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大棚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豆大棚栽培技术
1
喻昌发2
邢凤根2
罗宗火3
俞建芬4
刘文辉4
吴东根
(1
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农办2
桐君街道农办
3
新合乡农办4
桐庐县农技推广中心311500)
菜豆又名四季豆、芸豆,是以嫩荚供食用的一年生蔬菜。
菜豆原产中南美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除露地栽培外,菜豆可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生产。
1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对温度条件的要求菜豆喜温,不耐热也不耐霜冻。
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8℃以下、35℃以上不易发芽。
幼苗生长适温为18~20℃,13℃以下停止生长。
开花结荚期的适宜温度为18~25℃,15℃以下、27℃以上均不能结荚,出现落花落荚现象。
同时,菜豆从播种到开花需要700~800℃的积
温,低于这一有效积温,菜豆植株即使开花,也不会结荚,所以在春季早熟栽培中,播种期不能过早。
1.2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菜豆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的要求不严格,即在较长的日照或较短的日照下均能开花。
所以,只要温度条件许可就能进行菜豆栽培。
但是,菜豆生长、开花结荚需要较强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则容易发生徒长、落花落荚,这在早春栽培中应引起重视。
1.3对水分条件的要求菜豆性喜湿润,也较耐旱,但不耐涝。
在整个生育期间,适宜的土壤温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70%。
土壤水分不足,则开花延迟,结荚数少、豆荚小。
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则容易烂种,所以在菜豆播种时一般不宜浇水。
1
1.4对土壤及养分的要求菜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需要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酸碱度以pH6.2~7.0为宜。
尽管菜豆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但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仍需要较多的氮肥;菜豆对磷的吸收量不大,但缺磷会造成严重减产。
进入开花期后,植株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增加,增施磷、钾肥对促进生长和开花结荚有良好的作用。
2菜豆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菜豆根据其生长习性可分为矮生菜豆和蔓生菜豆两类,又根据花朵的色泽可大致分为白花菜豆和红花菜豆两类。
另外,菜豆豆荚长短不一,品种间差异较大,豆荚的形状品种间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有的豆荚为圆形(指横断面),而有的为扁荚,豆荚的色泽有的深绿色,有的浅绿色,有的绿白色,各地消费者对这些豆荚性状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到消费习惯的差异。
适合大棚早熟栽培的菜豆品种要求早熟、高产、植株紧凑、叶片较小,豆荚性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相对而言,矮生菜豆比蔓生菜豆更合适大棚栽培。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大棚栽培的矮生菜豆品种主要有供给者、优胜者、矮早18、SG259等,蔓生菜豆主要有白花四季豆、红花四季豆、1409等,现择部分介绍如下。
供给者矮生直立,株高40~45厘米,单株分枝10~14个,开展度55厘米×45厘米。
叶心形,小叶长11~14厘米,宽8~9厘米,深绿色,有白色茸毛。
主枝第3~4节开始着生花序,花紫红色,每花序有花10余朵,结荚3~5个,单株结荚数20~28个。
豆荚条形,长11~12厘米,宽0.9厘米,厚0.9厘米,横切面圆形,嫩荚浅绿色,单荚重6~7克,嫩荚表面光滑,商品性好。
早熟,播种至采收
2
约55~60天。
一般每667㎡700~800千克。
SG259矮生直立,株高40厘米左右,单株一级分枝数6~8个,开展度45厘米×40厘米。
叶心形,小叶长11~12厘米,宽7~8厘米,深绿色。
主枝第4~5节开始着生花序,花白色,每花序有花8~10朵,结荚3~5个,单株结荚数30~40个。
豆荚条形,长11厘米左右,宽0.8~0.9厘米,厚0.8~0.9厘米,横切面圆形,嫩荚翠绿色,单荚重5克左右,嫩荚表面光滑,粗纤维少,食用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种子发育缓慢,不易“鼓豆”。
中早熟,播种至采收约60天。
一般每667㎡900~1100千克。
优胜者矮生直立,株高38~40厘米,单株分枝6~8个,开展度50厘米×45厘米。
叶心形,小叶长11~12厘米,宽8厘米左右,深绿色。
主枝第5~6节封顶,花浅紫色,每花序结荚3~5个,单株结荚数20~25个。
豆荚长条形,长14厘米左右,横径1厘米左右,嫩荚浅绿色,单荚重6~7克,嫩荚表面光滑,商品性好。
早熟,播种及采收约55~60天。
一般每667㎡700~800千克。
杭州白花蔓生,株高3米,有2~3个分枝。
叶浅绿色,小叶卵圆形,长15厘米,宽10~12厘米。
主蔓第4~5个节开始着生花序,花白色,花序长12~18厘米,每花序有花4~14朵,能结荚2~7个,并以4~5个居多。
豆荚近长圆筒形,稍弯,浅绿色,长10~12厘米,宽1厘米,厚1.1厘米,横切面近圆形,单荚重7克左右;每荚有种子6~8粒;豆荚商品性好,食用品质优良。
中早熟,播种到采收约65天,一般每667㎡产量1000~1200千克。
2.2播种育苗
2.2.1播前准备播种前先选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和机
3
械损伤的种子,然后选晴朗天气晒种1~2天。
经挑选、晒种的种子在播种前再作必要的处理。
如用托布津500~1000倍液浸种15分钟,能有效地预防苗期灰霉病;为预防炭疽病,可在播种前用1%福尔马林浸种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
经药剂处理的种子应晾干后再播种,不宜湿种子播种。
此外,播种前可用福美双拌种,用量为播种量的0.3%。
2.2.2播种春季早熟栽培的菜豆必须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撒播育苗,也可营养钵育苗。
可采用大棚内温床或冷床育苗,播种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
每个标准大棚,矮生菜豆需种量为1.5千克左右,蔓生菜豆为1千克左右。
在播种前10~15天制作苗床,播种时如果床土干湿适宜(用手捏土能成团,撒手能散开),则不必浇水,若床土过干,则可适当洒水,但用水量切忌过多。
撒播者,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播种密谋以种子不互相重叠为度。
播后覆土2厘米,并立即铺稀疏稻草,然后覆盖薄膜保温,夜间要盖草帘保温。
营养钵育苗者,在事先准备的营养钵内播种,每钵播种3~4粒,播种后同样需要覆盖保温。
2.2.3苗期管理播种后,如果棚温能保持在20~25℃,则3~4天即可出苗,通常苗床温度达不到这一水平,所以种子播种后大约需要5~7天方能出土。
约有30%种子出苗后,应揭去覆盖的稻草和薄膜,待子叶充分展开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保持在15~20℃,夜间保持在10~15℃,以防徒长。
苗期一般不浇水。
定植前4~5天,通风降温炼苗。
壮苗标准是胚轴粗壮,子叶和基生真叶完整、叶色浓绿,叶肉肥厚,苗龄10~15天。
有时在出苗后,发现部分幼苗子叶生长不正常、或
4
小苗生长缓慢,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种子本身发育不良,活力较低,所以,在播种前应严格挑选种子。
2.3整地施基肥应选择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壤土或壤土种植。
定植前10~15天扣棚盖膜。
定植前1周,每个标准大棚沟施或全层施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500~700千克、草木灰30~50千克、过磷酸钙8~10千克、复合肥8~10千克。
对酸性或缺钙土壤,播种前应施适量生石灰改良。
定植前3~4天,精细整地,实行深沟高畦,畦面筑成龟背形,畦宽(连沟)1.3~1.5米。
作畦后即覆盖地膜。
2.4定植采用大棚栽培的菜豆,其适宜的定植时间为3月上中旬。
菜豆根系再生能力弱,要选子叶展开、第一对真叶刚出现时的幼苗,在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采用营养钵育苗的苗龄可稍大。
起苗前苗床应浇透水,定植时剔除秧脚发红的病苗和失去第一对真叶的幼苗;定植时地膜破口要小,定植后应及时浇水,并用泥土将定植口封住,以利于成活。
定植密谋应根据品种特性确定。
矮生菜豆每畦种4行,穴距30厘米,每穴种2~3株;每个标准大棚栽1700穴左右。
蔓生菜豆每畦种2行,穴距20厘米,每穴种3株,每个标准大棚栽1200穴左右。
2.5田间管理
2.5.1温度管理定植后成活前,应保持较高棚温,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在15℃以上,密闭不通风,以提高地温,促进还苗。
如果定植时间较早,或定植后有强冷空气来临,温度较低,则必须搭建小拱棚,夜间还需要覆盖草片、遮阳网等保温。
还苗以后,棚温白天保持在22~25℃,夜间不低于15℃。
若棚温高于30℃,即通风降5
温。
若遇寒流大幅度降温时,要采取临时性增温措施防冻。
进入开花期后,白天棚温以20~25℃为宜,夜间不低于15℃,在确保上述温度条件下,可(尽量)昼夜通风,以利于开花结荚。
2.5.2补苗定植后要及时检查,对缺苗或基生叶受损伤的幼苗应及时补苗。
补苗后要及时浇透水,以保证这些苗能与其它正常苗同步生长。
2.5.3水分管理大棚菜豆栽培中水分管理总的原则是“浇荚不浇花”,还苗后到开花结荚前,要严格控制水分,否则会引起徒长。
一般定植后隔3~5天浇一次还苗水,以后原则上不浇水。
初花期水分过多,会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养分消耗过多,使花蕾得不到足够养分而引起落花落荚。
坐荚后,植株转入旺盛生长,既长茎叶,又陆续开花结荚,需水量增加,要供应较多的水分,以促进果荚伸长和膨大,增加结荚数,并保持植株较好的长势。
一般幼荚有2~3厘米时开始浇水,以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但要防止雨后涝害。
2.5.4追肥菜豆追肥的原则是“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期重施”。
一般秧苗成活后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个标准大棚施15%~20%的腐熟人粪尿300千克,以促进植株多发侧枝,增加花数,降低结荚部位。
开花后追施20%浓度的腐熟人粪尿500千克。
结荚后追施20%浓度的腐熟人粪尿700千克、过磷酸钙3千克,以后每隔1周追施一次;也可每个标准大棚每次追施复合肥5千克。
菜豆生长后期,可连续重施追肥2~3次,每次用复合肥5~7千克,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继续抽发花序,提高结荚率,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叶面喷洒磷、钾肥也能促进植株增产。
2.5.5及时搭架蔓生菜豆需要搭架,一般应在植株开始“甩蔓”
6
时搭架引蔓,防止相互缠绕,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
一般用2~2.5米长的竹竿搭人字架,每穴插一根,在距植株基部10~15厘米处将竹竿插入土中15~20厘米,中上部4/5的交叉处放一竹竿,用绳子扎紧作横梁。
搭架后按逆时针方向引缦2~3次,使植株蔓沿支架生长,以后让其自然生长。
2.5.6病虫害防治菜豆常见病有锈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应采取措施及早防治。
2.6采收菜豆在定植后30~40天即达到始收期。
一般来说,菜豆在开花后20天左右即达到商品成熟期,可陆续采收,具体的采收标准为豆荚由细短变为粗长,显现品种固有的色泽,尚未“鼓豆”。
采收过早,则产量低,若收采太迟,则豆荚容易老化,且菜豆落花落荚严重,采收更应及时。
采收时,用力不宜过重,以免将整个花序、甚至整个侧枝折断。
3菜豆秋季延后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的许多地区,一年可栽培两季菜豆,通过播种期的调整,以及后期覆盖保温,可将菜豆的采收期延迟到12月份,甚至可供应到元旦。
3.1播种期的确定秋季在大棚栽培菜豆,其所用的品种与春季相同。
播种时间因地而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北而南,播种期从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其标准是在初霜期以前110天左右。
播种过早,则由于受高温、干旱或台风暴雨天气的影响,秧苗生长不良,播种太迟,其有效积温不足,产量下降。
3.2整地播种菜豆秋季栽培一般采用直播。
如果土壤比较干燥,则在播种前5天左右灌水,待水下渗后整地作畦,如果土壤干湿适宜,7
在整地后应立即播种。
整地前每个标准大棚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00~1000千克,复合肥8~10千克,草木灰30千克,作畦方式同春季栽培。
每个标准大棚用种量矮生菜豆为1.5千克,蔓生菜豆1~
1.3千克,穴播,每穴3~4粒种子,密度同春季栽培,播种后在畦面覆盖稻草,以降温保湿,防止土壤板结。
如果需要育苗,则必须采用营养钵育苗。
3.3定苗播种后3~4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清除秧苗上方的稻草,以使秧苗能够正常生长。
待秧苗子叶展开,真叶开始湿现时进行删苗,保留每穴2~3株。
定苗时发现有缺株,则应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补苗,并浇水保苗。
育苗移栽者,在子叶展开后即可定植,边定植边浇水,然后畦面覆盖稻草,并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
3.4田间管理
3.4.1松土除草夏秋季,由于雨水较多,土壤容易板结,杂草生长也较快,需要在封垄前分次松土除草,并适当培土。
3.4.2肥水管理结合松土除草,在开花前追肥一次,一般每个标准大棚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500千克。
进入开花期后,应重点追肥;当第一批嫩荚长2~3厘米时,每个标准大棚用复合肥4~5千克;植株进入盛荚期,每个标准大棚追施复合肥7~10千克。
正常年份,8~9月雨水较少,土壤比较干燥,不利于结荚,所以,在定苗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可灌水。
3.4.3搭架引蔓蔓生菜豆在植株抽蔓后即应及时搭架引蔓,方法同春季栽培。
3.4.4病虫害防治秋季栽培菜豆期间,主要病虫害有锈病、病毒病、菌核病、蚜虫、红蜘蛛等,应及时防治。
8
3.4.5覆盖保温10月中下旬以后,我国南方地区由北而南应先后扣棚,覆盖薄膜保温。
白天保持20~25℃,夜间不低于15℃。
如果白天温度超过30℃,则应通风;11月肿旬以后,矮生菜豆可采用大棚内搭小拱棚的方法,维持较为适宜的温度条件,延长其采收期。
3.5采收10月上旬,菜豆即进入始收期,可连续采收。
蔓生菜豆一般可采收至11月中旬前后,矮生菜豆可采收到12月上旬,个别品种可一直采收至元旦前后。
作者:喻昌发男(1959——)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联系地址: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农业办公室电话:13738178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