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编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生物一轮选编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生物一轮选编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生物一轮选编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高考生物一轮选编练题(2)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鉴定中选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C.脂肪,葡萄糖D.葡萄糖,蛋白质
C[脂肪可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实验不需加热,若观察组织细胞内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若观察研磨液,无需用显微镜;鉴定DNA不用健那绿染液;斐林试剂与葡萄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无需加热。
]
2、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其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属自养生物,后者无细胞壁、属异养生物,这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答案】A
【解析】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如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A正确;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D错误。
3、以提取的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氧气的消耗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但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D[此题考查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实验分析能力。
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说明丙酮酸是在线粒体中分解利用的。
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说明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说明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产生了丙酮酸.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不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4、(2017·山东淄博一中期中)某同学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某一细胞由后期逐渐过渡到末期,形成细胞板
D.在部分细胞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
B[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观察不到染色体,A错误;不同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正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已被杀死,不能看到细胞由后期逐渐过渡到末期,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D错误。
]
5、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图示一变异
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
不影响A基因功能。
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
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
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
A.1∶1 B.1∶0
C.2∶1 D.3∶1
【答案】A
6、研究发现,某种动物体内Wex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会使其所编码的蛋白质中相应位置上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结果导致( )
A.Wex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改变
C.突变基因所编码蛋白质中的肽键数改变
D.突变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数改变
A[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等位基因,故Wex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但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变;由于该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故突变后的基因与原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数相等;由题干信息可知,突变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不变,故肽键数目不变。
]
7、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C
8、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B[曲线c表示的是饮用1 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A选项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不变(曲线b),但生理盐水被吸收后血液总量暂时性增加,B选项正确;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C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D选项错误.]
9、(2017·清远市统考)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
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
B[由题图可知,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a7。
a1是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散失的能量a3以热能的形式存在,热能不能再被其他营养级利用,这也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重要原因。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6÷a1。
]
二、非选择题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
低于当地白粒小麦。
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
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分组、步骤及
结果如下:
分组
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步骤
①加样0.5 mL提取液0.5 mL提取液C
②加缓冲液(mL)111
③加淀粉溶液(mL)111
④37 ℃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
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
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麦种子的提取液(去淀粉),即提取液中酶的活性。
步骤①对照管中可加入等量(0.5 mL)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以保证酶的活性.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越高,则蓝色越浅;反之,则蓝色越深,即红粒小麦的淀粉酶活性较低,其穗发芽率也较低.若③中淀粉溶液(反应底物)浓度适当减小,要使显色结果不变,保温时间应缩短,以缩短反应时间。
(2)本实验要证明两种淀粉酶活性对穗发芽率的影响,则自变量为淀粉酶的种类,因变量仍为显色结果。
相对于实验Ⅰ中使α。
淀粉酶失活(保留β.淀粉酶活性)(作为对照),实验Ⅱ也应使β淀粉酶失活(保留α。
淀粉酶活性)。
若实验Ⅰ(α。
淀粉酶失活)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实验Ⅱ(β淀粉酶失活)中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则可以说明α.淀粉酶活性对显色结果造成了影响,即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0.5 mL蒸馏水控制pH 红粒小麦低缩短(2)β。
淀粉酶失活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