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导游词
内蒙古导游词(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内蒙古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蒙古导游词篇1
在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的大黑河南岸,就是让人敬仰的昭君墓。

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为了汉匈之间的民族和平,自愿下凡来到民间,与单于结为夫妻,造福人民。

历史上的王昭君,真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选入后宫,为汉元帝待诏。

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平的形势下,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做了单于的阏氏,促使汉匈两族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相处。

匈奴境内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王昭君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个献身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

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

两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

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

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

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

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

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

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

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内蒙古导游词篇2
各位女士、先生: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红山湖旅游观光。

下面我简要介绍红山湖旅游概况:
红山水库又名红山湖,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位于西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地处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交界处,红山水库管理局驻地翁旗乌敦套海镇。

距离赤峰、新惠、乌丹均在9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优越,公路交通便利。

305国道横贯红山湖旅游区。

红山水库于1958年10月动工修建,1960年10月主坝截流,1965年10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历时7载,动用民工5万之众,总工程量911.14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8791万元。

历经两期除险加固,工程累计投资已逾3亿元。

红山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
用的国家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

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25.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4486平方公里,控制洪水量占辽河中游洪水量的75%。

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座水库。

是水利风景区。

红山水库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和泻水建筑物组成。

挡水建筑物:主坝全长1174米,坝高31米;副坝全长694米,平均坝高6.4米。

泻水建筑物:溢洪道改建后的溢洪道由原来3孔增至10孔,泻洪流量由原来的2869立方米每秒增至16496立方米每秒。

原泻洪洞高9米,宽8米,泻洪流量857立方米每秒。

新增泻洪洞直径7米,泻洪流量593立方米每秒。

发电输水洞直径4米,发电流量42.4立方米每秒。

红山水库在防洪方面:保护着下游1个铁路枢纽站,3处大中型水利枢纽,4座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4条公路干线,6条铁路干线,10多座铁路、公路桥梁,11座象通辽市这样的中等城市,27家大中型企业,63亿元城镇固定资产,305万人口,800多万亩耕地的安全,保护区内国民生产总值200亿元。

尚有通辽市重点能源基地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双泡子电站一座,开鲁县境内石油天然气田一处以及辽河油田也在保护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红山水库在西辽河防洪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辽河干流具有重要的防洪作用。

红山水库自投入运用以来,防御了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大洪水7次,其中在施工期间于1962年7月26日老哈河流域发生了18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入库洪峰流量12700立方米每秒。

经过红山水库的调节下泻流量仅为995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92.2%,6日入库洪水量12.78亿立方米。

由于红山水库成功地拦蓄了这场建国以来发生在本流域的一次洪水,使红山水库下游广阔的西辽河平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免遭一次毁灭性的洪涝灾害。

该次直接的防洪效益高达3.97亿元,是修建红山水库总投资的4.4倍。

红山水库运用40多年来,累计直接减灾效益50多亿元,为保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山水库在兴利方面:与下游平原水库联合运用,灌溉农田225万亩,稻田18万亩,库区扬水灌溉10万亩,年均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3.1亿立方米,直接受益的乡镇苏木20多个,累计灌溉效益40多亿元。

红山水库有养殖水面14万亩,水电站装机容量8720千瓦,直供东北电网。

自1977年白玉引水渡槽工程投入运用以来,向翁旗玉田皋灌区和敖汉旗康家营子灌区提供自流灌溉稻田4万余亩,确保这些稻田高产稳产,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红山水库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塞外草原上一颗瑰丽的明珠,是赤峰地区山水如画、鸟语花香、消夏避暑、旅游观光之胜地。

14万亩水面碧波荡漾,雄伟的水利枢纽工程气势磅礴,库区内蓝天、碧水、沙滩、绿荫以及水库下游的塞外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一幅风景绮丽的立体风景画,令游人陶醉于迷人的山水之间、鱼米之乡而流连忘返!内蒙古导游词篇3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北纬37°30′至53°20′,东经97°10′至126°02′,全区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她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戈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目前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

到1996年末,全区共有人口2306.55万人,其中蒙古族377万人,汉族1760多万人,其少数民族90多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有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4个省辖市和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巴彦淖尔、阿拉善等8个盟,下设101个旗、县、市、区、(4个旗、17个县、14个市、16个市辖区),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牧林业是内蒙古最大的资源优势,人均耕地、草场面积、森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

原为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大约在公
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就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

在我国唐代史籍中称为“蒙瓦”,《辽史》中称为“萌古”。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

说起内蒙古的美丽,没有领略过它的风光的人大概很难想象。

且不说那雄伟的大青山,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也不说那莽莽苍苍的林海,烟波浩淼的湖泊,浩瀚无垠的沙漠奇观;只看看那无边无际的草原的景色,就足以让你感叹不已,留恋往忘返了。

如果你在夏天来到草原,展现在你面前的将是一泻千里的绿野。

那平地是绿的,溪水是绿的,线条柔美的小丘也是绿的,到处翠色横流,直至遥远的天边。

在那苍翠欲滴的绿野上,间或点缀着一些野花,姹紫嫣红,把千里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

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的雪白的蒙古包升起的缕缕炊烟,彩云般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远处飘来的牧羊姑娘的阵阵歌声,又给这幅美丽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放眼远眺,天空是那么蔚蓝,那么高远,大地是那么碧绿,那么壮阔。

内蒙古导游词篇4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蒙古包,又见我的同胞,主人迎客,群马领跑,少年套马,壮士摔跤,武士舞刀;主人举杯,老翁敬酒,少年献歌。

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也证明了蒙汉情深。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体会到,来到这里,会使你流连忘返,时时沉浸在草原的无限乐趣,站在草原上,你会觉得天是那么的蓝,大地一片绿色,会觉得自己也是这一片绿色的一员,仿佛自己是这片绿色中的一棵小草。

否则老舍先生也不会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内蒙古导游词篇5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乌中旗境内,与同和太牧场毗邻处,有一片由上千座天然石头组成的石林。

石头有的像静卧的大象,有的像站立的兔子,有的像奔驰的骏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是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蚀而开成的天然景观,被称为“塞上奇石林”。

石林区周围是京津地区沙源治理示范园区,地势平坦,绿草如茵,呈现辽阔草原气象。

它北靠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仅15公里,并直通中蒙边境甘其毛道口岸和中蒙184公里边线;东北邻近希热庙旅游区和阿其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东与德岭山水库、蒙古大营相邻、南连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西与海—五公路毗邻,黑色路面联通110国道和京包、包兰铁路线,交通十分便利。

石林区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

里面伴生有马蔺、山丹花、针茅草等2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间栖息着野鸡、野兔、石鸡等珍禽30多种。

它没有南方石林那么娇小秀美,体现的是北方的粗犷、豪放、苍茫和辽阔。

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地,也是建设草原旅游风景区的理想场所。

曾是《白马飞飞》、《铁骑》等多部影视片外景地。

塞上奇石林位于乌中旗海流图镇南15公里的同和太牧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由上千座奇石组成的天然石林。

该景区地势平坦,紧邻海流图至五原公路,曾是《白马飞飞》、《铁骑》等多部影视片外景地。

内蒙古导游词篇6
欢迎各位嘉宾!欢迎,远方的朋友!
欢迎来到神奇美丽的阿尔山!
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圣水”。

199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尔山市,隶属兴安盟。

是内蒙古自治区第101个旗县,面积7409平方公里。

是一座年轻的边境口岸旅游疗养城市,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文明景区示范点。

阿尔山是封存在古代森林中的世界文化遗产。

阿尔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矿泉群、自然完整的火山地质遗迹博物馆、长达七个月的冰雪奇观、集中的大兴安岭森林公园。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草原在此交汇,成吉思汗漠北铁骑从此崛起。

草原与森林相拥,冰
雪泉完美,湖泊与火山交融,城市静谧,阳光灿烂,绿水滴滴,空气清新,可外输。

无论您是来沐浴、避暑、观光、运动、探险还是科研,博大精深的阿尔山都会让您为您的到来而欣喜,甚至惊叹!请跟我来,掀开阿尔山神奇与美丽的面纱,靠近阿尔山,品味阿尔山,拥抱阿尔山。

不到阿尔山意味着没去过大兴安岭。

不洗温泉,就是没去过阿尔山。

皮肤在温泉里浸润,像靠近爱人的胸膛,依偎在母亲的怀里。

难道不是来自地心的地球母亲温暖的怀抱?
阿尔山矿泉从西南到东北分布在三个区域,即波塞冬群矿泉区、安全谷矿泉区和金江沟矿泉区。

共有矿泉76处,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最大矿泉群。

其中,阿尔山疗养院的矿泉群最为著名。

在南北700米、东西70米的地带,有48个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日涌量600吨。

南泉都是冷水泉,水温在1℃-25℃之间,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方的泉水有冷泉、温泉、温泉、温泉,水温在12℃-48℃之间,主要是碳酸氢钠泉和放射性氡泉。

这两个泉近在咫尺,就像探汤捧雪一样,是大自然的奥秘和神秘。

除了碳酸氢钠泉、偏硅酸泉、放射性氡泉,还有硫酸泉、盐泉、铁泉、矾泉、硫泉、碘泉等等。

这些泉水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氡、氟、锂、锶等。

,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改善身体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

从而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阿尔山矿泉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

具体适应症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代谢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66种疾病,皮肤科系统30种疾病及其他疾病,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等。

在临床上,spa 治疗确实起到了很多药物和理疗无法达到的医疗作用,并且表现出高效、见效快、效果持久的优点。

20世纪70年代末,吉林的一名教练患有严重的风湿病。

几个疗程的洗澡,他居然跑来跑去,成了篮球裁判!令人惊讶的是,病人在春天洗澡时,内脏有病却没有明显的反应,
就像一个聪明的医生,被称为“询问病情的春天”。

阿尔山矿泉属于火山型矿泉,与世界上许多循环水基矿泉不同。

其形成与古火山运动有关,地理结构独特。

不仅有肥沃的第四纪新产物,还有原始火山喷发的流纹岩和花岗岩。

矿泉地区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稀有矿藏,地下水自然净化程度高,常年洁净。

阿尔山疗养院的矿泉水来自地下2800-3500米的岩石破碎带。

由于地下深部岩石的高压高温,断裂带周围的岩石释放出大量的化学成分。

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循环地下水沿断裂带上升到地表,形成矿泉。

关于矿泉的传说很多,耐人寻味。

相传清朝时,一个残暴的扎萨克王子沉迷于游戏,派了一个名叫敖的奴隶去大兴安岭打猎。

奥力吉,别用强弩射梅花鹿的腿。

梅花鹿站在泉水边,用舌头蘸着水舔伤口。

奥力吉没有靠近梅花鹿的时候,梅花鹿奇迹般地飞奔,仿佛毫发无伤。

敖力奇好奇地不去看春天,望着热气腾腾的春天,惊叹不已。

失去猎物的奥力吉,没有遗憾和激动,如实报告了情况。

王子很生气,不相信他的话。

他命令人打断敖力奇的另一条腿,恶狠狠地说:“也去洗吧!”奥力吉,不要强忍痛苦,来泉边洗澡。

过了几天,敖力奇没断骨头又重新接上,精力很旺盛。

王爷不做声,遂唤权为神。

还有一种说法是成吉思汗的坐骑腿部受伤,走过泉水一眼不仅治好了伤,还变得更加凶猛威武。

成吉思汗大喜,惊呼:哈伦阿尔山!从那时起,哈伦·阿尔山闻名于世。

根据元朝的记录,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和他的妻子马可·波罗来自哈拉哈河岸的洪吉拉部,就在今天的阿尔山地区附近。

弘基布拉的女人如花似玉,而男人则朝气蓬勃,诚实善良。

成吉思汗令:弘基布拉的女人是王子,男人是公主。

被蒙古黄金家族视为民族大叔部落。

根据传说,成吉思汗爱他的孙子,元世祖的忽必烈在他16岁时成为这个国家的王子。

他的右脚发痒,红肿,起水泡。

他不敢登陆,又不能随军队外出,就去洪吉拉部和他结婚。

察比姑娘每天带着忽必烈在一口热气腾腾的泉水里泡着擦洗。

她的脚病治好后,忽必烈娶了美丽善良的察比姑娘,故事传遍了弘历部,她在那里拜春为神。

这些传说可能不完全可信,但利用阿尔山疗养院的矿泉强身治病,已经有150多年的文献记载。

据史料记载,蒙古族人用矿泉水治病,已有700多年的文字历史。

元朝文宗皇帝的御医胡思慧在他的《饮食》一书中,对矿泉水的性能、医疗作用和医疗方法作了明确的论述。

清道光、咸丰年间,呼伦贝尔副总指挥助理奥拉长兴和喇嘛医生、工匠对矿泉的温度和效用进行了初步鉴定,并用石头筑泉疗养。

从1920年到1925年,苏联派了很多专家到阿尔山矿泉进行考察,俄罗斯民间医学中还有一章是关于哈兰阿尔山的。

1931年9月,九世班禅在阿尔山洗澡。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军队疗养院,建温泉和解放纪念碑;1951年后由内蒙古卫生厅、内蒙古总工会、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白城市卫生局管理。

现在由阿尔山市管理。

乌兰夫、李德胜、杨成武、、郭、、赵本山都来这里洗澡。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上帝赐予的圣水,波塞冬(集团)阿尔山圣泉疗养院投资3000万元,对京都浴池、圣泉浴池和48处矿泉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修建了50个蒙古包——波塞冬蒙古营,供游客娱乐和住宿。

目前疗养院床位800余张,拥有高档护理设施、餐饮服务和住宿条件,日接待能力近3000人。

疗养院还打造了以健康、保健、治疗为主题的特色服务品牌,新增电疗、光疗、泥疗、蜡疗、火山浴、按摩、针灸等20多种保健服务。

,使古老的温泉焕发青春,步入现代的轨道。

最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温泉博物馆,并且举办了多年的升水节,不仅使温泉闻名遐迩,还展示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从苏联医生伊万诺夫1920年第一次测量阿尔山矿泉水以来,天赐神泉就引起了中、日、德多位科学家的关注。

2003年11月,中国医药促进会和中国医药发展研究协会的11名专家访问了阿尔山。

专家们从科学的角度高度重视阿尔山的温泉,认为阿尔山的温泉、疗养、旅游资源全国一流。

并在冰雪节期间举办温泉论坛。

内蒙古导游词篇7
锡林浩特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素有“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之美誉。

“锡林”,蒙古语意为“丘陵”;“浩特”,蒙古语意为“城”。

可见,锡林浩特是以牧草丛生的丘陵命名的。

锡林浩特市有蒙、汉、满、达斡尔等19个民族,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新兴草原城市。

锡林浩特市原名“贝子庙”,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这里原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后裔之领地,明代属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别勒古台十七世孙诺比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哈纳尔”(蒙古语意为“叔叔们”)。

康熙四年(1665)设阿巴哈纳尔左翼旗。

康熙六年(1667)设阿巴哈纳尔右翼旗。

乾隆八年(1743)建贝子庙,亦称“贝子旗”或“贝子庙旗”。

新中国建国后,于1953年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镇。

1983年撤阿巴哈纳尔旗设锡林浩特市。

市区丘陵广布,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草场覆盖率90%。

境内有自治区六大油田之一的乌兰图嘎油田和储量丰富的二连油田。

锡林浩特亦有十分丰富的自然及生物资源。

水资源主要是锡林河及锡林河水库。

畜产品有肉类、奶类、羊绒、羊毛、驼毛、马鬃、马尾、皮张,各种肠衣等;土特产品有苦杏仁、发菜、白蘑、香蘑、黄花;药材类有牛黄、黄芪、黄芩、防风、知母、柴胡。

野生动物类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天鹅,属三类保护动物的地甫鸟(bǔ)、灰鹤、鹰、猫头鹰。

肉食动物有黄羊、野兔、山鹑、野鸭子;皮毛动物有狼、狐狸、沙狐、艾虎、旱獭;药用动物有獾、蛇、刺猬。

作为“草原中的城市”,锡林浩特市有着十分完善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是锡林郭勒盟的旅游接待中心。

市内设有锡林郭勒盟宾馆、广厦宾馆、交通大厦、草原明珠宾馆、锡林白马饭店等11家星级酒店,住宿条件比较完善。

锡林浩特市交通便利,航班可往返北京、呼和浩特,集(宁)通(辽)铁路横贯南北。

公路客运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呼和浩特、包头等地。

到了旅游旺季,这里还有直达大连等地的旅游临时航班。

锡林浩特市有许多旅游胜地:市内有贝子庙、蒙元文化苑、额尔敦敖包、锡林广场、恐龙博物馆等著名景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驰名中外的古刹——贝子庙。

它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与百灵庙、西拉木伦庙、五当召齐名,并称内蒙古
草原四大庙宇。

此外,在锡林浩特市周边还有草原奇观平顶山、九曲回肠锡林河、碧波万顷灰腾锡勒、锡林河草原旅游度假村、白音锡勒旅游区、草原景观度假村、葛根敖包、锡林水库渔村等景区景点和10多家原汁原味的“牧人之家”旅游点。

这些景区凸现出的古朴民族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锡林浩特市成为众多游客神往之处。

内蒙古导游词篇8
亲爱的朋友,世珍园旅游区位于东胜区泊江海镇与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苏木交界处。

世珍园旅游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重要保护湿地和国家3A级旅游区。

世珍园旅游区内除湖泊、岛屿外,分布着大片的湿地、沙地、草地、丘陵,属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湿地生态系统。

水域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

这里生活着遗鸥、东方白鹤、白天鹅等鸟类80余种。

进入世珍园旅游区,我们首先要到的是游客服务中心。

这里为我们准备了详实的图片和资料,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候乌的生活习性。

世珍园旅游区的核心游览区是鸟岛。

观鸟台上,在繁殖期间可以看到遗鸥繁殖的全过程。

遗鸥是世界珍稀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专家考证,全球75%以上的遗鸥在这里繁衍。

每年的5月份,遗鸥在这里筑巢、产卵、孵化,10月份,羽翼渐丰的小遗鸥就要跟着成年遗鸥进行长途迁徙。

遗鸥究竟在什么地方越冬?全世界的鸟类专家已多次进行探察,但至今仍是个谜。

每年春秋两季和初冬时节(3月初—5月初,10月初—12月初),白天鹅翩然而来,在水面上追逐嬉戏,最多时可达到上万只。

世珍园旅游区中的另外一个参观点就是“长寿岛”。

站在长寿岛上远眺,可将泊江海子及周边草原、湿地的轮廓尽收眼底。

相传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经此地时,孙悟空与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曾在天上进行了长时间的打斗,小白龙的一滴汗水正好洒落在此,就形成了泊江海子。

这一滴水洒落途中混有一粒沙,就变成了这个长寿岛。

据说,人到长寿岛上一游,可以延年益寿。

内蒙古导游词篇9
大家知道,早在汉朝的时候,汉朝和匈奴等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的和亲,而与我们包头地区有着紧密联系的当数“昭君出塞、胡汉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