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和落实“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我校将民族精神与教育阶段纵向衔接,对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分层,使其贯穿渗透于少先队教育、民族传统节日、行为规范教育、课堂教学和双休日实践活动。

一、在少先队教育活动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少先队教育和活动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少先队教育和活动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有多种的教育形式、队员喜爱的活动内容,使队员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将其化为自身行动。

少先队入队教育中体现民族精神教育。

入队教育是儿童团员加入少先队的前期准备,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主题,强调全方位教育。

通过组织观看革命、战争影片,让学生感受战争残酷,学会珍惜现在幸福、安稳的生活;通过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历史,体会荣辱,学会感谢革命先辈。

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由此衍生出许多民族传统节日。

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涵义、喜爱这些节日,以此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本年度我校在所有的民族节日中,选取三个学生较为熟悉、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日,进行活动设计和宣传。

1、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说设立的一个节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佩香囊和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教师节
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

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

当教师节临近时,向全体学生提出,为自己的老师做一朵手工花,感谢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3、中秋节
在中国的农历里,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中秋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中秋节全家团圆之际,提倡进行“家庭吟诗赏月会”,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同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三、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按照教育局“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活动的要求,我校组织开展“学生学礼仪”系列学习活动,以传承中华民族“讲文明、重礼仪”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礼仪知识的知晓率,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

1、介绍礼仪知识。

利用班队会课、晨会课、品德与社会课等,运用辅导员老师介绍、播放有关礼仪知识录像、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介绍。

2、开展实践体验。

在学校中设立中队值勤队,在各个班级设立服务岗位,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

学生在这些岗位上,通过为他人服务,将已了解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进行评优表彰。

在了解礼仪知识、参与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发现典型,进行评优和表彰。

评选出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命名其为“礼仪好少年”。

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合于课堂教学中,发挥晨会课、品德与社会课等主阵地的作用。

要求以上这类课要体现民族精神教育,将民族精神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热点、历史文化。

加强平时检查,进行随堂听课,保证落实。

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计划
沙沟镇中心小学
2013年2月
民族精神活动总结
沙沟镇中心小学高度重视,及时行动,将工作重点放在弘扬民族精神,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我校成立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实施方案》,精心策划、求真务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

二、加强宣传,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1、抓好宣传,形成良好开端。

9月初,我校全体师生举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启动仪式。

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热爱祖国、遵守校园规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外做个好公民。

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立志做新一代的好少年。

让民族精神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播撒、生根、发芽。

2、利用好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校园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系列刊登、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阐释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阐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态度,热爱科学,勤奋学习,追求真知,营造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三、开展活动,使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1、发挥主阵地作用,各科教学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我校号召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等学科,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滋养。

2、统一观看《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

我校认真开设好安全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把安全演练作为安全教育的常规内容来抓,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教育环节。

新学期刚开学,全体师生在电视机面前和全国中小学生一起上了《开学第一课》,学习了由“明星教师”讲述的逃生知识,了解了守护生命的十大黄金法则。

上完“第一课”,师生们感想和收获很多,学生普遍学会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老师更加感觉到了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方针,学会了如何发现孩子们身上的潜能,并帮助他们加强训练,在需要的时候才能有所发挥。

3、学知识,谈体会。

全体师生都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认识到“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品德是当代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代学生健康成长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

明白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惧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在各种环境下,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4、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读古今反映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的好书活动,同时各班级利用预习时间大唱革命歌曲《歌唱祖国》,从好书、好歌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弘扬民族精神。

以此使学生明确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受到民族精神教育。

5、体验“四美”活动。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技艺,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传统美德。

一是体验“美在话语”,二是体验“美在文中”,三是体验“美在行动”,四是体验“美在歌声”。

6、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把对学生的中

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活动中抓好“三个字”:一是抓好一个“读”字。

二是注重一个“讲”字。

三是落实一
个“做”字。

学生们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学会了爱国、学会了勤奋、学会了守信、学会了礼貌……
7、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

根据民族精神要求,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张格庄中心小学校园规则》,进一步丰富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生”的要求,定时评选示范学生。

宣传示范学生经验,提升学生行为规范水平。

经过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普遍经受了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

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等伟大的民族精神印刻在所有的师生心中,并将发扬光大。

弘扬民族精神将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民族精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民族精神活动总结沙沟镇中心小学
2013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