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传承”教学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徒传承”教学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师徒制模式的理论探讨及企业与学校推行师徒制的成功案例
分析,认为“师徒传承”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异绩效可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许多瓶
颈和突出问题,为当前中职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师徒传承
一、现代教育理念让古老的师徒制重焕青春
1.古老的师徒制。
教育的原意就带有师徒制的本涵,“教”和“育”在古时各有其意,“教”是指小孩仿效大人的演示而进行学习,“育”是指妇女养育孩子。
“教”,
就是教师(或师傅)上面做示范,下面(学生或徒弟)来模仿;“育”,就是培养
后代让他多做好事。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中国5000
年的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在一个很长时间内主要依赖于古老的师徒传承制。
子承父业:师徒传承制较早的形式是子承父业,父亲把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儿子,以便把自己的职业传给儿子。
合同式学徒制:随着社会职业专门化,学徒所学的知识、技术有明确的职业
基础,徒弟拜入师门,约定习艺时间、内容、报酬等,比师徒制更进一步。
行会学徒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手工业者行会,如冶炼业、手饰业等。
年轻人要学习一种技能,必须到行会中学习。
在行会里,徒弟跟师傅边学职业知识、技术,边干杂活,学习期满后,就成为该行业的手艺人。
2.现代教育理论与师徒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认为:默会知识与明
言知识相对,即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显的,一种是内隐的。
外显知识与概念
有关;内隐知识与实践、技能、诀窍相关。
内隐知识在行动和参与社会活动中展
现出来,它会以一种慢慢出现的共享的理解形式在一起工作的人群中散播。
新手要学习和获得的知识或隐性经验和智慧,难以通过“正规”或“直接”的方
式进行传递。
这些缄默知识和智慧虽不能用语言的形式加以传递,却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加以传递和获得。
哈耶克理论说明:职业操作技能的教授要走出现在低效的困境就需要创新教
学模式,重拾“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
二、学校推行的“师徒传承”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
读为形式,让学生从课堂中来,到车间中去,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
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把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有效
地整合起来,深入拓展校企合作内涵,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
贡献度。
我校推行的“师徒传承”教学模式以校内实训室和合作企业的生产设备、产品
等作为合适的载体,师徒一对一进行指导,构建“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
1.政策支持。
我校积极执行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行及实施
了一系列利于学校发展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关于“师徒传承”教学试点的工作,与
企业合作,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
我校与多个企业合作,成立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实施“师徒传承”教学模式的条件:
(1)师资队伍精干。
我校上汽部共有数控专业教师16人,全部教师都有双师证,其中7人有相关专业的高级技师证,师资队伍越强大,大部分教师年龄在25
到45岁之间,精力旺盛,思维灵活,责任心强,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2)教学环境。
①实训基地的建立。
我校与青岛旭东工贸有限公司合作,
建立了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旭东实训基地,为学生技能实
训提供了保障。
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
我校上汽部现建有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青岛瑞智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12个,并与它们建立合作机制,既满足了学生专业认识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的需要,也满足了专业教师顶岗
实践锻炼的需要。
3.为推行“师徒传承”教学模式,按照教育局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做了如下安排部署:
(1)加强领导。
我们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两个组织。
校长、教
导处、上汽通用五菱部、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并做了具体分工。
工作小组负责此
项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操作实施。
(2)宣传发动。
为了提高大家对“师徒传承”教学模式的认识,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首先做了基地工作的分工和布局。
(3)制定方案。
专业教师设定教学方案,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因此,
我们在制定方案时,本着“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原则,确定了重点项目分工、
任务内容、任务步骤、任务认定、主要措施等内容。
(4)操作实施。
在按照方案操作的前提下,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教师
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同时充分发扬民主,要求各年级组长广泛征求教师们的意
见和建议。
“学生及家长评估如何操作”、“学校终评以什么为依据”两个问题就是
我们研究的重点。
学校要求“学生与家长评估表”必须发到家长手中,由学生家长
和学生共同完成,认真逐项打分填写,由学校统一组织登统分数、填写等级。
最
后由评估小组的组员统计,统一填写“教师教学评估统计表”,把评估结果向全体
老师公布。
(5)总结反思。
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够对照评估标准总结自己在“师徒传承”教学模式工作中的得失、成绩与不足。
通过评估,广大教师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
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