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驼背老老和香蕉崽崽的民间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驼背⽼⽼和⾹蕉崽崽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学中的重要门类之⼀,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看⼀些民间故事,今天⼩编为你带来精彩有趣的驼背⽼⽼和⾹蕉崽崽的民间故事!
驼背⽼⽼和⾹蕉崽崽
驼背⽼⽼在⼀条曲曲折折的⼩溪边种了⼏⼗株芭蕉树,树上结满了⼤串⼤串的⾹蕉。
他⼸着背,每天挑着⾹蕉上集市去卖,因此,⽇⼦过得挺富。
驼背⽼⽼孤孤单单的⼀个⼈,没有妻⼦⼉⼥。
他每逢见到别⼈家的孩⼦,总是过去摸头摸脚,不知不觉流下泪来:“唉,我有⼀个孩⼦就好了。
可是,当他蹲在⼩溪边,望着芭蕉树上⼀串⼀串的⾹蕉时,就会⾃宽⾃慰地说:“这不就是我的孩⼦吗?”
有⼀年,突然下了⼀场⼤雪,把芭蕉树打得稀烂。
接着,⼜刮了⼀阵西北风,把所有的⾹蕉都吹得横七竖⼋地倒在地上。
驼背⽼⽼⼼疼死了。
第⼆年春天,只有⼀株芭蕉的根⼦冒出芽来,驼背⽼⽼⼸着背,忙着浇⽔施肥。
这株芭蕉长得很快,三个⽉⼯夫就结了⼀个⾹蕉。
驼背⽼⽼见只结⼀个⾹蕉,⼼⾥感到烦闷。
可是,他⼜转念⼀想,觉得总⽐⼀个也不结的好。
这⾹蕉越长越⼤,⼤得有⽔桶那么粗,坐在树顶上,把树也压弯了腰。
有⼀天,⼀只美丽的孔雀飞来啄了⾹蕉⼀⼝,⼜飞⾛了。
⾹蕉⽪“叭”的⼀声响,裂开个⼤缝缝。
⼀个⽩胖胖的⼩孩从缝缝⾥跳下来,他跑到驼背⽼⽼⾯前,抱着驼背⽼⽼的腿,“爹爹、爹爹”地叫个不停。
驼背⽼⽼⼸着背,抱起⼩孩⼦,亲着他红润润的脸孔。
⽼⼈替孩⼦取了个名字,叫做⾹蕉崽崽。
⾹蕉崽崽⼀年⼀年地长⼤了。
⽗⼦俩从别处移来很多芭蕉树,⼜种满了溪边,芭蕉林⾥挂着⼤串⼤串的⾹蕉。
驼背⽼⽼的背越来越驼了,做事也越来越吃⼒了。
⾹蕉崽崽见爹爹的背驼,⼼⾥很难过。
⼀天,他说:“爹爹,我出门去找药来医你的背。
”说完就⾛了。
⼀路上,⾹蕉崽崽逢⼈就问:“有医驼背的药吗?”⼈家都摇摇头说:“不晓得啊!”
有⼀天,⾹蕉崽崽⾛到⼀座⼤青⼭⾥,看见⼀个穿着五彩⾐服的姑姑在溪边梳她那长长的头发。
他⾛过去问道:“姑姑,你晓得医驼背的药吗?”
姑姑说:
东⼭岩洞深⼜深。
⽯乳珠来放光明,
肚⾥吞下⽯乳珠,
腰舒背直好精神。
⾹蕉崽崽依照姑姑的话,⾛到东⼭,钻进深深的岩洞⾥,看见有颗⽯乳珠嵌在⽯头上。
他摘下⽯乳珠⾛出洞来,往家⾛去。
⾛到⼀个坡上,看见⼀个牧⽺的孩⼦倒在地上哭。
孩⼦⼀只⼿折断了,满⾝是⾎。
⾹蕉崽崽⾛上去问他为什么哭。
孩⼦说:“两头⽜打架,我去赶开,被⽜⾓触断了⼿。
”
⾹蕉崽崽⼼⾥盘算:“我这⽯乳珠可以医驼背,⼤概也可以医断⼿。
”他⽴即把⽯乳珠放进那放⽺孩⼦的⼝⾥。
孩⼦吃了⽯乳珠,忽然站了起来,⼿不断了,⾎不流了。
⾹蕉崽崽送⾛了放⽺孩⼦,⼜回⾝到⼤青⼭去寻找那位姑姑。
姑姑坐在溪边洗着长长的头发。
⾹蕉崽崽把经过的情形告诉她,⼜央求她指点去找医驼背的药。
疯⼦严少陵趣事
清朝光绪年间,有位⽂⼈,姓严名少陵,他饱读诗书,曾设馆授徒,⼈⼈称他为严⽼师。
严少陵曾经考举⼈,落第后深受刺激,致使神经失常,终⽇痴痴迷迷。
穿⼀件满布油渍的长衫,满脸胡须,披头散发,但仍旧穿鞋着袜,终⽇在⽯岐街市踱来
踱去,靠乞⾷度⽇。
每年春节,他⼀定在街上看各家门⼝贴出的对联,看到好的他就低头沉思,看到不好的他就哈哈⼤笑离去。
有⼀次,严少陵在街上乞⾷,有间店铺的店主想考考他的⽂采,就在饭店买了⼀碗⾹喷喷的鸡⾁饭,摆在桌⼦上,请严少陵⼊铺坐定。
店主对严少陵说:"你作对⼯整,能否⽤铺名对铺名,作⼀对联,合平仄就将这碗饭给你吃。
"严少陵要了⼀枝笔,⼀张纸,提笔慢慢地写了⼀副对联:
六安茶,⾹过丁财贵。
福寿药,吃了永平安。
对联内的"六安"是茶叶铺,"丁财贵"是专售⾹烛的店铺,"福寿"原名"福寿堂"是药材店,"永平安"也是出售中成药的店铺。
店主⽆话可说,只得让严⽼师吃那碗鸡⾁饭。
还有,⼀次,有⼈叫严少陵以庵寺名字作对头,以祠堂名字作对尾,作了⼀副对联;
众母洗⽩⾐,⽆量隐泉,只见宝莲浮⽔⾯。
三公游苍圃,知⾮奇隐,重看青海过歧洋。
对联内的"众母"、"⽩⾐"、"⽆量"、"隐泉"、"宝莲"是当时的庵寺名。
"三公"、"苍圃"、"知⾮"、"奇隐"、"青海"是当时的祠名。
有农民对严少陵说:"你这么好的⽂采,能否把⽯岐的街巷从⼀到⼗按顺序说出来?"严少陵随⼝说出:
⼀天门⼆门产(坎)三级⽯四⽅井五兜榕陆家巷七仙街⼋卦巷九(菲)菜园⼗王庵。
还有⼀副对联,是他神经失常之前写的,以当时⾹⼭县的地名辑成:
三灶⽆柴,葫尾⼤兜烧破镬。
四门有炮,中⼼⼩引弹长江。
三灶、朗尾、⼤兜、破镬、四门、中⼼、⼩引、长江,均为中⼭的村名。
严少陵沿街乞⾷的时候,⾝边只带⼀对筷⼦,从不带碗。
有⼈问他为何不带碗?他说我的碗是四季碗。
原来他春季取椰菜叶,夏季取莲叶,秋季取蕉叶,冬季取⽣菜叶来包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