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75eb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1.png)
初中语文知识试题及答案(正文内容)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没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天净沙·秋思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答案:D2. 下列成语中,意为不服从,不顺从的是:A. 随波逐流B. 板上钉钉C. 自相矛盾D. 斗志昂扬答案:C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以下哪个风景区?A. 峨眉山B. 华山C. 黄山D. 庐山答案:C二、填空题1. “________大舟中,江笑江陵笑不语。
”(武陵春)答案:青泥何盘盘2. 成语“自相矛盾”中,“矛盾”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矛头相对,互相抵触。
三、简答题1. 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借以观乎天地之间”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意为通过观察和学习天地间的事物可以发现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事物的相互关系来认知道德,进而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简述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四书五经。
答案: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书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书强调的是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达了儒家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五经则包含了古代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全面反映和总结的重要文献。
(文章继续,如此类推,直至达到2000字为止)。
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8d81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a.png)
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节:语文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组的反义词与其他不同?A. 乖巧可爱B. 淘气顽皮C. 聪明伶俐D. 刚愎自用2. 下面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不同?A. 笑容可掬B. 可惜阿姨C. 阿姨可喜D. 温润和蔼3. 下面哪个单词的注音与其他不同?A. 澄清B. 成为C. 成功D. 诚恳4.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法错误最明显?A. 学校里种满了美丽的鲜花。
B. 他每天早晨都跑步锻炼。
C. 她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衣服。
D. 爷爷经常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5. “鸟语花香”中所表达的情感是?A. 忧郁B. 愉悦C. 慌乱D. 惊讶二、填空题1. 早起的鸟儿有____的虫吃。
2. 这首小诗用____的方式表达了自然美的景象。
3. 这篇文章字里行____地描写了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4. 他用一种温和而____的语气与我们交谈。
5. 在这个音乐会上,他____地演奏了一首美妙的钢琴曲。
三、解答题1. 请举例说明修辞手法中的夸张手法。
答:比如形容一个人“高八尺、广十丈”,借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一个人的身高和体型。
2. 请用一个恰当的短语或成语填空。
眉清目____、笑逐颜开的他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语文基础知识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A4. C5. B二、填空题1. 虫子。
2. 诗歌。
3. 行间。
4. 亲切。
5. 技巧高超。
三、解答题1. 夸张手法的例子:他的胃口大得能一口吞下整个天空。
2. 亮堂。
总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题和答案的介绍。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帮助读者巩固和加深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希望这些试题和答案能够对读者的学习和提高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常见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常见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49e7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8.png)
高中语文常见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羁旅缱绻蹉跎岁月栉风沐雨B. 峥嵘恣意桀骜不驯桎梏C. 桀骜桎梏缱绻羁旅D. 桀骜桎梏蹉跎缱绻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中的。
C.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真是孤芳自赏。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
答案:A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床前明月光,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4. 请根据题目提示,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三、简答题5.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但同时也显得有些孤傲和敏感。
6.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风格。
答案:宋江以仁义为先,善于团结人心,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领导魅力,能够凝聚各路英雄,共同对抗腐败的官府。
四、论述题7.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及其对蜀汉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策,不仅展现了其智慧,也极大地提升了蜀汉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地位。
同时,诸葛亮的忠诚和勤政,也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出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需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b9003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3.png)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给予(jǐ yǔ)B. 遨游(áo yóu)C. 倔强(juè jiàng)D. 瞭望(liào wà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陆游二、填空题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4. 请写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哗啦啦地唱起了歌。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1)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五、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家乡的特产。
答案:一、1. D2. D二、3. 春晓4. 疑是地上霜三、5.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雾气弥漫的天气,指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让士兵们在船上敲锣打鼓,诱使曹军射箭。
由于雾大,曹军不敢轻易出击,只能盲目射箭。
诸葛亮的船只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箭矢。
四、6. (1)短文中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河里的水解冻并唱歌,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并叽叽喳喳地叫。
(2)短文中提到的动物有小燕子。
五、7. 作文题答案略。
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
![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c0301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9.png)
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 yì)B. 蹒跚(pán shān)C. 饕餮(tāo tiè)D. 龃龉(jǔ yù)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的出处是: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3.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多此一举B. 画龙点睛C. 锦上添花D. 画饼充饥4. 以下哪个字的部首是“火”?A. 照B. 煎C. 煮D. 烹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诗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河流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桥梁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房子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采薇》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8. “江雪”这首诗的作者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其含义是:A. 身材苗条B. 性格温柔C. 行为端庄D. 容貌美丽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美丽的女子B. 明亮的月亮C. 清澈的泉水D. 温暖的阳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下一句是“________”。
12. “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的下一句是“________”。
14. “________,人约黄昏后。
”1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____。
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87642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5.png)
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旁证博引B. 唇枪舌战C. 以逸代劳D. 再接再励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
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讲座,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 他的报告不仅感动了我们,而且感动了我们。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D. 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把任务完成。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其中“岳”指的是()。
A. 泰山B. 华山C. 衡山D. 嵩山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
C.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海明威。
D.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其作者是()。
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苏轼7.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容的是哪种植物?()A. 竹子B. 荷花C. 松树D. 梅花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王之涣B. 王维C. 白居易D. 孟浩然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的观点。
A. 孔子B. 白居易C. 韩愈D. 苏轼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 秋天到了,树叶穿上了金色的外衣。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_。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___的名句。
语文本体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本体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6eae5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b.png)
语文本体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千斤D. 一诺千金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人之口?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王勃D. 杜甫答案:C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复杂,既有才情横溢,又多愁善感。
她聪明、机智,对诗词有很高的造诣,但同时也非常敏感和脆弱,常常因为小事而感到悲伤。
2. 请解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含义。
答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意思是比喻一时的损失或不幸,可能转变为好事。
它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过于悲观或乐观,事情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昔有一老翁,其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病免。
1. 请解释“无故”的意思。
答案:“无故”在这里的意思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2. 请简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答案: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即福祸往往相互转化,不可仅凭一时的得失来判断事情的好坏。
五、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6e45c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e.png)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沸腾(féi)沸腾的开水B. 潺潺(chán)溪水潺潺C. 矗立(chù)高楼矗立D. 鸟瞰(kàn)鸟瞰城市全景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描写的是()。
A. 春天的景色B. 夏天的景色C. 秋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A. 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
B. 小猫懒洋洋地躺在窗台上。
C. 风轻轻地吹过树梢。
D. 河水静静地流淌。
4.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告诉我们()。
A. 每天的计划应该在早上制定B. 早上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C. 早上是制定计划的最佳时机D.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清晨5.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昨天一本书读了。
B. 一本书他昨天读了。
C. 读了一本书他昨天。
D. 昨天他读了一本书。
二、填空题1. 在“______”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请填入适当的诗句或成语)2. 成语“______”用来形容人非常高兴的样子,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特定时刻的喜悦心情。
3. 在句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
”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鼓励”。
4. “______”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吉祥和平安。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花园里的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这个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问题:1. 这段短文主要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短文中提到的“五彩斑斓”一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3. 小鸟的歌声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要求:1. 文章要围绕主题展开,内容要具体、生动。
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3848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3.png)
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一愁莫展C. 谆谆教诲D. 风声鹤唳答案:D解析:选项A中的“涣”应为“焕”,选项B中的“愁”应为“筹”,选项C中的“谆”应为“淳”。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B.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这些书籍对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答案:D解析:选项A中“改善”应为“提高”,选项B中“主旨”和“强调”重复,选项C中“不仅”和“而且”的位置应调换。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答案:举头望明月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面对困难,他___________,从不轻言放弃。
答案:坚韧不拔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强调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2.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支持中心论点?答案:作者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支持中心论点。
四、作文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要根据具体内容来撰写,此处无法给出具体答案。
)解析:在写作文时,考生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围绕梦想展开论述,可以包括梦想的来源、实现梦想的计划和遇到的困难等。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以上是一份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的答案及解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实际考试中,同学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来作答。
小学语文试题大全及答案
![小学语文试题大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2c28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b.png)
小学语文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拼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牛奶、南部、不准B. 先生、大小、想象C. 妈妈、讲话、原因D. 车站、开始、西瓜2. 「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他每天都忙着种田。
」这句话中,下划线部分是()A. 动宾结构B. 宾语补足语C. 谓语动词D. 主语3. 下面哪一个字注音有误?()A. 这B. 料C. 爷D. 温4. 请找出句子中的主语。
「小明开心地接过老师送来的奖状。
」A. 小明B. 接过C. 开心地D. 奖状5. 「文明如水,我为文明代言」这句话中,“如水”是什么修辞?()A. 比喻B. 比拟C. 排比D. 对偶二、填空题1. 你觉得我把你 ______ 是不是?2. 小鸟们在树上唱着 ______ 音乐。
3. 妈妈 ______ 外面的味道,就知道是他回来了。
4. 姐姐 ______ 手中的花朵,笑得很开心。
5. 这个故事 ______ 了我很多道理。
三、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 我们家长养了一只叫旺财的可爱狗,它特别讲礼貌。
2. 爷爷每天都资格跳操和打太极拳,身体非常好。
3. 弟弟是一个爱笑的男孩,跟谁都能搞好关系。
4. 他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看起来特别忧郁。
5. 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能坚持下去,并从中获得自己的体验。
四、阅读理解茉莉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世界各地都有其分布。
其特点是花香浓郁而持久,闻起来非常芳香。
茉莉花常常被人们用来泡茶,也是很多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
茉莉花一般生长在温暖而潮湿的环境中,需要充足的日照和适度的湿度。
在种植茉莉花的时候,我们要选择适合的土壤,并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另外,及时除草和施肥也是茉莉花生长的关键。
茉莉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它的花瓣洁白而娇嫩,花朵通常呈现出五瓣的形状。
每年的春天和夏天,茉莉花会开出一片片美丽的花朵,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五、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图书的作文。
高中语文试题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试题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367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8.png)
高中语文试题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蹉跎(cuō)恣意(zì)踟躇(chí)B. 踌躇(chóu)忖度(dù)缱绻(quǎn)饕餮(tāo)C. 缱绻(qiǎn)踌躇(chú)饕餮(táo)忖度(duó)D. 蹒跚(pán)蹉跎(cuō)恣意(zì)踟躇(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学识渊博,深受学生喜爱。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D. 这篇文章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诗仙”是指唐代诗人李白,而“诗圣”是指宋代诗人杜甫。
4. 下列关于文言文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翻译是“学习了之后经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的翻译是“温习旧知识而能获得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了。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翻译是“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翻译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5. 下列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通过描绘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爱的深切怀念。
B.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通过描绘荷塘的月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C. 《春》是鲁迅的散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
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ed7c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d.png)
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证博引B. 穿流不息C. 再接再励D. 一诺千金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显得非常自负。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C. 他总是不拘小节,对细节问题视而不见。
D. 他对于新事物总是抱有怀疑态度,不敢轻易尝试。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元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唐僧取经为线索,描绘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
”7.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滕王阁的美景。
8.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9. “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10. “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名句,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开放态度。
小学语文常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0dea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b.png)
小学语文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A.《红楼梦》B.《西游记》C.《朝花夕拾》D.《水浒传》答案:C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4.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事半功倍答案:C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言论?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7.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哪位诗人的《春江花月夜》?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张若虚答案:D8.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9.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苏轼答案:D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商隐B. 杜牧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开篇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2.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0aef9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b.png)
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怦然心动B. 别出心裁C. 心旷神怡D. 心旷神怡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他学习好,品德也好。
D. 他不仅品德好,而且学习也好。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桃花依旧笑春风。
C. 月落乌啼霜满天。
D. 江水流春去欲尽。
答案:B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C. 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D. 画地为牢:比喻限制自己的行动。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迅速地冲向终点。
B. 他跑得像猎豹一样快。
C. 他的速度像猎豹一样快。
D. 他的速度非常快。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C. 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D. 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春天来了。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为什么春天这么美好?B. 春天为什么这么美好?C. 春天的美好,你感受到了吗?D. 春天的美好,你无法想象。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你不知道春天的美好吗?B. 春天的美好,难道你不知道吗?C. 春天的美好,你感受到了吗?D. 春天的美好,你无法想象。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大得像雷鸣。
B. 他的声音很大。
C. 他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小。
D. 他的声音很小。
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学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e9f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e.png)
小学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明查秋毫B. 明察秋毫C. 明查秋毫D. 明察秋毫2. “春眠不觉晓”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处处闻啼鸟D. 夜来风雨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4.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以下哪首诗?()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日》D. 《春夜洛城闻笛》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填写下一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2.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
”3. “_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4. “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5. “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河里的水开始欢快地流淌,仿佛在歌唱春天的到来。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放风筝,笑声充满了整个春天。
1.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5分)2. 短文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5分)3.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0分)四、作文题(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五、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A4. C5. B二、填空题1. 疑是地上霜2. 每逢佳节倍思亲3. 床前明月光4. 月落乌啼霜满天5. 春潮带雨晚来急三、阅读理解1. 短文中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竞相开放,小河的水欢快流淌等春天的景象。
2.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放风筝。
3.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之情。
初中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5e0a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4.png)
初中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迥异(jiǒng)踌躇(chú)蹉跎(cuō)B. 绯红(fēi)瞠目结舌(chēng)蹒跚(pán)C. 蹊跷(qī)缄默(jiān)踽踽独行(jǔ)D. 叱咤(zhà)囫囵(hú)徜徉(ch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并不骄傲。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林间飞翔。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战争故事。
5. 下列关于古代诗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被称为“诗圣”,杜甫被称为“诗仙”。
B. 王维被称为“诗佛”,白居易被称为“诗鬼”。
C.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文坛领袖”。
D. 辛弃疾是唐代著名的词人,有“词中之龙”的美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诗句。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杜甫的《望岳》,其中“岳”指的是______。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九月九日”指的是中国传统的______节。
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4f69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8.png)
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应(yīng)急B. 着(zháo)火C. 模(mó)式D. 强(qiáng)迫答案:D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B. 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结构也很清晰。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真可谓是德才兼备。
答案:C二、填空题1. 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写下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下一句是: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根据所给的成语,写出其相应的故事人物:“破釜沉舟”的故事中,主人公是:答案:项羽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略)1. 短文中提到的“他”在故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答案:在故事中,“他”扮演了一个勇敢、智慧和有责任心的角色,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帮助了他人。
2. 短文的结尾部分,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什么信息?答案: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最终会取得成功。
四、写作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作文内容略)五、综合运用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答案:虽然今天下着大雨,但是我还是决定去图书馆借书。
2.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答案: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六、附加题1. 请解释“锲而不舍”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举一个例子。
答案:“锲而不舍”意指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
例如,在学习中,即使遇到难题,也应该锲而不舍地去解决,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结束语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同时,也希望这份试卷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学习进步!。
2022版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22版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083b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6.png)
2022版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A. 石头记B. 金玉良缘C. 梦断红楼D. 通灵宝玉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李白B. 杜甫C. 辛弃疾D. 曹操3.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画饼充饥4.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马致远D. 李清照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佛家思想D. 墨家思想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7. 下列哪个成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反?A. 明察秋毫B. 掩人耳目C. 视而不见D. 听而不闻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苏轼B. 李白C. 杜甫D. 王安石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李清照B. 辛弃疾C. 柳永D. 秦观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王维答案:1.D 2.D 3.C 4.C 5.B 6.A 7.A 8.A 9.C 10.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无题》中的名句。
答案:李商隐1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首领是______。
答案:宋江1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16.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诲,其中“静”指的是______。
高中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77d94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f.png)
高中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cuō)恣意(zì)箴言(zhēn)舶来品(bó)B. 蹉跎(cuō)恣意(zì)箴言(zhēn)舶来品(bó)C. 蹉跎(cuō)恣意(zì)箴言(zhēn)舶来品(bó)D. 蹉跎(cuō)恣意(zì)箴言(zhēn)舶来品(bó)答案:A解析:在选项A中,所有加点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
“蹉跎”的“蹉”读作cuō,“恣意”的“恣”读作zì,“箴言”的“箴”读作zhēn,“舶来品”的“舶”读作bó。
其他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是我们班的榜样。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答案:D解析:选项D中的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
而其他选项中,A项缺少主语,B项语序不当,C项否定词使用不当。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答案:B解析:选项B中,鲁迅的代表作《呐喊》《彷徨》是正确的,但鲁迅并非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略)(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A. 诣:前往B. 谒:拜见C. 诘:追问D. 谤:批评答案:(1)A. 前往 B. 拜见 C. 追问 D. 批评解析:在文言文中,“诣”通常指前往某地,“谒”指拜见某人,“诘”指追问,“谤”指批评或指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海中学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应用(共 24分,每小题 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贾.祸gǔ皴.裂jūn里应.外合yìng 前倨.jù后恭B.脊.梁jí窨.井yìn 封妻荫.子yìn锲.qiè而不舍C.当.真dàng 友谊.yì按捺.nà不住一塌.糊涂tāD. 砖坯.pī草苫.shān拗.不过ǎo 装模.作样mú2.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国觞家俱以点带面攻城略地B.宫阕一柱香风声水起山清水秀C.凑合装潢震聋发聩皇天厚土D. 陷阱馅媚融会贯通既往开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
B.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C.你想象不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他们竟然一直是同学;你更想象不出,他们竟然一直两小无猜....,关系融洽。
D.今年国家一季度宏观数据已于日前出台,安徽省多项数据在全国的排名有升有降,有好有差,良莠不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B.凡是反对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的国家,不少是想趁叙利亚内乱之际,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西方国家。
C.张炜的《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有公众质疑,这种作品获奖不但增加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D. “擒贼先擒王”,日前,长期盘踞在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的武装贩毒集团的首犯糯康被抓获了,这使该集团受到了摧毁性打击。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敬畏生命的伦理促使任何人关怀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命运,给予需要他的人真正人道的帮助。
敬畏生命的伦理不允许学者只献身于他的科学,尽管这对科学有益。
它也不允许艺术家只献身于他的艺术,尽管他因此能给许多人带来美。
它不允许忙忙碌碌的人这样认为,他们已在其职业活动中做了一切。
①有的人在这么做时仍过着正常的生活,因此他的牺牲从外部看并不显著。
②没有人能对其他人妄加评论。
人行善的使命能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实现。
他作出什么牺牲,是每个人自己的秘密。
③敬畏生命的伦理要求所有人把生命的一部分奉献出来。
④至于他以何种方式和在何种程度上这么做,各人应按其思想和命运而定。
⑤有的人则被要求作出引人注目的奉献,从而他只得不考虑自己的发展。
6.根据下面所给的文字材料,拟写一则新闻标题(20字以内)(4分)从今年7月1日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
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将在今年初步形成,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初步实现。
截至今年3月底,纳入国家试点的1914个新农保试点县、1902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保人数达到3.43亿人,其中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人数9543万人。
在国家试点的基础上,还有18个省份的345个县自行开展新农保试点,11个省份的181个县自行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16个省份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10个省份统一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试点加上地方自行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3.76亿人,其中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人数1.07亿人。
7.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此校徽并写出其内涵。
(5分)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12月,著名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推动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并没有校徽这一新生事物,亦即没有专属自己的旌旗标识。
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1917年,即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图示如下。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9分)保存“时间记忆”的脑部细胞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的事情的发生时间。
但是,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
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常简单。
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
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
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
安•格雷布耶尔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康复。
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
因此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
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
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臵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羟色胺等)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的。
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评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释。
施特瑞克说:“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8.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以往的人类大脑中存在时间记忆细胞的推测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B.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C.研究了时间记忆细胞的形成及它们控制人们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机制。
D.借助实验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
9.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全部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
B.有了可以制造“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人们的记忆活动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C.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就慢,也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行动。
D.安•格雷布耶尔的研究实验被有关专家视为是对脑部时间记忆机理的全新阐释。
10.结合文本,请概括脑部细胞是如何运作“时间记忆”的。
(25字以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跟陌生人说话刘心武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
母亲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
但是母亲却并不能率先履行,而且,恰恰相反,她在某些公共场合,尤其是在火车上,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有回我和父母同乘火车回老家探亲,同一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了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
父亲望望她,又望望我,表情很尴尬,没听多久就走到车厢衔接处抽烟去了。
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学什么都说给人家听,急得我直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
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
她也回问那妇女,那妇女跟她一个脾性,也絮絮作答,两人说到共鸣处,你叹息我摇头,或我抿嘴笑你拍膝盖。
母亲的嘴不设防。
后来我细想过,也许是像我们这种家庭,既无饥寒之虞,亦无暴发之欲,母亲觉得自家无碍于人,而人亦不至于要特意碍我,所以心态十分松弛,总以善意揣测别人,对哪怕是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善意。
有年冬天,我和母亲坐火车往张家口。
坐的是硬座,有两个年轻人坐到我们对面,脸相很凶,身上的棉衣破洞里露出些灰色的絮丝。
母亲竟去跟对面的那个小伙子攀谈,问他手上的冻疮怎么也不想办法治治,又说每天该拿温水浸它半个钟头,然后上药。
那小伙子冷冷地说:“没钱买药。
”还跟旁边的另一个小伙子对了对眼。
我觉得不妙,忙用脚尖碰母亲的鞋帮。
母亲却照例不理会我的提醒,而是从自己随身的提包里,摸出里面一盒如意膏,用手指剜出一些,往那小伙子放在座位当中那张小桌上的有冻疮的手上抹,那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了另一只。
母亲一边给他抹药,一边絮絮地跟他们说话,大意是这如意膏如今药厂不再生产了,这是家里最后一盒了,这药不但能外敷,感冒了,实在找不到药吃,挑一点用开水冲了喝,也能顶事;又笑说自己实在是落后了,虽然如今新药品种很多,却只认这样的老药……末了,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给了对面的小伙子,嘱咐他要天天给冻疮抹,说是别小看了冻疮,不及时治好抓破感染了会得上大病症。
她还想跟那两个小伙子聊些别的,那两人却不怎么领情,含混地道了谢,似乎是去上厕所,一去不返了。
火车到了张家口站,下车时,站台上有些个骚动,只见警察押着几个抢劫犯往站外去。
我眼尖,认出里面有原来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两个小伙子。
又听有人议论说,他们这个团伙原是要在三号车厢动手,什么都计划好了的,不知为什么后来跑到七号车厢去了,结果败露被逮……我和母亲乘坐的恰是三号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