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本科生线上学习的学情调查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专业本科生线上学习的学情调查与建议①
张莹,张
静,段
钰
(滨州医学院,
山东烟台264003)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还在慢慢影响着教育、改变着教育。
以中国大学慕课为例,其自2013年起步,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示范引领下,上线慕课数量增加到1.5万门,在校生和其他社会学习者学习人数上涨至2.7亿人次。
中国慕课平台的建立可以将优秀的精品课程向全国推广,更
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不仅可以
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学习,还能够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微课等线上资源进行自学,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
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普通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未来人民健康的特殊需求。
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习医学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线上学习平台的发展,
线上医学相关课程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采用线上教学不但能够突破时间、地点等的限制,而且能够提升医学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针对医学专业本科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习情绪和效果等的学情进行调查,
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医学专业本科生线上学习状况,并针对线上学习所存在的问题来制订解决方案,对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条件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对某高校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年级学生群体进
行随机抽样调查,
总样本数为1068名学生,参与调查的学生均已接受三个月及以上的线上学习。
(二)评价工具
应用“问卷星”自编调查问卷以线上调查方式完成。
学生扫描手机二维码就可以填写并提交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且调查对象必须答完所有题目方可提交至后台数据库,每位调查对象只能填写一次问卷。
问卷涉
及三个方面:(1)一般资料:含性别、年级、专业。
(2)线
上学习状况:线上学习的积极影响、
线上学习面临的问题和学生为改善线上学习状况采取的措施。
(3)学生对线上学习的评价与建议。
(三)信度检测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 ’s alpha )是衡量量表或测验信度的一种方法。
克隆巴赫系数公式:琢=K K -1(1-∑S i
2
S x 2
)公式中,α为信度系数,K 为测验题目数,S i 2表示所有被试在第i 题上的分数变异,S x 2为所有被试所得总分的方差。
α系数是所有可能的分半信度的平均数,α值在0.8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比较好,α值在0.9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非常好。
(四)数据统计
运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①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科研规划课题(YJKT202131)。
作者简介:张莹(1983—),女,汉族,博士,滨州医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病原生物学教学与改革。
[摘
要]针对某高校医学专业本科生线上学习学情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习投入较多,自我效能感较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强。
而大约30%左右的学生会出现线上
学习兴趣低,对通过线上学习完成学业没有信心,
主观能动性较差。
因此,针对线上学习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提高学生线上课堂的学习效率;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充实线上教学方法,达到较好的线上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心理
弹性,维护好学生线上学习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线上学习;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投入;自我效能感;主观能动性[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12-0052-0352--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结果与分析
(一)信度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回1068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32份,问卷有效率为96.6%。
调查的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男生385名,占比37.3%;女生647名,占比62.7%。
经检验,本调查中的琢=0.948,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二)学习投入状况
参与调查学生的1032人,其中有739人,占比71.61%,认为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参与线上学习。
他们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具有出众的精力和韧性,愿意为学业付出努力而不易疲倦。
他们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业中,并且感到快乐;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认为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有293人,占比28.39%,他们在线上学习过程中觉得力不从心,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业中。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可以面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起到监督的作用。
由于线上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旁观者与监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懈怠。
网络人为地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直接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有些学生对学业缺乏学习热情,自制力较弱,不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线上学习投入情况。
为了加大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投入,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可以适时改变线上提问或者出题的方式,从而掌握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投入情况。
(三)线上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分析
本调查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主要包括线上学习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线上学习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线上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能力、线上学习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能够把握线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线上学习很适应、有信心通过线上学习完成学业几个方面。
调查中71.03%的学生表示在线上学习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63.08%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线上学习资源较多,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可以整合各种平台来源的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医学专业本科生传授理论知识,使课程内容更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70.25%的学生表示线上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71.02%的学生表示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监督、答疑和启发、
引导的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线上学习区别
于传统课堂学习的地方在于,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
教师指定的线上教学内容,甚至是主动涉猎网络学习
资源平台上相关的其他内容。
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
学习能力,他们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会获得强烈的成就
感。
本次调查中67.35%的学生能够把握线上学习的重
点和难点,67.73%的学生表示对线上学习很适应,68.8%的学生有信心通过线上学习完成学业。
教师在传统的课题讲授过程中会通过重点强调、反复讲授等方
式,向学生讲授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可以通过课堂
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
线上
学习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可能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突
出和强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适时适度的引导作
用,让学生对重点和难点有很好的把握,并且有信心顺
利地完成学业。
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约30%左右的学生对线
上学习兴趣较弱,他们认为通过线上学习掌握不了所学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线上学习不适应,甚至认为通过
线上学习完成不了学业。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环境的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
地点在教室,学生集中学习,学习氛围较浓,外界环境
干扰比较少。
而线上教学学习地点不固定,有些学生可
能没有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或者较好的网络条件,导
致学习效果不佳。
(2)学生对线上学习认可度和接受度
不高。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深入人心,有些学生不
能即时转变心理状态,参加线上学习时会产生心理焦
虑,担心自己不能够完成学习目标,一时间难以适应线
上学习。
(3)实践操作受到限制。
由于医学专业本科生
特殊的专业要求,各学科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都有相应
的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会弱化实践操
作,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一是要
强化教师在线上学习的引导地位,让学生集中时间段来
学习,教师在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引导,及
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是要了解
学生的心理状况,转变学生的固有思想,关注学生的学
习状态,对可能存在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加以重点关
注,及时帮助他们疏导和化解不良情绪。
三是完善线上
学习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医学专业本科生来讲,
可通过观看实践操作的视频、应用线上学习的实践平
台和完成课后实践操作相关习题等方式,来达到提升
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53--
.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析
为了更好地适应线上学习,学生会主动转换学习观念、改善学习方法。
调查发现,81.2%的学生会主动考虑如何改善自己的线上学习效果,其中75%的学生会利用多种学习方法强化知识点、面的吸收,68.9%的学生会提前预习,79.65%的学生通过做笔记来帮助记忆和总结知识点,58.43%的学生会把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进行归类并及时查缺补漏。
线上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通过主动学习来获得知识。
线上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然后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件等内容设计网络课程,发布到课程中心。
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联入课程中心,注册、登录,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线上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使教师从教室的主导地位转换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线上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也有相似特点,比如学生在接收到教师讲授或者网络平台信息时,都要进行有意义的加工,从而获取知识。
学生都要通过提前预习、做课堂笔记或错题归类等方法增强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建议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线上学习的教学环境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会产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不同学生的线上学习环境不同,他们掌握线上学习课程内容的程度不同。
不同学生对线上学习投入不同,他们是否可以合理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不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能动性区别都很大。
如果没有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很容易会出现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不能准确、有效地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要点。
因此,加强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是保证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使教师能够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还能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线上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充实线上教学方法
线上学习资源的质量是决定线上教学成功的关键。
目前,线上教学方法主要有直播、录播、语音、图文等方法。
直播可以是本学科教师进行网络直播课程,除了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其他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差异不大;课程录播不仅可以是本学科教师进行提前录制完成的教学课程内容,还可以是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录制课程。
线上学习资源较多,学生不仅可以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学习,还能够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微课等线上资源进行学习。
另外,还有语音和图文等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制作好相应的图文内容或者是PPT课件,上传到系统的后台中,这样,不管是直播还是录播,教师都可以随时调用这些课件,也可以直接通过屏幕分享出来,通过分享图文课件来实现授课。
多元化的授课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线上学习资源,达到较好的线上学习效果。
(三)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
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焦虑等问题。
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大学读书期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而他们未来的职业要求医学生应有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线上学习造成的学生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干预,才能维护学生较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
一是要求学校在管理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包括心理辅导、心理课程、“一对一”沟通等措施。
二是要求授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线上教学中要更有耐心、爱心和细心,关心学生的心理动向和心理问题,并及时干预,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顾陇,刘金妹.大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22):181-184.
[2]黄宝真,高侨,张淑雯,等.绩效考核执行现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3):81-85.
[3]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1-30.
[4]潘晨,张静,刘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助力高校在线教学建设: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0(23):1-3.
[5]陈思迪.基于信息素养的混合式教学线上资源设计策略[J].科教导刊,2021(7):48-49.
[6]张世娟.公共突发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82-84.
因编辑马燕萍
5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