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卫
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星将有效提升我国灾害预防、应急管理、生态环境遥
感监测业务化应用能力。据此完成10~11题。
解析 第1题,遥感技术能动态监测地面灾情,获得最新信息;红外线成像技术 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 空间信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定位、导航。 第2题,离家之前,要关闭煤气阀、电源等以防漏气、漏电;被洪水包围时,要 设法尽快寻求救援;在室内时,躲在地下室等待救援是错误的;突遇山洪时, 要尽快向较高的地方转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预防或减轻突发性雨雪、冷冻灾害中所起的作用。 运用遥感技术(RS)对暴雪、冷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预报,对灾情进 行科学评估;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对灾区精确定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制作防灾救灾系统,显示灾害波及范围、救灾路线,并计算需要调集 的救灾物资,发出警报,及时有序地组织救灾抢险工作;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阅读图 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示意图,图中的雨雪分界线是 指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受这次寒潮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 了-47.5 ℃的极端低温,海南岛也跌破了5 ℃,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 损失却要比内蒙古严重。
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年6月17日至22日,华南地区出现罕见大范围暴雨,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和次
生灾害。面对突发的险情,当地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种预案和救援。
下图为广东清远市区洪峰过境时的江滨公园。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及时对洪涝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制定抗灾减灾方案,
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上海浦东期中]2021年7月17—22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20 日2时至21日2时,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超600毫米,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 辆被淹。图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2为郑州市内涝图。据此完成6~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广东湛江高一检测]为了研究防灾减灾,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某河
沿线的4个聚落进行洪水模拟实验。实验选取聚落及周边面积相等的区域,
平均分割成1 600个网格,从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的第1个网格开始计时,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年7月8日16时许,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突
发一起山体滑坡,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3~5题。
3.在野外活动遭遇滑坡时,我们应( D )
A.顺着山坡往下跑
B.沿着山坡往上跑
(1)从农业生产角度,比较说明此次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比内 蒙古严重的原因。 海南岛冬季农作物处于生长期;南方作物不耐寒;内蒙古冬季农业生产活动 少;内蒙古以畜牧业为主,受影响小;北方防冻意识好,措施到位;等等。 (2)分析农民采用浇水、给果树穿“棉衣”等达到防冻效果的原理。 水的比热容大,使地表降温慢、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可增加空气湿度, 增强大气逆辐射以减轻冻害;给果树穿“棉衣”后,地面辐射散失较慢;膜内 水汽不易散失,也能使大气逆辐射增强,起到保温作用。
在寒潮来临之前,部分地区果农会采用浇水、为柑橘树穿上“棉衣”(塑 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果树冻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
果农为柑橘树穿上“棉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图2 图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推测与此次郑州内涝有关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有( B ) A.②④⑧ B.④⑤⑥ C.④⑤⑨ D.②⑤⑥
7.下列有关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D )
A.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B.疏通河道
C.增加植被覆盖率
1 09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该实验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
A.遥感技术
B.数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3.模拟实验结果显示( D )
A.聚落1来水较快,水情较轻 B.聚落2来水最快,水情较轻
C.聚落3来水较快,水情较重 D.聚落4来水最快,水情较重
15~17题。
15.此次自然灾害属于( A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16.为精准投放救灾物资,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D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移动通信技术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7.与传统的灾情统计手段相比,使用遥感技术的优点表现为( C )
①不受地面限制 ②获取信息速度快 ③能够动态监测 ④精确定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3题,在野外活动遭遇滑坡时,我们应向与山坡垂直的高处跑。 第4题,确定位置主要应用的是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IS用于信息分 析、处理,RS用于监测;Wi-Fi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坡地植被可以降低滑 坡发生频率;水库建设、陡坡开辟梯田、山区采石等活动会对植被和地表 造成破坏,加大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3)题,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地 理信息系统(GIS)。其中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暴雪、冷冻等灾害性天气进 行监测、预报,对灾情进行监测;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灾区进行精 确定位,为救灾提供导航服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各种灾情信息进行 分析,制作受灾地图,对灾情进行科学评估,确定最佳的救灾路线,计算需要 调集的救灾物资,拟定救灾方案等。
10.利用环境减灾二号06星能够( A )
A.监测灾害变化 B.分析灾害成因
C.预测灾害趋势
D.控制灾害发生
11.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可为灾害监测预警、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评估提供
数据和决策支撑。若需对灾情调查评估,还应借助何种地理信息技术?( C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5题,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 害,属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岩石圈;生物灾害主要发生在生物 圈;海洋灾害发生区域在海洋。 第16题,精准投放救灾物资需要对灾害发生地的地理位置有精确的了解,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直接应用于精准定位;遥感技术用于实时、快速提供 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地理信息及各种变化,是“看”的功能;地 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 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不能用来精准定位;移动通信技术不是用来定位的技术。
D.围湖造陆
8.为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 )
A.GNSS B.RS
C.GIS
D.BD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6题,此次郑州内涝的发生,一是降水量大,与④有关。二是城市道路 硬化,下渗少,地表径流量大,图中⑤为地表径流,⑥为下渗;②为海洋降水,与 之无关;⑨为陆地蒸发(蒸腾),与之关系不大。 第7题,围湖造陆会加剧湖泊萎缩,导致城市蓄洪空间减少,不利于城市内涝 的防治。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疏通河道等可以提高城市泄洪能力;增加植 被覆盖率,增强雨水下渗,增加植被对水源的涵养,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第8题,题干说要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属于对面状地理信息的动态监 测,应借助RS;GNSS和BD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 的查询、分析、预测、规划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广东佛山高一期末]2022年8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灾害,鄱阳
湖流域旱情较为严重,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为统筹人力物力、合理
分配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灾情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此完成
14.推测四个聚落中地势最为低平的是( D )
A.聚落1
B.聚落2
C.聚落3
D.聚落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2题,获取洪水淹没地区分布范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通过GIS进 行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只能获取瞬时信息,动态的变化要结合GIS分析;数字 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无法获取地面信息;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第13题,由表格数据可知,洪水淹没至300格的时间用时最少的是聚落4,说 明其来水最快,最后聚落4成灾区域有1 093格,说明受灾面积最大,灾情最严 重。 第14题,由表格数据可知,最终成灾的网格数量最多的是聚落4,说明其地势 最低平,受灾面积最大。
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向与山坡垂直的高处跑
4.地理信息技术在泥石流灾害中被广泛应用。为确定在
滑坡灾害中被困群众的位置,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C )
A.GIS
B.RS
C.GNSS
D.Wi-Fi
5.下列可以降低滑坡灾害发生频率的措施是( C ) A.修建大型水库 B.山区开矿采石 C.保护坡地植被 D.陡坡修建梯田
A.遥感技术
B.红外线成像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面对洪水时,个人避险行为不恰当的是( C )
A.离家之前,要关闭煤气阀、电源等 B.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寻求救援
C.在室内时,要躲在地下室等待救援 D.突遇山洪时,要尽快向较高的地方转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虚拟现实技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环境减灾二号06星为遥感卫星。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遥感卫星可以用来获取信息,因此可以用来监测灾害变化;分析和 预测灾害应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而不是遥感技术的作用;遥感卫星并不 能控制灾害发生。 第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 而对灾情调查评估;遥感技术主要是用来获取信息,不能用来评估灾情;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用来定位、导航,而不是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并 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
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相同网格数的时间。下表反映模拟实验结果。据此完
成12~14题。
聚落编号
洪水淹没至100格的时间/s 洪水淹没至200格的时间/s 洪水淹没至300格的时间/s 最终成灾区域(网格数量)
聚落1 7 20 87
333
聚落2 5 7 10
664
聚落 5 7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题,内蒙古纬度高,冬季寒冷,农业生产活动少;农业结构以畜牧业 为主,受寒潮影响小;冬季寒潮多发,防冻意识强,措施到位;海南岛纬度低,农 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冬季作物处于生长期,且作物不耐寒,受寒潮影响大; 海南岛寒潮发生的频次少,防冻措施不到位。 第(2)题,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浇水后可以使地表降温变慢;可以增加空 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减轻冻害。给果树穿“棉衣”, 即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热量的散失;膜内水汽含量较大,可以 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B 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卫
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星将有效提升我国灾害预防、应急管理、生态环境遥
感监测业务化应用能力。据此完成10~11题。
解析 第1题,遥感技术能动态监测地面灾情,获得最新信息;红外线成像技术 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 空间信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定位、导航。 第2题,离家之前,要关闭煤气阀、电源等以防漏气、漏电;被洪水包围时,要 设法尽快寻求救援;在室内时,躲在地下室等待救援是错误的;突遇山洪时, 要尽快向较高的地方转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预防或减轻突发性雨雪、冷冻灾害中所起的作用。 运用遥感技术(RS)对暴雪、冷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预报,对灾情进 行科学评估;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对灾区精确定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制作防灾救灾系统,显示灾害波及范围、救灾路线,并计算需要调集 的救灾物资,发出警报,及时有序地组织救灾抢险工作;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阅读图 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示意图,图中的雨雪分界线是 指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受这次寒潮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 了-47.5 ℃的极端低温,海南岛也跌破了5 ℃,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 损失却要比内蒙古严重。
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年6月17日至22日,华南地区出现罕见大范围暴雨,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和次
生灾害。面对突发的险情,当地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种预案和救援。
下图为广东清远市区洪峰过境时的江滨公园。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及时对洪涝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制定抗灾减灾方案,
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上海浦东期中]2021年7月17—22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20 日2时至21日2时,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超600毫米,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 辆被淹。图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2为郑州市内涝图。据此完成6~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广东湛江高一检测]为了研究防灾减灾,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某河
沿线的4个聚落进行洪水模拟实验。实验选取聚落及周边面积相等的区域,
平均分割成1 600个网格,从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的第1个网格开始计时,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年7月8日16时许,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突
发一起山体滑坡,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3~5题。
3.在野外活动遭遇滑坡时,我们应( D )
A.顺着山坡往下跑
B.沿着山坡往上跑
(1)从农业生产角度,比较说明此次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比内 蒙古严重的原因。 海南岛冬季农作物处于生长期;南方作物不耐寒;内蒙古冬季农业生产活动 少;内蒙古以畜牧业为主,受影响小;北方防冻意识好,措施到位;等等。 (2)分析农民采用浇水、给果树穿“棉衣”等达到防冻效果的原理。 水的比热容大,使地表降温慢、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可增加空气湿度, 增强大气逆辐射以减轻冻害;给果树穿“棉衣”后,地面辐射散失较慢;膜内 水汽不易散失,也能使大气逆辐射增强,起到保温作用。
在寒潮来临之前,部分地区果农会采用浇水、为柑橘树穿上“棉衣”(塑 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果树冻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
果农为柑橘树穿上“棉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图2 图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推测与此次郑州内涝有关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有( B ) A.②④⑧ B.④⑤⑥ C.④⑤⑨ D.②⑤⑥
7.下列有关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D )
A.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B.疏通河道
C.增加植被覆盖率
1 09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该实验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
A.遥感技术
B.数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3.模拟实验结果显示( D )
A.聚落1来水较快,水情较轻 B.聚落2来水最快,水情较轻
C.聚落3来水较快,水情较重 D.聚落4来水最快,水情较重
15~17题。
15.此次自然灾害属于( A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16.为精准投放救灾物资,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D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移动通信技术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7.与传统的灾情统计手段相比,使用遥感技术的优点表现为( C )
①不受地面限制 ②获取信息速度快 ③能够动态监测 ④精确定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3题,在野外活动遭遇滑坡时,我们应向与山坡垂直的高处跑。 第4题,确定位置主要应用的是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IS用于信息分 析、处理,RS用于监测;Wi-Fi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坡地植被可以降低滑 坡发生频率;水库建设、陡坡开辟梯田、山区采石等活动会对植被和地表 造成破坏,加大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3)题,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地 理信息系统(GIS)。其中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暴雪、冷冻等灾害性天气进 行监测、预报,对灾情进行监测;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灾区进行精 确定位,为救灾提供导航服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各种灾情信息进行 分析,制作受灾地图,对灾情进行科学评估,确定最佳的救灾路线,计算需要 调集的救灾物资,拟定救灾方案等。
10.利用环境减灾二号06星能够( A )
A.监测灾害变化 B.分析灾害成因
C.预测灾害趋势
D.控制灾害发生
11.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可为灾害监测预警、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评估提供
数据和决策支撑。若需对灾情调查评估,还应借助何种地理信息技术?( C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5题,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 害,属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岩石圈;生物灾害主要发生在生物 圈;海洋灾害发生区域在海洋。 第16题,精准投放救灾物资需要对灾害发生地的地理位置有精确的了解,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直接应用于精准定位;遥感技术用于实时、快速提供 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地理信息及各种变化,是“看”的功能;地 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 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不能用来精准定位;移动通信技术不是用来定位的技术。
D.围湖造陆
8.为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 )
A.GNSS B.RS
C.GIS
D.BD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6题,此次郑州内涝的发生,一是降水量大,与④有关。二是城市道路 硬化,下渗少,地表径流量大,图中⑤为地表径流,⑥为下渗;②为海洋降水,与 之无关;⑨为陆地蒸发(蒸腾),与之关系不大。 第7题,围湖造陆会加剧湖泊萎缩,导致城市蓄洪空间减少,不利于城市内涝 的防治。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疏通河道等可以提高城市泄洪能力;增加植 被覆盖率,增强雨水下渗,增加植被对水源的涵养,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第8题,题干说要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属于对面状地理信息的动态监 测,应借助RS;GNSS和BD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 的查询、分析、预测、规划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广东佛山高一期末]2022年8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灾害,鄱阳
湖流域旱情较为严重,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为统筹人力物力、合理
分配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灾情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此完成
14.推测四个聚落中地势最为低平的是( D )
A.聚落1
B.聚落2
C.聚落3
D.聚落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2题,获取洪水淹没地区分布范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通过GIS进 行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只能获取瞬时信息,动态的变化要结合GIS分析;数字 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无法获取地面信息;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第13题,由表格数据可知,洪水淹没至300格的时间用时最少的是聚落4,说 明其来水最快,最后聚落4成灾区域有1 093格,说明受灾面积最大,灾情最严 重。 第14题,由表格数据可知,最终成灾的网格数量最多的是聚落4,说明其地势 最低平,受灾面积最大。
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向与山坡垂直的高处跑
4.地理信息技术在泥石流灾害中被广泛应用。为确定在
滑坡灾害中被困群众的位置,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C )
A.GIS
B.RS
C.GNSS
D.Wi-Fi
5.下列可以降低滑坡灾害发生频率的措施是( C ) A.修建大型水库 B.山区开矿采石 C.保护坡地植被 D.陡坡修建梯田
A.遥感技术
B.红外线成像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面对洪水时,个人避险行为不恰当的是( C )
A.离家之前,要关闭煤气阀、电源等 B.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寻求救援
C.在室内时,要躲在地下室等待救援 D.突遇山洪时,要尽快向较高的地方转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虚拟现实技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环境减灾二号06星为遥感卫星。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遥感卫星可以用来获取信息,因此可以用来监测灾害变化;分析和 预测灾害应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而不是遥感技术的作用;遥感卫星并不 能控制灾害发生。 第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 而对灾情调查评估;遥感技术主要是用来获取信息,不能用来评估灾情;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用来定位、导航,而不是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并 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
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相同网格数的时间。下表反映模拟实验结果。据此完
成12~14题。
聚落编号
洪水淹没至100格的时间/s 洪水淹没至200格的时间/s 洪水淹没至300格的时间/s 最终成灾区域(网格数量)
聚落1 7 20 87
333
聚落2 5 7 10
664
聚落 5 7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题,内蒙古纬度高,冬季寒冷,农业生产活动少;农业结构以畜牧业 为主,受寒潮影响小;冬季寒潮多发,防冻意识强,措施到位;海南岛纬度低,农 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冬季作物处于生长期,且作物不耐寒,受寒潮影响大; 海南岛寒潮发生的频次少,防冻措施不到位。 第(2)题,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浇水后可以使地表降温变慢;可以增加空 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减轻冻害。给果树穿“棉衣”, 即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热量的散失;膜内水汽含量较大,可以 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