是
A. 特异性强
B. 敏感性高
C. 大剂量维生素C无干扰
D. 试验阳性可基本确诊消化道出血
E. 试验阴性可基本排除消化道出血
36. 对下列疾病检查有意义的试验,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确诊
A. 纤维蛋白肽A测定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C.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D. 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
E. 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37.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伤寒疫苗是
A. Ty21a减毒活菌苗
B. 全菌灭活疫苗
C. 类毒素疫苗
D. Vi疫苗
E. 三联疫苗
38. 对Schilling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试验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有诊断价值
B. 该试验对碳酸盐分泌障碍的慢性胰腺炎早期有诊断价值
C. 在反映胰功能方面大致与检测胰液中胰蛋白酶排量试验相似
D. 在我国应用广泛
E. 本实验简便迅速,对胰源性和小肠疾病引起的脂肪泻也有鉴别价值
39.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A. 磷钨酸酶法
B. 聚乙烯硫酸盐法
C. 超速离心法
D. 匀相法
E. 免疫共沉淀法
40. 以下不是细菌L型特点的是
A. 多形性
B. 易着色
C. 生长慢
D. 营养要求高
E. 对渗透压敏感
41. 下列哪项改变不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改变
A. MCHC320~360g/L
B. MCV110~160fi
C. MCH33~50pg
D.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 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巨大红细胞
42. 呈倒置梨形,大小多为白细胞的2~3倍,虫体顶端有5根前鞭毛,则最可能是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淋球菌
D. 霉菌
E. 滴虫
43. 对下列疾病检查有意义的试验,用于DIC的早期诊断
A. 纤维蛋白肽A测定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C.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D. 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
E. 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44. AMI时持续时间最长的指标是
A. Mb
B. CK-MB
C. cTn
D. AST
E. CK-MM3/CK-MM1
45. 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肯定会出现的改变是
A. WBC增高
B. D-二聚体阳性
C. PLT减少
D. Fg下降
E. FVⅢ∶C下降
46. Pandy试验主要检测脑脊液中的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黏蛋白
D. 糖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47.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染色阴性
B. 红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阴性
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片分类计数中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
D.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E.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倾向严重
48. 以下关于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 HP是引起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致病菌
B. 目前未发现HP感染与胃癌存在联系
C. HP是导致慢性腹泻的最常见病原菌
D. HP是导致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致病菌
E. HP是导致散发性细菌性肠炎的常见致病菌
49. 下列关于渗出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为浑浊
B. 常自凝
C. 比密多>1.018
D. 蛋白定量多>30g/L
E. Rivalta试验常阴性
50. 哪种因素的刺激一般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降低
A. 劳动
B. 寒冷
C. 饥饿
D. 休息
E. 精神刺激
51.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制主要是T细胞介异的哪型变态反应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尚不确定
52. 下列哪种情况血清肌酸激酶不会升高
A. 肌内注射
B. 恶性肿瘤
C. 插入导管
D. 骨骼肌损伤
E. 甲状腺功能低下
53. 下列哪项试验不是凝集反应
A. ABO血型鉴定
B. 免疫妊娠试验
C.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D. 肥达反应
E. 中和反应
54. 糖尿病病人常伴有的变化是
A. 血脂异常,尤其甘油三酯异常
B. 低钾血症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
E. 高蛋白血症
55. 诊断男性不育时精子活动力不良需超过
A. 35%
B. 25%
C. 55%
D. 40%
E. 50%
56. 量器校正的温度尽可能选择靠近
A. 0℃
B. 10℃
C. 20℃
D. 37℃
E. 42℃
57. 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肝脾不肿大,可能为下面哪种疾病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骨髓纤维化
D. 急性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8. 含有ApoAⅠ最多的是
A. HDL-C
B. LDL
C. VLDL
D. CM
E. CM残基
59. 不属于放射免疫分析特征的是
A. 核素标记在抗原分子上
B. 主要用于小分子的测定
C. 非竞争性免疫分析
D. 非均相免疫分析
E. 体系中抗体限量
B1题型
1. 均值为3.5,标准差为0.5,某测定值为3.5,“Z计分”值就为
A. 1
B. -1
C. 3
D. 0
E. -2
2. 妇女生殖道厌氧标本收集方法是
A. 针管抽取
B. 后穹隆穿刺抽取
C. 肺穿刺术
D. 胸腔穿刺术
E. 膀胱穿刺术
3. 封闭性脓肿厌氧标本收集方法是
A. 针管抽取
B. 后穹隆穿刺抽取
C. 肺穿刺术
D. 胸腔穿刺术
E. 膀胱穿刺术
4. 各期粒细胞均呈阴性的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过碘酸-雪夫反应
C. 碱性磷酸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5. 免疫比浊试验用于
A. 血清蛋白组分分析
B. 抗原蛋白定量
C. 抗原或抗体的效价测定
D. 鉴别免疫球蛋白的类和型
E. 蛋白质纯化
6. 帮助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过碘酸-雪夫反应
C. 碱性磷酸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7. 免疫电泳可用于
A. 血清蛋白组分分析
B. 抗原蛋白定量
C. 抗原或抗体的效价测定
D. 鉴别免疫球蛋白的类和型
E. 蛋白质纯化
8. 血小板无力症检查
A. 纤维蛋白肽A测定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C. 血小板抗体PAlgG检测
D.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E. 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9. 自早幼粒细胞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并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的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过碘酸-雪夫反应
C. 碱性磷酸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10. 免疫固定电泳可用于
A. 血清蛋白组分分析
B. 抗原蛋白定量
C. 抗原或抗体的效价测定
D. 鉴别免疫球蛋白的类和型
E. 蛋白质纯化
11. 甲、乙型血友病检查
A. 纤维蛋白肽A测定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C. 血小板抗体PAlgG检测
D.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E. 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12. 自早幼粒细胞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并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的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过碘酸-雪夫反应
C. 碱性磷酸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13. 均值为3.5,标准差为0.5,某测定值为5.0,“Z计分”值就为
A. 1
B. -1
C. 3
D. 0
E. -2
14. 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确诊
A. 纤维蛋白肽A测定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C. 血小板抗体PAlgG检测
D.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E. 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15. 常用来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的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过碘酸-雪夫反应
C. 碱性磷酸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16. 均值为5.5,标准差为0.5,某测定值为5.0,“Z计分”值就为
A. 1
B. -1
C. 3
D. 0
E. -2
17. 用于DIC的早期诊断
A. 纤维蛋白肽A测定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C. 血小板抗体PAlgG检测
D.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E. 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