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保障农民退耕还林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律保障农民退耕还林的合法权益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
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林农是林业资源最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保护其合法权益关系到他们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国家为确保退耕还林生态目的的实现,依法规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资金和粮食补助”、“其他保障措施”两章中对退耕还林户的激励措施主要有:粮食、现金补助,农业税减免,林权保障等。
“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
”(第35条),解决了口粮问题:“退耕还林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其中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
”(第49条):“国家保护退耕还林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47条),保障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长期性。
对于这些激励措施,要严格落实,以免挫伤还林积极性。
《条例》规定“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退耕还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和粮食。
”并针对此情形在“第五十七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国家林业局2002年6月制定了《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
2004年4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对完善粮食补助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兑现补助政策,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
应严格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拨付程序与补助粮发放程序。
加强执法监督与公众参与。
为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地方政府应落实并细化《条例》的规定,针对农业税减免、林权证发放等制定当地的实施细则,遵循“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及时发放林权证以确认、保障林农的承包经营权。
退耕还林后其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只要权属明确、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性质。
其林木和林地使用权都可以流转,依法继承、转让、抵押、担保、入股等。
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退耕者经批准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进行采伐。
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措施来切实保障农民权利,引导农民自愿退耕。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等法规,但还需要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部门规章、办法,还要充实、制定荒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理、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林业基金征收使用、工程质量监管等法规和规章,并应根据新情况对现有法律法规中经济补助、林种配置、退耕还林与综合开发等内容进行修订。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办法、标准等,形成以《退耕还林条例》为核心的退耕还林法规体系,使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对于退耕还林后人民生活、地方经济、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技术规程,从现在起就要着手研究。
早做准备。
《条例》第四条规定“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
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在退耕还林整个过程以及立法中必须遵循。
退耕还林是西部及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否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障工程长效成果的关键所在。
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把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作为整体,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林、退耕与增收、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依法落实补助政策,保障近期收益:树立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规划,规范西部掠夺式开采方式,改变粗放型资源消耗模式,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在编制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时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发展一些既有较好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兼用林,选择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配置模式,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又培植多种资源,发展后续产业,尽可能兼顾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要重点向“三农”和生态建设倾斜,给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条件。
退耕还林作为西部大开发与林业建设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点工程,必将在此良好的机遇下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也就决定了在学习成效的存在明显的差别。
只有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性格外向、学习积极性颇高的学生,可以给予“激励制定高日标”的评价。
我经常这样说,“xx同学,你朗诵的真棒!如果你可以让语速再缓和些,会非常出色的!”“哇,这篇关于广告装潇的错别字调查报告太详细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可以给同学们讲讲你的心得吗”等等。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也给学生制定了更高的技能目标,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而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可采用“延迟评价法”。
如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时末语光红、辞不达意或一言不发,教师不需要过急地给出评价,以免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可以过段时间,当其他同学正在课堂讨论或练习的时候,走到这些学生身边,轩轻地问:A同学,是不是因为心理紧张说不出话啊,“B同学,老师认为你内心已经明白了,只是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来,对吗”?
这种评价方式,茸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白曹心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