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中的灵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育中的灵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孙庆柱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5期
孙庆柱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英语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是一门升学和找工作的
工具,它更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从而让英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05—0153—02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英语教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教学中理所当然地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它自身所存在的一些价值观是不被中国学生所认同的,另一方面,英
语课程也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话题,在课本中有许多阅读文章和对话
都涉及德育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语言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
面的培养。

2001年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基础教育不仅要关注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
方面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那么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早在1924年,美国教育学家William J. Hutchins就给美国学生列举了一些应该具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包括:自控能力(self control),健康与自我保健意识(good health and hygiene),善良(kindness),公平(fair),自信(confidence),责任感(sense of duty),诚实(honesty),
良好的工作态度(good work attitude),合作意识(team work)和忠诚(loyalty)。

我个人认为
还应包括宽容(tolerance),理解(understanding)和积极向上的心态(positive attitude)等。

以上所提到的要素也是构成一个健全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从此意义上来说,教育的真谛是心灵的教育,一点也不为过。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掘德育方面的素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我在平时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活动进行
德育教学的。

1�小组讨论
针对教材或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讨论这些现象中所包含的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不好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如何去甄别善与恶,从而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制作宣传海报
每周让学生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制作一些英语宣传海报形象生动的鞭策不良行为,弘扬好的行为习惯。

3�角色扮演
提取生活中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现象,请学生表演出来,在班级组织讨论,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4�调查研究
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其中包含各种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根据文章提取出表格信息,然后在全班进行调查,填写表格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在班级进行讨论,解决
学生中存在的现实的情感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容易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尤其是来自同学和朋友的建议。

5�游戏
设置不同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陶冶情操。

如:在学习“动物保护”这个话题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游戏,首先给出问题“Should animals be killed in scientific experiments?”然后拿出一个气球,拿到气球的学生就代表一种动物,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聆听;下一位同学接到气球后要对前一位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总结,然后
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其实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教育:通过传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尊重别人的意识;通过复述别人的观点,学生学
会了如何去聆听别人。

三、教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中的角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本身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活动的组织者和
引导者。

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楷模。

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做什么,还要通过自己
的身体力行,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尤其是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型期的中学
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他们善于模仿,乐于追求时尚,但同时他们又不知如何去明辨是非,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此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因为学生所受的不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
教育,家庭和社会是复杂的,学生肯定会遇到许多情感方面的问题,如:如何处理和父母之间
的关系,如何交友,如何对待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等。

教师要善于观察,对学生所遇到的问
题和疑惑适时的给予解答和帮助,而对于那些在学生中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可以在课堂上开
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讨论,解决学生所遇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总之,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沿阵地。

作为英语教师当然也责无旁贷,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
肩负的责任,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社会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