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苏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苏教版语文小学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主题关爱尊敬探索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内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单元重在人道合一的育人观念。
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关爱,什么是尊敬,什么是探索,从而在人生的开始就立下目标努力拼搏。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诗。
全诗紧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充分展现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世界。
课文《有趣的发现》记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
体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风。
全文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按照事情的顺序从现象到本质,揭示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以后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株紫丁香》也是一首儿童诗,诗中用儿童的口吻说话,以一株紫丁香为依托,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
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生字较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不但要会读,而且要会写,更要了解它的大致意义,对于学生很生疏的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应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其明白这种写法的意义所在。
本单元重在人道合一的育人观念。
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关爱,什么是尊敬,什么是探索,从而在人生的开始就立下目标努力拼搏。
单元教学难点1.课文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如何使学生关爱残疾人。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树立热爱与尊重他人的优良意识。
4.认识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正确书写单元所学的生字,并能区别形近字,同音字以及多音字。
能理解生字组成的简单的词语。
课时安排本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3课时6《一株紫丁香》3课时7《有趣的发现》3课时练习三3课时。