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刺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刺绣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早在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
那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
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
《尚书》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种花纹,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下裳六种花纹,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种花纹,称十二章。
这里至少有两种是刺绣的。
周代《礼记·祭义篇》中说“古代天子诸侯都有公室养蚕。
蚕熟,献茧缫丝,把它们染成红、绿、玄、黄等色,以为黼黻文章”。
据《辞海》“黼”字解释为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黑半白的花纹;“黻”字解释为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青半黑的花纹。
至于“文章”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一个词汇,意思非常明白,但在古汉语中,却别有含义。
用青、红两色线绣称之为“文”,用红、白两色线绣称之为“章”。
实际上,“文章”二字古意为锦绣,后来转义喻文。
“文”的另外一个意义是指画,同“纹”。
《礼记·月令篇》说“文绣有恒”,据注释“文,是指画,古代祭祀的礼服上衣是画的,下裳是绣的”。
总之一句话,刺绣发源很早,古已有之。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刺绣在渭南世代相传,遍及全市。
花色品种达上百个。
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物玩具等,其内容多为花鸟虫鱼和风俗画面,潼关一带的妇女,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绣于布马镫两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称“东府刺绣一绝”。
随着时代的变化,乡品内容有所更新。
同时一些传统绣品已进入外贸市场。
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洁。
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墨迹等污渍。
一件好的刺绣艺术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凝结的艺术效果也就成为鉴别刺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重要标准。
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认,一是作品图案的整体构思,二是作品做工的精细程度,三是作品色彩的处理和艺术效果。
一件艺术价值高的刺绣艺术品一般是图案秀美,做工精细,色彩典雅,富有深远的意境。
而价值低劣的刺绣工艺品,图案一般比较呆板,缺乏艺术性,做工也相对粗糙。
相比较而言,我个人比较喜欢苏绣。
苏绣产生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位于长江下游江
苏南部的苏州。
近代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称,它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先要说说顾绣,因为它对中国东部近、现代的剌绣影响太大太深了。
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进士著称。
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
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惊叹地:"技至此乎!"明代的商品经济已较发达,由于顾家的刺绣名扬海内外,因此到了清代时,江南一带的绣庄许多干脆挂起"顾绣"的字号,广义的“顾绣”便由此而来。
苏绣正是在广泛吸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逐渐从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
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
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
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
苏绣艺术来源于民间文化,同时又反映了民间文化。
在古代,苏绣产品主要被用于民间婚嫁仪式和庆典。
而且基本上,苏绣的产品形式具有明显的功能性,从绣花鞋、绣荷包、绣花枕、绣花被、绣花盖头、绣球、绣嫁衣、绣帕等等,都是日常生活所需,而且表现内容也都与日常生活有关。
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收,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
其绣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品,有被面、枕套、绣衣、戏衣、台毯、靠垫等;一类是欣赏品,有台屏、挂轴、屏风等。
取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山水、书法等。
双面绣《金鱼》、《小猫》是苏绣的代表作。
苏绣先后有80多次作为馈赠国家元首级礼品,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有100多人次赴国外作刺绣表演。
在1982年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双面绣《金鱼》杂1984年第56届“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在苏绣的近代史上,有一位杰出的苏绣艺术家---沈寿。
其作品震惊海内外。
沈寿代表作:《万年青图》《仕女图》《三马图》等。
总之,刺绣的艺术博大精深,对我国的影响非凡。
苏绣更是中国少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是国家赠送重要外宾的“国礼”之一。
但是,现在与很多绣种都几近“人亡艺绝”的地步,所以,我们要弘扬刺绣文化,保护其顺利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