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扬州市内能的利用专项测试(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扬州市内能的利用专项测试(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实验,给试管加热到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
A. 加热使试管内水变成大量小水珠
B.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C. 试管口木塞冲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试管内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是内能增加【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加热使试管内水变成大量的水蒸气,不是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C符合题意;
D、木塞冲开,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物态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相关知识.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注意平时知识的总结.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能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发光二极管主要使用的材料是超导体
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
D. 光纤通信是用超声波在光导纤维里传播来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是短期无法再生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错误;
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
D、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2)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3)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但是具有方向性的;(4)光导纤维是利用频率比较高的激光来传递信息的.
3.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水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 把煤磨成煤粉完全燃烧,煤的热值变大
C. 家用“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因为水的密度大
D. 糖放入热水中很快变甜是由于温度越高,内能越小
【答案】 A
【解析】【解答】A.水银难压缩,是分子间存在斥力,A符合题意;
B.煤的热值是特性,磨成粉末,热值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家里的暖气用水在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不符合题意;
D.糖在热水中,水变甜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热值是燃料的特性,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4.下列各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用电开水器加热水
B. 衣服在阳光下暴晒升温
C. 火箭升空
D. 双手摩擦生热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开水加热器是要消耗电能的,加热水转化为水的内能,是电能转化为内能,A不符合题意;
B、衣服在阳光下曝晒升温是将光能转化为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火箭升空是要消耗燃料的,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C不符合题意;
D、双手摩擦发热是克服双手间的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我们要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5.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B.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C. 汽油在使用过程中热值减小
D. 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吸热能力强的物质【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热机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大量的热量,是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故A错误;
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错误;
C、汽油在使用过程中,汽油的质量减小,但热值不变,故C错误;
D、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吸热能力强的物质即比热容较大的物质,一般用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同等情况可,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热机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大量的热量;(2)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3)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无关;(4)水的比热容
大,这是经常被用做取暖介质和冷却剂的原因.
6.我国是全世界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们通过打电话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听筒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 振动用的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D. 手机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人们通过打电话交流,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
B、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就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听筒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故B错误;
C、做振动用的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C正确;
D、手机充电的过程,消耗的是电能,最后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
故选B.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听筒将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利用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4)手机充电的过程,消耗的是电能,最后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
7.当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整车重的0.08倍,效率为40%.已知汽车整车质量为1500kg,油箱容积为50L.(汽油热值q=3.3×107J/L,g=10N/k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汽车匀速前进受到的阻力是1200N
B. 这时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6×104W
C. 牵引力做的有用功1.65×109J
D.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550km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汽车匀速前进受到的阻力:f=0.08G=0.08mg=0.08×1500kg×10N/kg=1200N;故A正确;
B、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1200N,
汽车行驶的速度:v=108km/h=30m/s,
这时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 = =Fv=1200N×30m/s=3.6×104W;故B正确;
C、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Vq=3.3×107J/L×50L=1.65×109J,
因为汽车的效率η= =40%,
所以牵引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ηW总=40%×1.65×109J=6.6×108J,故C错误;
D、根据W=Fs可得,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 = =5.5×105m=550km.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根据G=mg和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整车重的0.08倍求出阻力的大小;(2)汽
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的大
小,又知道汽车行驶的速度,根据P= = =Fv求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知道汽油的热值和油箱容积,可利用公式Q放=Vq计算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又知道汽车的效率为40%,可利用公式W有用=ηW总计算出牵引力做的有用功;(4)利用公式W=Fs的公式变形计算出汽车行驶的路程.
8.我国南海海底存储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l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164m3的甲烷气体放出的热量相等,这说明可燃冰的()
A.热值大
B.比热容大
C.质量大
D.密度大
【答案】A
【解析】【解答】l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164m3的甲烷气体放出的热量相,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热值是指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l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164m3的甲烷气体放出的热量相等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在凝固的水温度为0℃,它没有内能
B. 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有些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它们的热机效率达到了100%
C.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D. 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答案】C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正在凝固的水温度为0℃,这同样有内能,A不符合题意;
B、目前有些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率,但效率不会达到100%;B不符合题意;
C、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大小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均无关,C符合题意;
D、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还与燃料的质量以及燃烧程度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热机在工作过程中造成能量损失的因素有:燃料很难全部燃烧、排出的废气带走能量、热机部件要散热、克服运转机件之间的摩擦消耗能量,由此分析解答;
(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4)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燃料燃烧放热与其质量、热值以及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10.在下图描述的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壶内水沸腾后将壶盖顶开
B. 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
C. 利用反射镜采集奥运圣火
D. 利用暖身贴给背部保暖
【答案】 B
【解析】【解答】A、水将壶盖顶开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不符合题意;
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符合题意;
C、利用反射镜采集火种是光能转化为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暖身贴给背部保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通常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通常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1.内燃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内燃机主要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
B. 只要汽油机气缸内的汽油完全燃烧,热机效率就可以达到100%
C. 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故A错误;
B、热机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要克服机械部件间的摩擦做额外功,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B错误;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不同之一: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2)任何机器在做功时都不可避免的做额外功,效率不可能达到100%;(3)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热机工作过程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2.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 2 kg的煤完全燃烧比1 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
C. 1 kg煤燃烧放出3×105 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3×105 J/kg
D.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
【答案】 D
【解析】【解答】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燃烧程度、质量都无关,故AB错误;由于不确定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故C错误;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D说法正确。
故选D。
13.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答案】C
【解析】【解答】压缩冲程中,两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做功冲程中,两气门均关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
和做功冲程有能量的转化.
14.下列四组连线情况完全正确的是()
A. 物理量及单位
B. 能量转化及其常见的实例
C. 物理常量的值
D. 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
A、在物理学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伦,力的单位是牛,热量的单位是焦耳.故A错误;
B、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故B错误;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标准大气压约为105Pa.故C错误;
D、汽车司机系安全带是防止因惯性带来伤害,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露水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对物理量及其单位的了解逐一对照;
B、结合能量转化进行分析,关键看消耗的是何种形式的能,得到的是何种形式的能;
C、根据所学物理常量的值逐一对照解答;
D、从惯性、物态变化等角度分析所涉及的知识确定正确答案.
15.2016年7月,我国将利用火箭把世界首颗量子卫星送上太空,火箭常常采用液态氢为燃料,下列关于火箭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态氢是一种清洁能源
B. 火箭采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利用了其热值高
C. 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卫星的机械能总量大
D. 火箭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时,将获得的内能全部转化成了机械能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氢气燃烧能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是清洁能源,故A正确;
B、火箭采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利用了其热值高,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时,可以释放出
更多的热量,故B正确;
C、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高度变大,故重力势能变大;同时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即其动能变大,所以卫星的机械能总量变大,故C正确;
D、火箭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时,将所获得的部分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而不是全部转化成了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1)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能源称为清洁能源;(2)液态氢的热值比较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其他燃料,液态氢放出的热量多;(3)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会引起机械能的变化;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大则重力势能越大;(4)火箭发射运行时,是利用燃料燃烧后,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利用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对外做功,将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16.下列事例中,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 风吹动树叶
B. 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C. 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
D.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答案】D
【解析】【解答】A、风吹动树叶时空气的动能转化为树叶的动能,A不符合题意;
B、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不符合题意;
C、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是变化的,C不符合题意;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是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逐项分析各种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后选择正确答案。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机、收音机、电视机都能接收和发射电磁波
B.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热值是表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物理量
D. 太阳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手机可以接收和发射电磁波,而收音机和电视只能接收电磁波,故A错误;
B、电磁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错误;
C、热值是指1kg(或1m3)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故C 正确;
D、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手机能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收音机和电视只能接收电磁波;(2)电磁波在真空中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3)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
释放的能量;(4)不可再生能源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的能源.
18.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燃烧越充分,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B. 热机里燃料燃烧越充分,热机效率越高
C.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D. 热值和热机效率都只与燃料种类有关【答案】 B
【解析】【解答】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燃烧情况无关,A不符合题意;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有效利用的能量,提高热机的效率,B符合题意;
C、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C不符合题意;
D、热值取决与燃料种类,与外界条件无关;而燃料的燃烧情况、能量的损失都会影响热机效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2)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在工作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少,热机的效率越高.
19.如图,小华坐在充满空气的房间里,突然这些空气自行聚拢到某一个角落,使人窒息.关于这个情境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可能发生
B. 它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不可能发生
C. 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不可能发生
D. 它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可能发生【答案】 B
【解析】【解答】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之一,故不违反能量守恒,但是空气不可能自发的聚拢在一处。
故答案为:B。
【分析】能量可以发生转化和转移,但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空气均匀充满房间,如果突然这些空气聚拢到某一个角落,一定是能量发生了转化或转移,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具有方向性的,因此,空气不会自行聚拢到房间的角落.即此现象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却不可能发生.
20.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据,错误的是()
A. 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的功率约70W
B.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200mA
C. 将物理课本从地面上捡到课桌面做功约20J
D. 汽油机的效率约30%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的功率约70W,该选项估测符合实际;
B、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200mA,该选项估测符合实际;
C、课桌的高度约为0.7m,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对课本所做的功W=Gh=0.7m×3N=2.1J,该选项不符合实际;
D、汽油机的效率约30%左右,符合实际.
故选: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1.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汽车水箱的冷却水中加入防冻剂,是为了提高水的凝固点,防止结冰 B. 汽车超速行驶会导致惯性增大,增加事故风险
C. 汽车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D. 汽车发动机启动时所用电机,其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
【答案】 C
【解析】【解答】A,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A不符合题意;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的速度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压缩过程中消耗机械能,而内能是增大的,C符合题意;
D,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防冻剂降低了凝固点,惯性和速度无关,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2.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
C. 热传递一定发生在两个不同物体间
D.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越大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故A 正确;
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故B错误;
C、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温度差,此时内能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故C错误;
D、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由于不知道消耗的燃料的多少,故热机效率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2)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3)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向低温物体的;(4)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23.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种燃料含的热量多,乙种燃料含的热量少
B. 甲种燃料含的内能多,乙种燃料含的内能少
C. 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甲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D. 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乙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没有热传递,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A不符合题意;
B、内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和燃料的热值无关,B不符合题意;
CD、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甲燃料放出的热量多,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热值的定义及Q=mq分析理解.
24.如图是汽车散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动机利用水降温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 北方的冬天,在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是为了降低水的沸点
C. 热量从高温的水传给低温的空气,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D.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发动机利用水降温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等情况下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A正确;
B、北方的冬天,在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使水不易在低温下凝固,故B错误;
C、热量从高温的水传给低温的空气,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
D、“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情况下,同样吸放热,水的温度变化幅度小;(2)水中加入乙二醇等可降低凝固点;(3)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4)水蒸气从气态
变为液态叫液化.
2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B. 图乙所示木塞被冲出时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 图丙所示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图丁所示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答案】 C
【解析】【解答】A. 甲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不是只有引力,A不符合题意;
B. 当加热试管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B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图中冲程中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向下移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此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符合题意;
D.水的沸点随气压变化而变化,故图丁所示水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C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D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