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练习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练习一
总第课时月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的第8~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进一步熟悉相关的数量关系,同时养成与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学会解决相关的方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相关的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依据等式的性质解相关的方程,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书写格式。

这节课是本环节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简化方程的写法,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要求:前几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方程的知识。

请大家思考以下这些问题,请看大屏幕:
什么是方程?
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
等式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补充完善。

2.明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板书课题:练习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进一步熟悉相关的数量关系,同时养成与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基础练习
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
口答练习:
(1)怎样从等式 5x=4x+3 得到等式 x=3?
(2)怎样从等式 4x=12 得到等式 x=3?
(3)练习: 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
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 如果 2x+7=10 , 那么 2x=10- ;
(2) 如果 5x=4x+7 , 那么 5x - =7;
(3) 如果 2a=1.5 , 那么 6a= ;
(4) 如果 a+8=b+8 , 那么 a= .
1.解方程(出示练习一第7页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提醒学生要注意检验。

选第1、4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2.出示练习一第9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把x带入式子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3.出示练习一第11题
引导:要根据数量关系式来解决。

指名读题
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
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
(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学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

教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核对。

当堂检测:
练习一第13题: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先小组内交流。

组织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

1本练习本的价钱+3枝铅笔的价钱=8本铅笔的价钱
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
1本练习本的价钱=5枝铅笔的价钱
思考:(△+☆)×2=20,☆÷4=1.5,△=()
三、课堂布置
第7页的第10、12题,做在课内本上。

回顾学习目标
回顾今天的学习目标,你觉得自己达到了吗?你还要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今天是在前面几节课基础上的一节练习课,有的学生对方程和等式的关系还是不清楚。

有的学生对于解方程还存在问题,我想,需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

当然,从这么多节课上下来,我觉得对于方程,学生最需要理解的就是一种思想。

因为他们很习惯于用算术方法去解决问题,而缺乏方程思想。

我想,在下学期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有顺着想解决问题的方程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