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GF滴眼治疗丝裂霉素C致角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FGF滴眼治疗丝裂霉素C致角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万生兰苏永发魏群张迁(甘肃省兰州石化总医院眼科 730060)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造成角膜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角膜修复过程的影响。

方法将直径为6.0mm的双层纱布片在0.04%的MMC溶液中浸透后,置于兔眼角膜中央3min,制作成MMC致角膜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应用贝复舒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对照组仅用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荧光素钠角膜染色后,于手持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角膜新生血管情况。

每周检查3次,持续2周,判断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有显著性差异(χ2=6.583,P<0.05),角膜新生血管情况亦有显著性差异(χ2=6.788,P<0.01)。

结论 bFGF对丝裂霉素C所致角膜损伤有显著疗效,能缩短病程,减少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丝裂霉素C 角膜药物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贝复舒)是哺乳动物和人体组织中存在的一种微量蛋白质,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

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bFGF具有促进角膜组织修复的作用[1]。

丝裂霉素C(MMC)是一种抗癌抗生素,被眼科临床医生较广泛地用于抗纤维增生。

其作用于角膜时,可导致角膜上皮损害、剥脱,甚至基质浑浊、溃疡等。

本实验在兔角膜局部MMC 损伤后滴用bFGF眼液,观察其对角膜修复过程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主要仪器及材料手持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钠试纸条,贝复舒滴眼液,丝裂霉素C。

1.2.2 实验动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从兰州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体重1.8~2.5kg,雌雄不限。

1.2 实验方法
1.2.1 角膜MMC损伤模型制作氯氨酮(100mg/2ml)与氯丙嗪(50mg/2ml)等体积混合后,按2 ml /kg肌肉注射麻醉,1%丁卡因眼表面麻醉,将直径为6.0 mm的双层纱布片在0.04% MMC溶液中浸透后,置于兔眼角膜中央3 min,即用50ml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眼表面。

1.2.2 分组16只兔随机选一眼为治疗组(用红汞做标记),另一眼为对照组,每组16只眼。

治疗组应用贝复舒(bFGF)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

对照组仅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

1.3 观察方法
1.3.1 肉眼观察伤眼畏光、流泪、充血程度,有无异常分泌物。

1.3.2 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荧光素钠角膜染色后,于手持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注意有无新生血管,每周检查3次,持续2周,判断疗效。

1.4 疗效判断标准(1)痊愈:刺激症状消失,结膜无充血,角膜创面愈合,上皮修复,荧光素钠染色阴性。

(2)有效:刺激症状及结膜充血明显减轻,角膜创面部分愈合,上皮部分修复,荧光素钠染色着色范围减少或基本消失。

(3)无效:刺激症状无缓解,结膜仍充血,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实验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统计软件采用SPSS软件包。

2 结果
2.1 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治疗组均见效,其中痊愈11眼(68.75%),有效5眼(31.25%)。

对照组痊愈5眼(31.25%),有效7眼(4
3.75%),无效4眼(25.0%)。

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583,P<0.05(表1)。

表1 两组兔角膜损伤愈合情况(眼数)
组别n 痊愈有效无效
治疗组16 11 5 0
对照组16 5 7 4
2.2 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治疗组出现角膜新生血管2眼(12.5%),对照组出现角膜新生血管9眼(56.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6.788,P<0.01(表2)。

表2 两组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眼数)
组别n 有新生血管无新生血管
治疗组16 2 14
对照组16 9 7
3 讨论
bFGF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种微量蛋白,可促进细胞分裂,调节细胞代谢。

其作用于角膜,可促进角膜3种细胞增生、扩大和移行[2~4]。

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贝复舒对外伤、炎症、酸碱等引起的角膜损伤,均有一定促进修复作用[5,6]。

对于抗代谢药
物引起角膜损害的疗效尚缺乏研究。

MMC是眼科临床常用的一种抗代谢药物,具有烷化作用,通过与DNA的双链交叉联结,抑制DNA的复制,也能使部分DNA断裂,从而阻止细胞分化和复制[7]。

由于其具有抗纤维增生作用,被眼科临床医生较广泛地用于翼状胬肉、青光眼、泪道阻塞,甚至LASIK 术中。

但是MMC作为一种非细胞周期性细胞毒性药物,直接作用于眼球,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地同时,对眼部组织有一定影响。

当MMC 在角膜面蓄积,达到一定浓度,剂量及接触时间,会导致角膜上皮损害、剥脱,甚至基质混浊、溃疡形成等。

随着MMC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MMC引起角膜损害等并发症的报告逐渐增多[8,9]。

为防治MMC造成角膜损害的并发症,寻求一种对抗代谢药物造成角膜损害疗效可靠的药物,显得十分必要。

本实验通过对MMC致兔角膜损害,运用bFGF滴眼治疗,发现bFGF对MMC所致角膜损害有显著疗效。

贝复舒滴眼液(bFGF)的主要成分是基因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这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对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源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具有改善组织营养,刺激细胞再生,加强组织修复等作用[10]。

它是角膜组织的正常生理成分,在正常角膜组织全层中都有分布,正常状态下主要以无或低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间质中。

本实验中bFGF组与对照组比较,不但疗效显著,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而且能减少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维持角膜透明性,改善角膜愈合质量。

贝复舒滴眼液(bFGF)促进MMC致角膜损伤修复的机制可能为:(1)贝复舒滴眼液(bFGF)的基质是人工泪液成分聚乙烯醇,可在眼表面形成保护性液态膜,从而润滑角膜,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及减少眼睑对角膜上皮的机械摩擦作用。

(2)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的bFGF受体结合,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分裂增生[11]。

其对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及角膜内皮细胞均有促进增生或移行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角膜损伤的修复。

(3)正常角膜透明无血管,MMC等病因损伤后的炎性产物和缺氧,可诱发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本实验中,对照组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只起到抗感染作用,对角膜组织没有修复作用,完全靠自身生长修复,故病程较长,易产生新生血管。

治疗组联合应用贝复舒滴眼液(bFGF),加速了角膜组织的再生修复,缩短了角膜损伤愈合时间,有效地阻止了角膜缘新生血管的侵入。

本实验结果揭示,bFGF对MMC造成的角膜损伤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减少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为抗代谢药物引起的角膜损伤提供了治疗途径。

但临床医生在使用MMC时,仍应注意掌握适应症、药物浓度、剂量、时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甚至不可逆的损伤。

参考文献
1?/span>洪善云.中国新药杂志,2002,11(9):733
2 Pancholi S,Tullo A,Khaliq A,et al.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1998,236:1-8
3 Schilling-Sch A,Pleyer U,Hartmann C,et al.Exp Eye Res,2000,71:583-589
4 David T,Rieck P,Renard G,et al.Cornea,1995,14:227-234
5 李永平,冯官光,林建贤,等.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20(5):402-404
6 周蔚.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5):364-365
7 李建军,张铁民.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8,22(1):22
8 王大博,王净华,纪淑兴.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20:130-132
9 余清,黄琼球,朱君玲,等.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2):129-130
10 Bennett NT,Schultz GS.Am J Surg,1993,165-728
11 Rieck P,Assouline M ,Savoldelli M ,et al.Exp Eye Res,1992,54:987-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