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蒙古:杀遍世界的三次蒙古西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血蒙古:杀遍世界的三次蒙古西征!
十三世纪初,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自此蒙古帝国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扩张之路,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次西征。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这著名的三次西征吧!
第一次西征:荡平西辽,复仇花拉子模
第一次西征还要从西辽政权说起,这个由大石林牙重建的中亚国家,进入十三世纪后国力趋于鼎盛。
于是皇帝耶律直鲁古开始浪,横征苛敛、连年用兵同时原本处于其统治下的已经伊斯兰化的花拉子模,正在摩柯末苏丹的带领下走向统一并企图独立,奈何战斗力不够屡战屡败。
直到1210年才在当年大唐军队被击败的怛逻斯地区取得大胜。
西辽情势急转直下,其他附庸国趁机纷纷叛离,耶律直鲁古也被曾依附于他的乃蛮部落首领屈出律篡权,不就忧愤离世。
西辽的衰落对其东边的邻居蒙古来说不啻重大利好。
1218年,成吉思汗派名将哲别西征。
其实当初屈出律投靠西辽就是因为自家地盘被蒙古抢了留下心理阴影,这时节见到心理阴影大军袭来,哪里还有半点斗志,当即开溜。
可惜屈出律的职业不是记者跑的不够快,结果被逮住处死,西辽就此彻底嗝屁。
但这仅仅是蒙古西征的序曲,更确切的说哲别只是为了成吉思汗自己亲征扫清道路,后者真正的目的是花拉子模。
三年前,成吉思汗答应摩柯末的友好通商请求还派出一支约500人的商队作为使团。
谁料这商队刚抵达花拉子模的边境城市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西北)地方总督竟因贪图财物将商队诬陷为间谍,没收财货并杀了上百名商人。
彼时成吉思汗正专注于对金作战,所以派了三名使臣去交涉,结果对双方力量一无所知的摩柯末不但不承认此事,反而杀了正使并剃了两个副使的胡子将之押送出境。
铁木真这辈子大概最不喜欢被别人蹬鼻子上脸所以等哲别扫平了西辽,他遣木华黎总领伐金事务,自己亲率大军西征。
花拉子模迅速崛起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尚未妥善处理内部两大矛盾:
一是国内民族成分复杂,各族冲突时有发生;二是王权与教权不融洽,伊斯兰化势力与俗世政权存在分歧,结果蒙古铁骑甫至花拉子模就开始内讧。
成吉思汗让哲别引军赴阿姆河上游佯装从南方切断其后勤,等摩诃末上当派主力追击成吉思汗,就兵分四路大举进攻。
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如狼入羊群长驱直入。
1220年3月攻克花拉子模都城撒马尔罕,摩诃末仓皇西逃并于年末病死途中。
其子扎兰丁收拾残兵打算反击但终究抵不过蒙古大军,一败再败、逃入印度。
此后两年,蒙古平定了花拉子模各地的反抗,第一次西征结束。
二、长子西征
第二次西征发生于金国灭亡之后,前次西征蒙古军曾遭俄罗斯诸公国进攻,如今金国已灭,继任大汗的窝阔台决定是时候安排一下这群小老弟了。
1235年,术赤的长子斡儿答、次子拔都、察合台的长子拜答儿,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出征,万户及以下军官也都派自家长子随军,史称“长子西征”。
1237年春,远征军占领了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地区,可笑的是俄罗斯诸公国之间素来不和面对强敌仍“各扫门前雪“以至于当蒙古骑兵高速挺进时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至次年二月,弗拉基米尔、罗斯托夫、特维尔等十几座城市相继被攻陷,蒙哥和贵由的部队更是打通了高加索南北交通线。
让蒙军向西南杀去,12月直抵克里米亚继而杀入今乌克兰境内。
1240年,蒙古大军包围基辅公国大公哈伊尔弃城逃亡波兰,不久,加力奇公国也城破人逃。
翌年,蒙古兵分南北两路开始进攻波兰和匈牙利。
3月,北路军攻陷波兰首都克拉科夫杀向西里西亚,大公亨利二世誓死抵抗然后战死沙场。
4月,南路军打败匈牙利攻占其都城佩斯。
6月两路会师并进军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直到1242年初窝阔台去世的消息传至前线,大杀四方的蒙古人才转身东返,留给欧洲一片心有余悸。
三、落幕之战
第三次西征的原因说起来与传说中的“山中老人”有些关系,伊斯兰教什叶派有一个神奇的分支名叫尼扎里耶派,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其俗称就比较有名了——阿萨辛派初代伊玛目哈桑·萨巴赫在里海南岸的山峰之上修筑阿拉穆特堡(鹰巢),并以之为中心建立政权,靠传教、暗杀、掠夺来巩固和发展。
正因为这种极端的生存模式,至十三世纪他们毫无顾忌的袭击了蒙古商旅。
上一个这么干的国家坟头草都有几米高了。
1253年,拖雷之子蒙哥继任大汗,他派弟弟旭烈兀率10万大军出征,1255年,大军抵达撒马尔罕。
翌年春兵渡阿姆河攻入这个在中文文献里被称为木剌夷的国家。
从铁蹄入境的那一刻起阿萨辛教派的结局就已注定,冬天其国君投降。
可来都来了只打一个小国怎么尽兴。
旭烈兀把目光瞄向了不远的阿巴斯王朝。
1257年9月,旭烈兀兵分三路向巴格达方向挺进。
次年一月将之包围,哈里发穆斯塔辛率群臣投降,阿巴斯王朝灭亡。
可能打仗这事有瘾,旭烈兀继续率军西进,1260年1月他占领了阿勒颇城,4月又攻占大马士革。
直到蒙哥去世的消息传来,他才命大将怯的不花率两万军队继续攻打叙利亚各地,自己挥师东归。
直到主力净撤,伊斯兰的势力才重新燃起。
同年9月,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五万大军与蒙古人在大马士革之南展开激战,怯的不花战死,蒙古军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马穆鲁克王朝趁机占据大马士革,将叙利亚全境收入囊中,蒙古第三次西征就此结束。
回顾上述西征,13世纪蒙古帝国的对外扩张堪称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
但当我们回到战场上往往能发现这种“酣畅淋漓”的背后,是蒙古先以屠城威慑而后收编敌国军队或组织其青壮上阵用以做先锋或攻城。
若遇上难以速克的对手常用运动战调动其主力,然后以高机动性击穿其防线,这使得蒙古军队不会陷入严重的战损减员或后勤短缺等情况,再具体分析还有马种、装备、制度、气候等很多因素。
后世人常钦慕蒙古战绩或是像“在现场”一样畅言刀兵对此小编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很简单却也很沉重的常识——今人能在这里谈笑风生分析战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祖先侥幸的没有惨死在蒙古人
的刀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