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选择题限时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选择题综合限时练
(2020 •广东肇庆一模)2020年3月21日,装载着捐赠西班牙抗疫物资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一马德里)从义乌铁路西站发车。

浙江省义乌市,被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西班牙马德里是义乌中欧班列在欧洲的大本营,也是各国货物实现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地;自2014年11月18日义乌- 马德里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中国生产的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销往欧洲国家。

据此回答1〜2题:
1.马德里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需要在火车站附近配建大型的货物()
A.生产中心
B.销售中心
C.仓储中心
D.质检中心
2.制约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市场
C.技术
D.原料
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 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

①〜⑧表示气候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在同一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的是()
A.①和⑧
B.②和⑤
C.③和⑥
D.④和⑦
4.气候类型②③④所在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
(2020 •广东江门调研)1979年,某考察队对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进行植被取样(样带位置如图)调查,发现植被以多年生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交织成网,形成密集而松软的垫状植物。

2015年,考察队重新调查该区域植被,发现灌木严重退化,多种草本植物已经入侵,而成为优势物种。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植被调查样带()
A.沿着山谷延伸
B.最大高差小于540m
C.全长超过3 000m
D.沿途坡度变化均匀
6.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的特点突出反映了当地()
A.昼夜温差大
B.降水稀少
C.日照时间短
D.风力强劲
7.导致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草本植物入侵、灌木退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冬季积雪增多
B. 土壤肥力降低
C.冬季气温偏高
D.植被覆盖度降低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种养循环图”。

读图,回答8〜9 题:
点灯.做坂、
维鸡保祖
8.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儿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
9.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020 •福建泉州线上测试)荷兰全年降水均匀,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约为760mm和550mm,其中4至9月蒸发较旺盛。

荷兰1/4 土地海拔不到1米,需要筑堤拦海和排涝,雨水依靠重力或动力排放入海。

下图示意公元1000年以来荷兰西部区域陆地下沉与海平面上升情况(图示海拔高度以1900年海平面为基准)。

据此回答10〜11题:
陆地海战..... .. 春潮水位
海平面------------ 落潮水位
10.推测荷兰需要筑堤拦海但又能依靠重力排水入海的时间大约是()
A.1000〜1200 年
B.1200〜1300 年
C.1300〜1600 年
D.1600〜2000 年
11.目前荷兰将部分围垦低地退垦,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海域面积
B.减少风暴潮侵害
C.保护沿海生态
D.发展沿海旅游业
(2020 •福建漳州三模)湿润系数是指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力(最大可能蒸发量)的比值,下图示意某区域的湿润系数分布,据此回答12〜13题:
巴伦支海
12.甲处的实际蒸发量与蒸发力数值接近,其原因是()
A.气温较高
B.风力较强
C.水域广阔
D.空气干燥
13.引起乙、丙两处湿润系数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大气环流
(2020 •山东日照一模)台湾岛东北海域常年存在几个冷水区,其中心温度比周围低2〜4℃,深度可达100米。

冷水区的位置和强弱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下图示意台湾岛东北部海底地形与海洋表面平均水温分布。

据此回答14〜16题:
14.冷水区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日本暖流遇海底地形抬升,底部冷海水上泛
B.寒流来水受岛屿阻挡,冷海水在该区域聚集
C.受洋流的影响蒸发量大,海水热量损失严重
D.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离岸流,底部冷海水上泛
15.冷水区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冷水区附近(A.通行难度增大
C.台风灾害频繁)
B.渔业资源丰富D.垃圾大量聚集
参考答案
1.C
2.A第1题,从材料可知,西班牙马德里是义乌中欧班列在欧洲的大本营,也是各国货物实现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地。

为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需要在火车站附近配建大型的货物仓储中心,有利于进行货物存储、中转,即集散,C对。

货物集散本身已是成品,并不需要再加工生产,A错。

销售中心一般布局在信息渠道发达的商业中心,不会布局在火车站区域,B错。

质检中心发挥不了集散作用,D 错。

第2题,小商品制造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欧洲国家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会制约此类型的制造业在欧洲国家发展,A对。

欧洲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购买力强,市场是其优势,B错。

欧洲具有先进的工业技术,并非制约因素,C错。

小商品制造业不是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并非制约因素,D错。

3.A
4.A第3题,O点为极点且位于大陆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地球上的低气压带包括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在图示范围内,没有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A、B均位于赤道上,其附近的①、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第4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区域定位。

根据南半球的三个大陆南北跨的纬度多少可排除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所以A选项正确。

5.B
6.D
7.C第5题,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图中植被调查样带右半部分等高线向低处凸出,A错误。

图中等高距为30米,植被调查样带最高海拔范围是2 550〜2 580m,最低海拔是 2 040〜2 070m,相对高差是480〜540m,最大高差小于540m,B正确。

植被调查样带全长约跨经度1'30〃,距离相差约2 775千米,再加上位于40°附近,长度需要乘以纬度的余弦值,因此其长度小于3 000m,C错误。

沿途等高线变化较大,坡度变化较大,D错误。

第6题,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气候寒冷,降水多,风力强,植被主要以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植株矮小,匍匐贴地,交织成网,形成密集而松软的垫状植物。

这种形态的构造具有防寒、防风的特征。

海拔高,昼夜温差小,日照时间长。

D正确,A、B、C错误。

第7题,西坡降水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气温偏高,蒸发加剧,灌木生长需水量大,草本植物需水量小,灌木因此退化。

原来灌木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多,灌木退化,土壤有机质变少加剧灌木退化,从而造成草本植物入侵。

草本植被覆盖度高于灌木。

C正确,A、B、D错误。

8.B 9.B第8题,该产业发展的是生态农业,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B正确。

第9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是经济效益不是生态效益,故①⑤错误,②③④正确,B正确。

10.C 11.C第10题,本题考查海岸带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1000〜1300年,陆地海拔均高于涨潮水位和落潮水位,说明只有重力排水入海,不会海水倒灌,不需要筑堤拦海,A、B错误;1300〜1600年,陆地海拔低于涨潮水位,需要筑堤拦海,防止海水倒灌;陆地海拔高于落潮水位,
可以依靠重力排水入海,C正确;1600〜2000年,陆地海拔均低于涨潮水位和落
潮水位,说明海水倒灌,需要筑堤拦海,但无法依靠重力排水入海,D错误。

第11题,本题考查海岸带开发的知识,考查区域认知能力和思维分析,需将图中图表信息与海岸的特点结合起来分析,再根据选项一一排除即可,围垦低地会导致湿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将围垦低地退垦,可以保护沿海生态,C正确;材料“荷
兰1/4 土地海拔不到1米”,国土面积减小,不可能为了增加海域面积,A错误;减少风暴潮侵害,需要筑堤拦海,围垦低地退垦不能减少风暴潮侵害,B错误;
围垦低地退垦与发展沿海旅游业关系不大,D错误。

12.C 13.C第12题,从图中的轮廓可以看出,甲处位于黑海,水域广阔,故实
际蒸发量与蒸发力数值接近,C正确;蒸发力是最大可能蒸发量,考虑了气温、风力得出的结果,排除A、B;海洋不可能空气干燥,排除D。

第13题,乙地位于山地的西侧,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故湿润系数大;丙地位于山地的东侧,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湿润系数小,C正确,D错误;两地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小,影响较小,A、B错误。

14.A 15.B 16.B第14题,由材料知,冷水区位于台湾岛东北海域,沿岸受日本暖流影响。

读图可知,台湾岛东北海域等深线弯曲度较大,说明海底地形起伏大, 日本暖流遇海底地形抬升,底部冷海水上泛形成冷水区,A正确,B错误;受洋流蒸发影响导致海水热量损失,台湾岛东部均出现水温下降现象,而不是仅仅在东北
海域出现冷水区,C错误;东北信风吹拂形成向岸流,导致海水下沉,底部冷海水
不可能上泛,D错误。

第15题,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规律是1 000米以上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 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夏季时,表层海水升温迅速,水温高,深层水温低,底部冷海水和表层暖海水温差达到最大,冷水
区最明显,B正确;春秋季和冬季表层水温较低,和底部冷海水温差相对较小,冷
水区不太明显,A、C、D错误。

第16题,冷水区是由于底部冷海水上泛而形成,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冷水区中心温度比周围低2〜4℃, 对船只通行影响不大,A错误;台风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冷水区附近气温较低,不利于台风形成,台风灾害会减轻,C错误;冷水区底部冷海水上泛,不利于垃圾大量聚集,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